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和蒋方良生有三子一女,即长子蒋孝文、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以及长女蒋孝章。蒋介石曾有遗愿将位子传给蒋氏子孙,因此,蒋经国对长子有一种特殊的期许和眷顾,但是,蒋孝文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典型。
虽然蒋经国在他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力,要求也极为严格,但是,出身于“天下第一家”的优越感,让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成长,学业不精,四处惹事,结婚后,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
为此,蒋经国痛心之余,转而把希望寄托在次子蒋孝武身上。在蒋家的第三代中,蒋孝武被认为是最有政治前途的。蒋经国对他的培养路数,与父亲当年对他的培养如出一辙。在台湾,最“通天”的就是国民党情治系统(台民众对台湾特务机构的统称),控制了情治系统,就能给“最高领袖”提供机要情报,同时还可参与重大政治决策。
1976年,蒋孝武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情治部门,之后还担任了党务、军情、宣传等部门的要职。为了避免兄弟顽墙,蒋经国还煞费苦心,安排三子蒋孝勇进入商界,经营实业。但是“江南案”的发生,彻底打乱了蒋经国的政治部署。1984年10月,加入美籍的《台湾日报》特派员江南,因为撰写《蒋经国传》时透露了不少蒋家的“秘辛”,在三藩市遭到枪杀。
美国联邦调查局迅速查出了暗杀江南的三个凶手,同时向新闻界披露,有台湾情治人员介入江南命案,蒋孝武难逃干系。蒋经国和蒋孝武顿时成为千夫所指。
虽然蒋经国立即下令逮捕涉案相关人员,要求“彻查此案”,并由“中央社”发布消息,承认“情报局”官员介入“江南命案”,但是舆论仍然揪住蒋孝武不放。蒋经国被迫无奈,在媒体上做了这样的宣布:“下一任总统,必然会依据宪法产生。”“经国的家人中有没有人会竞选下一任总统?我的答复是:不能也不会。
我们有没有可能以实施军政府的方式来统治国家?我的答复是:不能也不会。执政党所走的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康庄大道,绝不会变更宪法。同时,也绝不可能有任何违背宪法的统治方式产生。”与此同时,蒋孝武被“流放”到新加坡任商务代表,以平息民愤。
“江南命案”让蒋家子弟名誉扫地,蒋经国传位于子的构想成为泡影。但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反思。从传位于子到还权于民,蒋经国显然经过了一个思考和变化的艰难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曲折,但最终的结局让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