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2022年07月16日11:12:24 历史 1659

诸葛恪,字符逊,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可谓名门出身,年少知名,早年就得到孙权的喜爱。252年孙权病重,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太子太傅,成为托孤重臣。然而仅过了一年,诸葛恪就被权臣诛杀,并夷三族。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 天天要闻

今天我们来看看早年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

一、诸葛恪得驴

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三国志·诸葛恪传》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 天天要闻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支笔增加两个字。”于是任凭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 天天要闻

二、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他日复见,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权又大噱。

又有一次,孙权见到诸葛恪,问他:“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谁更优秀?”诸葛恪应声回答:“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问他原因,诸葛恪说:“我的父亲知道应该服侍谁,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听罢大笑。

后来蜀国有使者到来,群臣集会。孙权对蜀国使者说:“这个诸葛恪很喜欢骑马,回去告诉诸葛丞相,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诸葛恪当即跪在孙权面前拜谢,孙权感到奇怪,问他:“马还没有到,为何就当面称谢呢?”诸葛恪说:“蜀国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马厩。如今有了旨意,好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谢呢?”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 天天要闻

三、给张昭敬酒

一次宴会上,孙权看诸葛恪年龄小,叫他依次给大家斟酒。到了张昭面前,张昭不喝酒,说:“这样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吧?”孙权对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找个恰当的理由出来,让张公喝下这杯酒呢?”

诸葛恪端着酒杯对张昭说:“吕太公90岁的时候,还手拿兵器指挥部队作战。现在打仗时皇上考虑到你的安全,让你在后方;举行酒宴时考虑到你的地位,总是请你在前面,这难道不是尊敬你吗?”张昭无话可说,只好饮酒。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 天天要闻

另一次聚会,有只白头鸟飞停在宫殿前。孙权随口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答:“这是白头翁。”张昭年龄最大,满头白发,怀疑诸葛恪在戏弄他,说:“从来没有听过有鸟叫这个名字,如果有“白头翁”,那你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

诸葛恪答:“不是所有鸟的名字都能成双成对,有种鸟叫“鹦母”,辅吴将军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张昭不能回答。太子孙登曾经嘲弄诸葛恪说:“诸葛元逊应该吃马屎。”诸葛恪说:“希望太子吃鸡蛋。”孙权说:“别人让你吃马屎,你却让人吃鸡蛋。这是为什么呢?”诸葛恪说:“因为马屎和鸡蛋是从同样的地方出来的。”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 天天要闻

志大才疏,毁家灭族

以上这些小故事,都是出自《三国志·诸葛恪传》的,陈寿在后边还加了一句“恪之才捷,皆此类也”,意思是说,诸葛恪才思敏捷的表现,大多都是类似的事情。然而从事实的发展来看,诸葛恪的这些小聪明并没有能够确保他有一个好的结局。

从以上几个故事可以看出,诸葛恪的确挺聪明,也有辩才,但在我看来这不过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聪明,甚至其中不乏“谄媚”的表现。比如诸葛恪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是因为诸葛亮身在蜀汉,没有成为孙权的手下。甚至有记载显示,诸葛恪曾对孙权说诸葛亮不如自己,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 天天要闻

很明显,诸葛恪就是在孙权面前“抖机灵”、“拍马屁”,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得到孙权的信任和喜爱。孙权任命他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平定山越(这倒算是诸葛恪的一项贡献)。孙权病重,诸葛恪成为托孤大臣之首。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 天天要闻

诸葛亮曾评价诸葛恪“恪性疏”,羊衜也说“元逊(诸葛恪的字)才而疏”,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更是预言“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果然,诸葛恪虽然有才,但由于为人粗疏,不够精密,被权臣孙峻联合少帝孙亮在宴席中杀死,并且夷三族,真应了诸葛瑾“大赤吾族”的预言!

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诸葛恪得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 天天要闻

有才气的人,往往同时伴有一身傲气,这样的结果就是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对自己非常自信。熟不知人无完人,谦虚谨慎低调才是为人处世的要务。以古鉴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也应当谨记。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