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2022年07月04日23:44:30 历史 1044

1976年1月1日,病情危重的周恩来总理,已经进入了弥留阶段。当天一早,在似睡非睡中,这位国家总理隐隐约约听到了有广播声传来。原来,那是在播送新一年的元旦社论。

不久后,周总理得知,有两首毛主席的诗词,于今天被发表了出来。虽然深受病魔折磨,但一直心系国家人民的他,要工作人员将其读给自己听。

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 天天要闻

周恩来

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的赵炜,连忙为总理读了起来。突然,当周恩来听到其中一首诗词里的一句话时,嘴角抽动了几下,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甚至发出了隐隐的笑声……

日理万机 积劳成疾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每天都要面对大大小小各种事务。一向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可谓日理万机。

看到丈夫这样劳累,身为妻子的邓颖超十分担心。她经常提醒周恩来注意身体,可总理往往不为所动,常常到了大清早还不肯休息。

后来,邓颖超想了个办法:到了凌晨五、六点的时候,便将住在西花厅的侄女周秉宜叫起来,让她前去周恩来办公室,拉拉她伯父的衣角,要他和自己一起去公园看花。

原来,周恩来的办公室,一般是不允许别人随便进去的;但由于周秉宜当时还很小,便巧妙地绕开了这一限制。不仅如此,面对自己侄女的要求,这位总理也不好拒绝,只得跟着她一起往外走。一出门,周恩来就发现汽车和卫士都已经准备好了,他也瞬间明白了:这都是妻子的良苦用心啊!

就这样辛勤工作了十几年后,1967年2月,周恩来被查出患有心脏病。那段时间,正是周总理特别繁忙的时候。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的各种群众组织代表、军队负责人和地方负责人,频频受到他的接见。

1967年5月,周恩来在西安工作的侄女周秉德来北京出差,前往西花厅看望伯父伯母。当她站在周总理办公室门口,向里面无意间看去时,不禁大吃一惊:那里的办公桌上、躺椅上、甚至地上,到处都是一叠一叠的文件。那段时间里,全国各地的文件和问题,都涌向了西花厅。

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 天天要闻

周恩来

于是,周恩来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成为了家常便饭。

这次见到伯父,周秉德明显感觉到他的脸瘦削了很多,眼睛里也布满了血丝。就连吃饭的时候,周恩来都是扒拉几下就放下筷子,匆匆向办公室赶去。

而在伯父办公室的门上,周秉德还发现了一张大字报,上面的内容是请求周总理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周秉德仔细一看,这张大字报上,竟然还有着陈毅、叶剑英、李先念等人的签名。原来,这是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写的。邓颖超看到后,还在上边补充了几条建议。

而周恩来本人,则在上面写了八个大字:“诚恳接受,要看实践”。可周秉德听伯母说,伯父还是很少休息后,便在伯父的八个大字旁,写下了两行小字:“您的实践做得不够,必须真正实践才行。”

1967年9月的一天,周恩来对邓颖超说:“我一到早晨八点左右,精神就不行了,手发抖。”由于心脏已经出现异常,他开始经常需要吸氧。工作的时候,会有医生和护士在外面守着,一旦出现严重情况,可以随时进行抢救。

到了1968年,由于身边的工作人员陆续调离,周恩来此时只剩下了两个秘书:老秘书钱嘉东,和新调来的纪东。

秘书少了,压在周总理肩上的重担,也相应地更重了。在一次同来访的阿尔巴尼亚客人交谈时,周恩来说道:“我现在只有两个秘书。每天二十四小时,一个人得工作十二小时,我不能不让他们休息。晚上我就让他们走,有些事情我自己写、自己办。”

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 天天要闻

周恩来

面对大量复杂棘手的工作和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周总理没有一丝懈怠,而是继续饱含热情地勉力奋斗。一次会见日本客人时,他这样说道:“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岁月中,有许多同志都牺牲了。为了把牺牲同志的工作都承担起来,我们活着的人更要加倍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励自己,这也可以算是我的‘养身之道’吧。”

罹患癌症 坚持工作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总理继续着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工作。而他体内的病魔,也一天天潜滋暗长。

1972年9月,74岁的周恩来发生了两次心绞痛,其中一次伴有早跳。同时,他的脉搏也出现了脉压差较大、跳动较快的现象。

在做完心电图后,医生发现周总理的脉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较先前有所加重。这可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同年11月11日,中南海门诊部组织多位心脏科医生进行会诊。大家得出了一致结论:周总理的心脏病发展比较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注意。

与此同时,可怕的癌症,也正在向这位中国领导人袭来。

从1971年6月开始,周恩来的大便中,便经常出现潜血。1972年5月19日,周恩来的保健医生张佐良,给中南海门诊部主任卞志强打去电话,告诉对方在总理的尿液中发现了红细胞,请医疗组负责人吴阶平约几位医生来研究一下。

5月25日,经过几位医生的研判,在周总理的尿液标本中,找到了高度可疑的癌细胞。之后的几天里,京津沪三地的专家进行会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有泌尿系肿瘤以膀胱癌的可能性大”

在当时,根据中央的指示,这一病情对周恩来进行了保密。然而,细心的周总理,还是从自己的尿液中察觉出了异样。他曾向医生进行过询问,但大夫根据纪律要求,并没有告诉他检查结果。从那之后,周恩来每天开始验尿,以观察病情。

1973年1月5日这天,周总理出现了大量便血。2月5日的时候,又发生了肉眼血尿的情况。进入三月份,由于肉眼血尿频繁,已经出现了组织块。

到了这个时候,病情已经无法再向周恩来本人隐瞒了。在报告毛主席后,3月2日晚,叶剑英等人将相关情况告知周恩来和邓颖超:“以前有怀疑,2月5日以后高度怀疑,3月1日出组织块,即证实有些问题。”

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 天天要闻

周恩来

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在完成对基辛格访华的接待工作后,周恩来向中央政治局请假治疗,并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毛主席看了后,在请假报告上批示“同意”。

就这样,在邓颖超的陪伴下,周恩来从3月10日到24日,前往玉泉山进行全面检查治疗。在这之后,他的病情有所控制。

看到自己的情况有所好转,周总理立即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从内政到外交,都有着他忙碌的身影。

1973年10月,感觉身体恢复得不错的周恩来,陪同来华访问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一行,前往河南洛阳参观访问。

在和外宾离开那里时,面对当地同志们的“欢迎总理再来洛阳”,兴致不错的周恩来大声回答:“明年五一我来洛阳看牡丹!”

病情复发 住院治疗

从洛阳回到北京后,医生们继续对周总理的尿液进行严格的检查。由于观察尿色可以最直接掌握病情,张佐良医生便会跟随在总理身边,每隔两三个小时,就提醒他去解手。

这年10月底的一天,周恩来正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同人谈话。张医生看到总理已经连续几个小时没有小便,便决定进去催促一下。

看到张佐良进来后,周恩来立即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于是,还没等张医生开口,他便主动前往卫生间。

从卫生间回来后,周总理看了张佐良一眼,什么都没有说。可就是这一眼,令张医生有了不详的预感:总理的眼神为什么这么古怪……

张佐良立即冲向卫生间,只见尿液中有血……那一瞬间,张医生的脑子“轰”的一声,感觉四周的一切都在旋转……

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 天天要闻

邓颖超和张佐良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周总理,依然继续坚持工作。直到1974年3月,他前往305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确诊为癌症复发

随后,无情的病魔,向这位76岁的老人不断发起侵袭。4月25日开始,他连续出血,且量很多,有时会有血块堵塞,连续10分钟都排不出尿。

在这样严重的情况下,6月1日,周恩来住进了305医院。此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西花厅。

面对疾病痛苦的折磨,这位久经考验的革命家一直表现得很坚强。他希望了解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曾对张佐良说:“张大夫,如果把情况告诉我,我自己好下决心嘛!”对其他医务人员,周恩来也说道:“你们一定要把我的病情,随时如实地告诉我。因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个交代。”

住进医院后,虽然很多分内事由邓小平代理,但周恩来依然没有放弃工作。他抓紧着每分每秒的时间,进行各种谈话和会见。

不仅如此,周总理在病榻上,还时刻牵挂着老百姓的冷暖安危。当看到山西一个山区的食盐比城市贵一分钱的群众来信后,他立即指示:“无论如何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让山区群众吃上盐”;当听到辽宁营口和海城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他批示国务院发出通报,表扬对地震发出预报的有关单位,并提议派出代表团前往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慰问,鼓励他们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1975年1月13日,四届人大在北京隆重召开。在现场众人雷鸣般的掌声中,周恩来出现在了主席台上。他的身影虽然瘦弱,但整个人的气场,依然是那样坚毅。

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 天天要闻

周恩来

拖着病体的周恩来,代表国务院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期间,他还参加了天津代表团的讨论。

周总理告诉天津代表们:“我得了癌症,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但我要努力和疾病作斗争,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大家一起奋斗。”

听了总理这番话,现场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弥留之际 听毛主席诗词露出笑容

虽然医务人员进行了全力医治,但周恩来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1975年12月后,他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

12月7日深夜,周总理突然昏迷了过去,怎么呼唤都醒不过来。值班医生急忙把所有专家和医护人员叫来。

经过检查,周恩来的气管里有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导致大脑缺氧而昏迷。将痰吸出后,周总理很快醒了过来。

睁开双眼后,周恩来看到身边闻讯赶来的中央领导同志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他颤巍巍地伸出手,同大家一一握手。

12月中旬后,周恩来身体内的疼痛与日俱增,就连止痛针都变得无济于事。可即使这样,坚强的周总理,依然咬牙挺着,不喊不叫。

只有一次,当实在忍受不了剧痛时,总理将张佐良叫到身边,对他痛苦地说:“张大夫,我实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行不行?”

听了这话,张佐良赶紧说:“总理,你疼就喊,没关系!总理,你别再拘束自己了。”

说着说着,泪水已经溢出了张佐良的眼眶。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周总理依然不愿意影响别人,这是怎样坚韧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啊!

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 天天要闻

周恩来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恩来依然十分关心国内外的情况。由于自己已经无法坐起身,他便要身边的工作人员,将文件和报纸等念给自己听。

1976年元旦这天一早,在似睡非睡中,周恩来听到了广播声。不久后,他从中得知,毛主席的两首诗词,在今天刚刚被发表。

这两首诗词,一首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另一首是《念奴娇·鸟儿问答》。事实上,这两首作品都是毛主席在1965年写的,只不过之前没有发表。

当天下午,大家按照惯例,在周总理清醒的时候,问是否要给他读《人民日报》上的重要新闻。

周恩来便要赵炜,将毛主席今天刚发表的《鸟儿问答》读给自己听。赵炜随即念了出来: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当赵炜读到最后一句“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周恩来的嘴角抽动了几下,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甚至隐隐约约发出了笑声。显然,他是被毛主席这句通俗直白的词句逗乐了……

可是,刺骨的疼痛,很快又无情地向他袭来。周总理抿起双唇,额头上满是汗水。尽管如此,他还是示意工作人员,将那份报纸放在自己的枕边。

后来,周恩来还先后几次,让工作人员将这首诗词念给自己听。每次听的时候,他仿佛暂时摆脱了病痛。自己和毛主席这几十年里的一幕幕往事,从回忆里涌上心头……

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和毛主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些年,我们过马路时走过的天桥 - 天天要闻

那些年,我们过马路时走过的天桥

人行天桥,是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在解决人车矛盾、行人过街等问题同时,也见证着一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展示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内涵。上个世纪80年代,武汉开始大规模建造人行天桥。
蒋连生会见河北迁安市九江总公司董事长赵文强一行 - 天天要闻

蒋连生会见河北迁安市九江总公司董事长赵文强一行

6月24日,市委书记蒋连生会见河北迁安市九江总公司董事长赵文强一行。6月24日,市委书记蒋连生在江滨国际大酒店会见迁安市九江总公司董事长赵文强一行。杨扬 摄蒋连生感谢九江总公司对梧州市发展的大力支持,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和工业产业发展有关情况。蒋连生表示,梧州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 天天要闻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1922年的一天,湖南桃源漆家河镇经历了一场瓢泼大雨,雨过天晴,一户农民到山上庄稼地里干活,干到晌午时候,这位农民准备回家吃饭,他拖着疲惫的步子往回走。不经意间,他在路边的水沟里看到一件黑不溜秋的东西,像个罐子,他拾起来一看,是一个黑色的大
《墨雨云间》结局,回头看才发现,被萧老将军隐瞒的真相 - 天天要闻

《墨雨云间》结局,回头看才发现,被萧老将军隐瞒的真相

《墨雨云间》绝对是今年值得一看的古装女性复仇剧。故事的最后,成王一干乱臣贼子全部伏诛,而代国却趁机起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萧蘅临危受命,带领龙武军前往御敌,最终以少敌多,惨胜而归。至此大燕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太平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