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华录》为引子聊聊宋朝生活(二)

2022年07月14日09:44:10 历史 1946

有网友说非常欣赏《梦华录》中的张好好,她活出了自由舒展的样子,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出门有丫鬟婆子随伺左右,还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好像是生活的怡然自得……


其实宋朝乐籍女子地位是很低的,宋朝的乐籍女子并不像剧中张好好说的那么舒服又自由自在;尽管在宋朝乐籍女子是一门职业,并且有点像铁饭碗,也是国家创收的主要来源,平时也受官府的调遣,但他们是没有自由的,他们是商品,跟货物一样……


以《梦华录》为引子聊聊宋朝生活(二) - 天天要闻

而且他们地位非常低下,收入的大部分是要上交国家的。在商品经济已经很发达的宋代,乐籍女子的工资每年只有两贯钱,所以现代女生看了《梦华录》后别总有穿越回宋朝当乐籍女子的幻想,大部分乐籍女子哪有那么潇洒自在,他们更多的是流通分商品、身不由己……


两贯钱是什么概念?《红楼梦》中一等丫头每月一两银子,二等丫头每月一贯钱。这说明宋朝拥有铁饭碗、吃皇粮的乐籍官妓们,连一个大户人家的二等丫头都不如。


宋朝,是历史上乐籍官妓最昌盛的时代,因为宋朝取消了宵禁制度,商业比较发达,城里歌舞酒楼随处可见,各地夜市繁华如昼,所以乐籍官妓比较兴盛。


晚唐诗人杜牧笔下确实有一位叫“张好好”的歌妓……


根据唐朝乐籍制度,官员五品以上可用歌妓女乐三人,三品以上可享用歌妓女乐一部,因此不少达到品级的官员家中有不少歌妓……


一日杜牧到三品官员家做客,听闻张好好的歌喉,惊为天人,并做诗《醉题沈子明壁》,“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


后来张好好被豢养她的三品官员的弟弟沈述师纳为小妾,并帮她脱离乐籍。但是好景不长,张好好不过十八岁时,大概被沈述师抛弃,在洛阳河酒肆当街招揽顾客卖酒,并与杜牧再次偶遇……


物是人非,杜牧唏嘘不已,感概万千,回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张好好诗》,“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以《梦华录》为引子聊聊宋朝生活(二) - 天天要闻

《梦华录》中张好好也是遇到一青州小官员然后脱离乐籍,乐籍女子遇到良人的几率是很低的,即便对方是良人,但是当时的社会伦理以及阶级、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他的家族他的前途也不允许他放肆,顶多像历史中真实的张好好一样被对方收为小妾,但很快被厌弃……


所以非常理解剧中宋引章脱离乐籍的执念,她为了脱离乐籍两次掉坑。乐籍毫无地位和自由,是财色是商品,这才是乐籍的真相……


剧中超级会做甜点的厨娘孙三娘遇到良人再嫁,这也符合宋朝生活,其实宋朝的开放程度以及女性觉醒以及女性地位超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这里的女性地位不包括“贱籍、乐籍”女子。宋朝之后女性地位又开始倒退了……


以《梦华录》为引子聊聊宋朝生活(二) - 天天要闻

比如一代才女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世后,49岁时再婚嫁给了小鲜肉张汝舟,后来李清照发现张汝舟觊觎她所搜集的金石文物,而张汝舟因为不能支配李清照留下的文物财富就对她大打出手,很像《梦华录》中周舍对待婚后的宋引章,我觉得《梦华录》中这个情节的设置可能就是借鉴了李清照与张汝舟的故事……

为了脱离婚姻苦海,李清照只有抓住张汝舟科举考试作弊的把柄才能将其告倒,按照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需徒刑二年。


李清照宁可坐牢两年,也要揭发张汝舟,因为朝中友人帮助,李清照坐了九天牢就出来了……


所以《梦华录》中宋引章与周舍对簿公堂时,明明宋引章有理有据,但是公堂之上依然偏袒周舍也符合社会现实……


众所周知,中国女性地位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十分低下,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封建社会中的女性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是男性附属品,在封建思想教化下,男性群体喜欢什么样子的女性,他们就“修”成什么样子的女性,以争风吃醋内卷同性、取悦男性为目标。


在中国封建史上,宋朝女性算是比较觉醒、地位比较高的……


所以宋朝女子不满意夫家可以和离,可以再婚再嫁……比如李清照,比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和离后,唐婉就嫁给了王室宗亲之后赵士程……


以《梦华录》为引子聊聊宋朝生活(二) - 天天要闻

提到爱情,不得不说王室后裔赵士程对唐婉是爱情,他身份高贵,却甘愿娶以不能生育为由头被离婚的唐婉,其实后来唐婉与赵士程应该有一儿一女,只是历史记载不确切。唐婉与陆游本也恩爱,但在陆游母亲的强势下被迫和离,陆游母亲觉得儿子沉迷于温柔唐婉乡误了仕途前程,加上结婚一两年唐婉没有孩子,当然后来陆游与唐婉分开后也没有考取功名;后来双方再婚,但在绍兴沈园再次偶遇,沈园挺美的,绍兴沈园以后会有文章专门写……


偶遇后陆游的一首词再次撩拨了唐婉,唐婉平静的心湖再起滔天波浪,最终抑郁而终,而赵士程却愿意为她终身未再娶,再没有续弦;所以女生真别活的纠结又傻执,要往前看,放弃我执,接受新的未来;看看陆游再婚,儿女生了一堆,活到八十多岁……


那首撩拨唐婉心湖的《钗头凤》是这样写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分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归,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看到陆游的题词后内心掀起惊涛飓浪,估计颤抖着双手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女生最好的做法是如《梦华录》中赵盼儿一样不留恋、不纠结,及时止损;如果是赵盼儿这样的女生们,看到陆游的《钗头凤》明面上会写前尘往事都如风莫回首之类的话,内心里“去你大爷的!”


以《梦华录》为引子聊聊宋朝生活(二) - 天天要闻

当然陆游从大局观上非常爱国,让人敬佩,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现存诗最多的诗人。一事归一事,一码归一码,所以感情观与世界观不能混为一谈。


当然感情世界里陆游也不算薄情之人,只是用现在的话说“妈宝”,在母亲的强势下比较软弱,陆游活到八十多岁,在他去世的前一年,陆游再游沈园,留下了他在沈园的最后一首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唐婉二婚的丈夫赵士程是个非常宽厚重情的人,根据《三山志》记载:赵士程无妾室,唐婉为继室,有至少一儿一女应为唐婉所生……


根据推算赵士程应该比唐婉大十多岁,所以“老夫少妻”中的“老夫”也不容易啊,估计有代沟,所以“少妻”内心里一直对青梅竹马念念不忘,所以男性也不要对“少妻”有执念,弄不好因为代沟“少妻”就心猿意马;同样女性也不要对“小奶狗”有执念,弄不好就同床异梦,比如最近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的诗人余秀华与九零后男友闹掰的故事……


《梦华录》中赵盼儿在与欧阳旭分开后很快抛开前尘旧事喜欢上顾千帆,并与顾千帆在一起,赵盼儿非常拿得起放得下,这一点非常令人欣赏;剧中最后孙三娘也严厉告诫儿子,他没有权力干涉自己,所以孙三娘凤冠霞帔再婚,这在宋朝也很常见……


据记载,女性地位相对比较高的唐朝也曾有这样文字优美、情绪稳定、甚至温情脉脉的和离书,“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请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当年马伊琍与文章分开借用的文案就是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放妻协议”中的“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宋朝女性除了婚姻比较自由外,当然这个自由是相对于封建社会其他朝代;他们还有一定的财产继承权,这在封建社会非常难得;根据宋朝律法规定: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这表明在宋朝女性有父母的财产继承权;而且宋朝法律还规定“夫妻财产,二人共有,女子在婚姻中才有财产保护。”


查阅宋朝历史会发现,宋朝有两位皇后都是二婚再嫁的,比如宋真宗皇后刘娥,她对应的就是《梦华录》中的皇后刘婉;宋仁宗皇后曹氏都是二婚再嫁,就是《清平乐》中江疏影演的那个曹皇后……


古代女子二婚再嫁还能做皇后,还能参与政事,足以证明这个朝代的开明和女性地位的提高。所以《梦华录》中刘婉皇后二嫁皇帝并参事议政都是真实存在的……


以《梦华录》为引子聊聊宋朝生活(二) - 天天要闻

宋朝,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取消了宵禁,京城夜市繁华如昼也是真实的,并且女子也能夜游集市,也可以与男子约会赏玩京都繁华,一起诗词歌赋,除了科举考试不允许女子参加,其他的都可以尝试,比如《梦华录》中赵盼儿自食其力是隐形的小富婆也符合当时宋朝社会现实……


宋朝女子的自由度应该是封建史上的最高程度了……


前几年穿越文流行时,不少女生想穿越回清朝,其实穿越穿越回清朝才不是优选之选,如果有可能,还是穿越回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的时代吧,这样生活的自由舒服一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