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2022年06月29日10:47:20 历史 1899

帮助八路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老百姓之间建立了军民鱼水情,为了帮助八路军抗击日寇,不少普通百姓都自发地为这些八路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那个年代涌现了很多八路军和百姓之间的感人事迹,其中一位山东老人的故事更是令人唏嘘不已。这位老人在抗日战争年代接受了八路军战士的嘱托,他信守诺言,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直到他92岁时,才出现了奇迹。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这名老人叫做牛余庆,他出身于山东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原本牛余庆和家人在农村过着拮据而平静的生活,但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击碎了平静,从此,在山东大地上,到处都是残暴的日军。牛余庆和家人们更是时常遭受日军的“大扫荡”,家里辛辛苦苦囤积的粮食经常被日军一扫而空,其他村民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而八路军就成为了村民们赶跑日寇的希望所在。为了帮助八路军打鬼子,不少村民都自发地为八路军提供日军的情报,同时帮助八路军转移伤员。因此,八路军和当地的村民们很快就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牛余庆此时已经是18岁的少年,他对于八路军的英勇十分敬佩,虽然自己体力不佳,无法提枪上战场,但只要能为八路军出一份力,牛余庆的心里也会充满自豪。而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出现了,1941年的一天,村长敲响了牛余庆家的门口,

一个诺言

牛余庆听出来人是村长后,立马开了门。他此时有些兴奋,因为村长是和八路军关系很好的人,如果村长来找自己,恐怕和八路军有很大的关系。果然,刚一开门,村长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牛余庆,你家的地窖修好了吗?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牛余庆点了点头,同时对村长表示,他家的地窖不仅地方宽敞,而且出入口极其隐蔽,埋在一堆稻草的下方,寻常人根本探察不到。村长听后十分满意,给他比了一个“十八”的手势就离开了。牛余庆心里也有些暗暗吃惊,没想到这次竟然足足有18名伤员需要暂时隐蔽。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很快,这18名伤员就来到了牛余庆家,牛余庆把他们都安置在了地窖里。没过几天,日军的扫荡大队就寻迹来到了牛余庆的村子。他们在村民家里仔细清扫一番,带着搜刮的家禽与粮食便洋洋得意地走了。虽然牛余庆也心疼自家被搜刮的粮食,但只要八路军们安然无恙,他也就能放心了。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不料,打开地窖后,他发现18名伤员竟然已经有一人已经去世了。这名伤员和队伍里的两个人其实是三兄弟共同参军,结果其中的一位兄弟由于伤势过重,最终还是在地窖里去世了,这让牛余庆感到十分酸楚。不过,其余的两兄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的,至少你还拯救了其余17条人命。我们把兄弟葬在你这里,打跑鬼子后,我们就回来,在兄弟的墓前一起敬酒!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此时牛余庆才重振精神,他和八路军战士埋葬了这名牺牲的战士,随后便目送他们再度踏上凶险的战场。而牛余庆也将这个诺言视为自己人生中的头等大事,经常来到无名英雄的墓前,替他守墓。

奇迹发生

每年的清明节,牛余庆都会来到这个简易的坟墓前,等待着和自己约好的其余两兄弟回到这里。但时间一年年地过去了,这两兄弟始终未能再度出现。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解放军击败国民党,顺利建立了新中国。直到此时,那两名战士也依然毫无声息,牛余庆也知道,恐怕这三个兄弟已经全部牺牲了。只不过,多年的守墓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每当他有心事的时候,他就会带一壶酒来到无名英雄的墓前,像对待亲人那样,诉说着自己的心事。坟墓前的杂草也被牛余庆处理得干干净净,看不出一丝荒凉。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转眼间,74年过去了,牛余庆也从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不过,这座无名英雄墓却迎来了一个奇迹。92岁高龄老人为八路军守墓74年的新闻被媒体挖掘并报道后,引发了全国的强烈反响,人们纷纷为老人寻找英雄身份提供自己的帮助。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按照牛余庆的记忆,这三个兄弟似乎姓张。这大大缩小了搜查范围。很快,根据广大网民提供的线索,临朐县的张家村成为了最有可能是英雄出身的地方。某一天,这个村子的一个中年村民来到了牛余庆,表示他们家的三爷爷和牛余庆的描述非常相似,至于三爷爷的其余两个哥哥,一个牺牲在了抗日战争,一个牺牲在了解放战争。

为抗日无名英雄守墓长达74年,山东老人信守诺言,92岁时奇迹出现 - 天天要闻

至此,牛余庆终于得知了这三名八路军的名字:张维顺、张维信、张维吉。后来张维吉烈士的坟墓被迁移到了烈士陵园,而牛余庆守墓74年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 天天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编审张天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29日21时19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71周岁。张天蔚老师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潜心编审、躬耕出版工作,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出版事业,为上海交通大学出...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 天天要闻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据外交部网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