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2022年07月08日03:57:22 历史 1312

1956年10月8日,我国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作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家和人民都给予了很高的期许。

在这众多的科学家里面,有一名姓贺的研究员,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头脑,和夜以继日地勤奋,成为了我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每当别人问起他的家世,亲人还有谁之时,他总是以“父母早亡”为借口草草回复,旁人见状也不好再提起他的伤心事。

令人吃惊的是,这名科学家到了晚年的时候,却对着自己的子女说道:“你们把姓氏改回“毛”吧!这是我本来的姓,也是你们的本姓。”

这名科学家,正是贺麓成,直到1983年,他的同事们才知道了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那便是毛主席的亲侄子,毛岸成。

众人疑惑不已,既然是毛泽东的亲侄子,为何一直不以真实身份示人呢?如今,毛主席早已过世多年,偏偏在这个时候,又让孩子改回毛姓,这是为何?


父亲牺牲,寄人篱下

贺麓成,原名毛岸成,父亲毛泽覃是毛泽东的三弟,母亲贺怡,是贺子珍的妹妹,因此,贺麓成与毛泽东的关系,既是侄子,又是外甥。

1935年2月1日,贺麓成出生,这让初次成为人母的贺怡欣喜若狂。

但是面对着敌军的猛烈进攻,贺怡又无比心疼这个战火中出生的小家伙,因为他的父亲,此刻还在勇敢地同敌人周旋,生死未卜!

4月26日,距离贺麓成的出生才刚刚两个月有余,父亲毛泽覃却被困在瑞金的突围战中,无法抽离。

面对着敌军铁桶似的包围圈,毛泽覃舍己为人,身先士卒,为我党同志顺利撤退做起了掩护,但偏偏到自己撤离之时,却不幸牺牲。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当贺怡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巨痛无比,想到那襁褓中的孩子,还从未见过父亲一眼,就这样天人永别了,实在是难受至极。

但无情的敌人并不会因此就停下搜捕的脚步,贺怡为了躲避敌军的追捕,只能一次次地转移阵地。

但孩子尚小,怎能跟着自己一起吃苦受累呢?为了让孩子健康长大,贺怡只能含泪将孩子送到一个亲友家寄养。

来到永新县花汀村贺调元家后,贺怡恳请着贺家能够尽心尽力把孩子养大,这份恩情她将没齿难忘。

贺调元家境优渥,是名副其实的地主之家,因此贺调元热情地表示道,这仅仅只是添一副碗筷的事情,举手之劳,不用特别在意。

虽然贺调元说得比较简单,但是作为贺麓成的监护人,他时刻没有放松过,甚至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从此,贺麓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尽管外界战乱纷纷,但爷爷贺调元却一直将他保护得很好,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读书识字,皆是无微不至。


长大成人,母子相认

时光飞逝,贺麓成已经长成了14岁的小伙子,而爷爷贺调元也逐渐苍老,唯一不变的是那,隔三差五,便从不同地方寄回的书信。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贺调元计算着,有好久没来信了吧,战争无情,孩子的妈妈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活着呢?

为了孩子的安全,贺调元从未对孩子讲过父母的事情,只是孩子注意到隔三差五的那些书信,总是发问,他总是不慌不忙地掩饰过去。

这天,贺调元再次收到了一封来信,看完来信后,他久久不能平静,贺麓成见状,便玩笑似地说道:“爷爷,这个地址又不一样了啊!”

贺调元见孙子如此调皮,忍不住笑了起来。

1949年8月,十四年的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一般,抗战也终于走向了胜利,这时,贺怡千里迢迢再次来到了花汀村。

贺调元家的门再次被拍响,贺麓成听到后,便慌慌忙忙去开门,这时,一个陌生的女人站在门外,并从上到下打量着自己。

贺麓成见状,立马叫来了爷爷,并躲到了爷爷的背后,陌生人的注视,让这个小男孩,忍不住退避三舍。

结果,爷爷却把贺麓成拉了出来,并哽咽似地说道:“麓成,快,喊妈妈!”

贺麓成抬头看了看贺怡那陌生的脸庞,他依旧不为所动。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这时,爷爷对贺麓成说道:“你不总是问我,那些书信是谁写的吗?我一直没敢告诉你,是因为担心你的安全,被别人发现,现在不怕了,你的妈妈就站在你面前,你快过去叫她一声!”

贺怡泪眼婆娑地看着孩子,当她看到孩子那眼神中,透漏出的陌生和疏离感,她摆了摆手,说道:“没事,孩子还太小,我这个做母亲的,也从未照顾过她,算了!”

说罢,贺怡伤心地准备离开,只要看到孩子好好地活着,认不认自己这个亲妈,也无所谓!

不料,此时贺麓成却张开嘴巴,哆哆嗦嗦地说出那两个从未说过的词汇:“母亲!”

贺怡听到孩子叫她时,整个背都僵直了,她立马转过头,一把抱住孩子哭了起来。

母子相认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邻居们的耳朵里,邻居们这才知道,原来贺麓成是中共地委组织副部长的儿子。

因此,贺家的门槛也快要被乡亲们踩破,一个个纷纷过来道喜。

贺怡还沉浸在找回爱子的喜悦中,她心里是想把孩子带走,和自己一起生活的,但是又担心贺调元家不同意。

毕竟孩子在这里住了十多年,贺家夫妇对孩子所付出的心血,绝对不低于一个亲生母亲。

贺调元也非常明白一个做母亲的心,于是夫妇二人商量后,便决定,让孩子跟随着母亲一起生活。

贺怡知道此事后,特别感动,并带着儿子贺麓成对贺家夫妇,深深地鞠了一躬。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自此后,母子二人便生活在了一起,贺怡也经常在儿子面前,念叨着父亲毛泽覃是怎样的一个人。

贺麓成总是将这些话,默默地放在心里,他知道,他的爸爸是一个英雄,他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自己也要做像爸爸那样的人。


飞来横祸,谨记教诲

可是,命运的恶魔,却从来不愿放弃那些苦尽甘来的人。

两人刚团聚没几个月,贺怡带着贺麓成,便又开始了寻找姐姐贺子珍的儿子----小毛毛之路。

到了这年冬天,小毛毛的消息终于浮出水面,贺怡开心之际,立马带着儿子贺麓成,前往吉安

可是,小毛毛的踪迹依旧没有寻到,在归来的途中,贺怡和儿子所乘坐的车辆,却发生了意外车祸。

车祸发生后,贺怡当场身亡,而儿子贺麓成也身受重伤,老天太不公平,刚刚相认的母子,此刻却再次面临生离死别。

噩耗传来的时候,贺麓成的姨妈贺子珍当场泪目,这是多么苦命的孩子啊,没有了父母的陪伴,他该怎么生活啊!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想到这里,贺子珍亲自派人将贺麓成接到了上海,并决定亲自照顾孩子的起居。

贺麓成刚出上海火车站,贺子珍便注意到孩子的腿走路一颠一颠的,作为孩子的姨妈,她痛在心里。

于是,贺子珍没有做声地直接将孩子带到了医院,当医院的医生为贺麓成拍了x光后,大吃一惊地说道:“孩子的左腿严重骨折,你不知道吗?”

贺子珍这才知道,原来是那场车祸,贺麓成腿部受了伤,一直没有痊愈。懂事的贺麓成,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痛。

从诊室出来后,贺子珍抹着眼泪说道:“孩子,以后你有什么事情,都不要自己一个人扛着,有姨妈在,你放心!”

随后,贺麓成按照医生的建议,打起了石膏,进行了治疗,在这期间,贺麓成的吃喝拉撒,全部是姨妈贺子珍一把屎,一把尿的给他处理好的,两人的感情也逐渐从陌生,变成了密不可分的亲人。

贺麓成的腿伤好了之后,贺子珍便让他留在上海继续读书。读书之前,贺子珍月贺麓成约法三章:

第一、不要背父辈的牌子,要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在别人面前,不要讲自己是什么人的孩子。

第二、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

贺麓成一直将姨妈的话谨记心中,尽管自己有着毛家人这个特殊的身份,但是他从不敢以此自居,那是父亲,伯父一代人的光荣,而他自己的荣誉,他将自己为之去努力奋斗!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进入学校后,贺麓成一直勤奋刻苦,虽然在曾经的农村学校,他是班级的佼佼者,但来到上海后,他才发现,这里许多同学都比自己的功课好,甚至比自己还要努力。

因此,贺麓成一刻也不敢怠慢,他重整旗鼓,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地学了起来。

在那些埋头苦学的日子里,班级里的老师都不曾知道贺麓成的真实身份,而贺麓成也正是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贺麓成进入交通大学后,也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甚至在毕业的时候,贺麓成拿到了留苏研究生的名额,当时能拿到那个名额的学生少之又少,而贺麓成就是其中之一。

当姨妈贺子珍得知此事后,她开心的手舞足蹈,并兴奋地说道:“我家终于出了一个状元啦!”

贺麓成的优秀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上。

作为烈士的遗属,贺麓成每个月都可以获得国家组织上的一些补贴,但贺麓成却极其孝顺,他不舍得吃花,总是攒着那些钱,默默地寄回曾经收养他的家人,真正做到了不忘本。

这些事,贺麓成从未向姨妈贺子珍说过,但贺子珍也从未忘记那家抚养过贺麓成的好心人,一直施以援手,帮助着那家人。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这就是所谓的家风,宽于待人,严于律己,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但永远不会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


为国贡献,从不谋私

1958年,年仅23岁的贺麓成,怀揣着为祖国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决心,来到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面对着面前堆积如山的草图和零件,贺麓成不分昼夜的努力,终于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并和同事一起攻克了当时美国人都无法突破的导弹控制难关,那一刻,他热泪盈眶。

之所以贺麓成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毛泽覃,更不是因为他的伯父是毛泽东,而是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勤奋的汗水,一步一步得来的。

在这条奋斗不止的路上,姨妈贺子珍对他的叮嘱和教诲尤为重要,让他一生都难以忘记:不要背着父辈的牌子,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也正是这个原因,贺麓成一直低调做事,始终没有想着把姓氏再改回去。尽管贺麓成一直在北京工作,但他从未提出过主动见毛主席的要求,甚至一封信都不曾写过。

这是多么让人动容和争气的孩子啊,他没有给自己的父母亲丢脸,相反,他是父母亲的骄傲!

1976年9月,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因病去逝,全国人民陷入一片悲痛之中。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治丧委员会的代表们,在写亲属名单之时,疏忽掉了贺麓成的名字,因为此人之前从未出现过,他和毛主席有何关系,众人也都不知道。

此时,毛主席的女儿李敏看到名单后,便提出:我还有一个哥哥,他叫贺麓成。也正是因此,贺麓成的名字才出现在了毛主席的守灵名单上。

只见贺麓成伤心欲绝地站在毛主席的遗体前,泣不成声地哭诉道:“大伯父,对不起,我来晚了!”

尽管贺麓成一直秉承着不求功与名的思想,也从不愿提及和毛主席的关系,但那斩不断的亲情血脉,以及对毛主席的尊敬和热爱,一点也不比其他的兄弟姐妹少。

而毛主席,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侄子,在女儿李敏结婚之时,毛主席甚至亲自提醒李敏,你哥哥就在北京,不要忘记请你的哥哥过来哦!

要知道,科学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贺麓成在李敏妹妹成婚之时,一直忙于研究国家的机密实验,因此电话都无法接通,所以也无缘参加婚礼,也就没有见到毛主席。

如今,在毛主席的最后一面,贺麓成说什么都要来送一程,表一表自己的孝心。

从那之后,贺麓成就又回归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中,兢兢业业,为国奉献,关于毛主席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他再也不曾轻易提起。

直到1983年,民政部门给贺麓成的父亲毛泽覃发烈属证之时,单位同事才得知了他的真实身份。

毛主席逝世多年之后,一姓贺的科学家对儿女说道:把姓氏改回毛吧 - 天天要闻

尽管如此,贺麓成依旧是极其低调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从不会拿着毛主席,毛家人的名义,去获得一丝丝的特例。

时光荏苒,贺麓成逐渐成为我国导弹领域的专家,而此时他的姨妈贺子珍也日渐衰老,疾病缠身。

为了姨妈能够得到好的照顾,贺麓成便一直近身服侍着她,在贺子珍最后的岁月里,贺麓成只要有时间,便带着她看望一个个当年在井冈山的战友们,也算是极尽孝道。

随着姨妈贺子珍和舅舅贺敏学的离世,贺麓成也日渐开始怀念起自己的亲人。

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和伯父,贺麓成在晚年对着子女说道:“你们把姓氏改回“毛”吧!这是我本来的姓,也是你们的本姓。”


结语

出身于红色革命家庭,贺麓成没有像父母那样,为了革命事业,奋勇杀敌,建功立业,但他却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我国的军事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片赤诚。

身为革命先烈的后代,他从未以此去博得其他人的优待,相反,他秉承着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思想,一直走在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力量的路上。

今日努力用功的我们,也定要成为明日的国之栋梁,让伟大的革命旗帜,永垂不倒。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闻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而且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 天天要闻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区陆续通过开展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与党旗合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
茂名市军休干部前往汕头缅怀和祭奠革命先烈 - 天天要闻

茂名市军休干部前往汕头缅怀和祭奠革命先烈

“英雄们,家乡的亲人来了。”6月28日,茂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军休干部前往汕头七二八烈士纪念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在庄严肃穆的陵园中,全体人员肃立默哀鞠躬、献花、奠酒,瞻仰烈士纪念碑,寄托对烈士的无尽哀思,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仰。军休干部
【一周场面】闵博展出东汉刘焉鎏金铜缕玉衣;上海南站7月1日起更新改造 - 天天要闻

【一周场面】闵博展出东汉刘焉鎏金铜缕玉衣;上海南站7月1日起更新改造

2024年6月25日至8月25日,闵行区博物馆联手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观众带来《大汉未央——汉代王室精品文物展》,展出的文物以汉代中山国王室墓葬出土文物为主,来自河北博物院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128件(套)精美文物悉数与观众们见面。  本报记者 李茂君 摄2024年6月24日,铁路上海南站公告部分列车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