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2022年06月26日21:30:11 历史 1984

1949年3月,解放军兵临太原城下,军阀阎锡山丢下部队,带着少量亲信逃到了南京,最终在台湾安顿了下来。

阎锡山是当了几十年的“山西王”,在山西省有一定的根基,有不少人效忠于他,其中包括一位叫阎慧卿的女人,她是阎锡山的堂兄妹。

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阎锡山逃跑的时候,为了稳定军心,欺骗阎慧卿过几天就回来了,让她留下来。结果,阎锡山本人一去不复返,阎慧卿留在了太原,解放军拿下太原后,她的结局如何呢?

“五姑娘”阎慧卿的感情生活

阎慧卿是阎锡山的堂妹,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她的事迹也被人津津乐道。

1910年阎慧卿出生于山西,父亲是商店的一名店员,家中有十几亩田。那个年代女子上学的人少,直到阎锡山执掌山西后,兴办学堂后,阎慧卿才有了读书的机会。

阎慧卿虽然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但她基础较差,因此成绩也一般,并不是什么才女,而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形象。

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阎慧卿“五姑娘”的外号是怎么来的呢?她来到太原后,住在了阎锡山家中,因排名第五,且尚未出阁。因此,阎锡山家中的亲属和佣人称呼阎慧卿为“五姑娘”。

阎慧卿有一段短暂的初婚,大约在1930年左右,与同村的曲家结了婚,两家门第相当,交情不错。

阎家看中了曲家的一位青年叫曲佩环,他有留学经历,回国后经商,两家族人照面后,为阎慧卿和曲佩环定了亲。

那个年代婚姻包办很正常,阎慧卿虽不愿意,但也无可奈何,只能依从族人之命。

婚后,曲佩环有了吸食毒品,打吗啡这样的嗜好,身体情况一天不如一天,阎慧卿的生活过得并不幸福。

曲佩环自知不久于人世,主动向阎慧卿提出了离婚,对她说:”你还是先找个人吧,别守寡了!“

阎慧卿原本就与曲佩环没有感情,如今丈夫又是这副样子,她也有意离婚,便去询问了阎家族人的意见。

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阎老太爷为了脸面,拒绝了阎慧卿离婚的要求,表示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不会同意这件事。无奈的阎慧卿,只能继续守寡,直到一年后曲佩环病逝,这段婚姻也就自动解除了。

如果说阎慧卿的第一段婚姻是包办婚姻的话,那么她的第二段婚姻就是政治婚姻。

阎慧卿的第二任丈夫叫梁延武,祖父梁善济是清末的翰林,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为了拉拢各方势力,曾请梁善济出任实业部长一职。

梁延武有留日经历,又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与阎慧卿这样的家庭妇女来说根本不是一类人。

尽管梁延武有钱,可他看中了阎锡山这座靠山,决定与阎慧卿组成一场“政治婚姻”。

因为与阎家人攀了亲,梁延武也在阎锡山的身边当官,他十分爱才,收受贿赂,甚至在抗日战争时期奉命与日伪军勾结,有卖国的举动。

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全面抗战爆发后,梁延武在阎锡山身边工作,没有撤到大后方,阎慧卿也在阎锡山姨太太徐兰森的家中住了下来。

阎锡山身边缺乏人照料他的生活,姨太太徐兰森便让阎慧卿负责照顾他的日常起居。阎慧卿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会察言观色,每次都把阎锡山照顾得非常好,说一些他喜欢听的话。

阎锡山喜欢吃家乡的便饭,阎慧卿会想尽各种办法办好,吩咐厨子变着花样做各种饭菜。长此以往,阎锡山对阎慧卿十分满意,让她做了自己的生活秘书,大事小事会托给她办理。

在烈火中了却了一生

抗日战争时期,阎慧卿一直跟着阎锡山,负责照料他的生活起居。1940年4月,阎慧卿作为山西妇女代表之一,来到重庆参加了由宋美龄主持的妇女工作会议。

宋美龄主持了妇女大会,她提出各大战区要筹组妇女会,在宋美龄的要求下,山西妇女会成立,阎慧卿当了秘书长,但不管具体的事务。

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1944年,阎锡山开办了一所名为“山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让身边的阎慧卿当了该校的校长。不久她又担任了某医院的院长,在解放战争时期又是山西妇女界的国大代表。

阎慧卿的身上职务很多,好像活跃于政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既不懂教育也不懂医疗,且在阎家深居简出,不常与外人接触,因此阎慧卿所担任的各大职务都是虚职,挂个名而已。

尽管阎慧卿不参与军政大事,但她在 阎锡山身边待得久,二人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都对我军有一定的偏见与误解。

1948年秋,太原城周边已经被我军包围了,阎锡山的大军想要反败为胜已经绝无可能。

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当时阎锡山身边的上层人士很慌张,阎慧卿也专门请来了算卦的人以卜吉凶,可见其内心是有多么惶恐。

阎锡山自知绝无翻盘的希望,但他还是不肯起义,选择顽抗。阎锡山为表决心,做给南京蒋介石看,喊出了“与太原共存亡,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与此同时,阎锡山还准备了500瓶氰化钾毒剂,要求他的亲信之人在城破后服毒自尽,不能投降,更不能被俘虏,要为自己效忠。

在阎锡山的一番洗脑之下,阎慧卿的命运就与太原绑在一起了。可阎锡山自己不愿与太原共存亡,通过关系联系了徐永昌等人,请他推荐自己到南京当官。

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1949年3月28日,阎锡山终于等来了南京的消息,李宗仁邀请他“商讨党国大事”。借此机会,第二天阎锡山就在山西太原召开了大会,对身边的高级将领说自己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八天就回来了,要求他们死守太原。

为了不让人怀疑自己是趁机逃跑,阎锡山逃往南京的时候身边仅带了三五名亲信和医护人员,前去机场送别的人只有阎慧卿和她的情人梁化之二人。

阎锡山走后,留在太原的人觉得他还会回来,因为阎慧卿还在,如果阎老不会来的话,肯定会带上她走的。

因此,当时掌握太原军队指挥权的王靖国等人对局势误判,他拒绝了我军要求太原和平解放的要求,选择顽抗到底。

原来,阎锡山是故意把阎慧卿留下来的,为了稳住军心,这一切她被蒙在鼓里。

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一直等到4月18日那天,阎锡山见情况不妙,让副官奉命去太原接阎慧卿。可那天太原城下炮火连天,美军飞行员见形势不妙,无法降落,便发动飞机腾空而飞。

看着在空中无法降落的飞机,阎慧卿非常绝望,她失去了这次逃往南京的机会。

4月20日,我军向太原发起总攻,阎慧卿搬到地下室躲避炮弹的攻击,梁化之陪同她一起就餐。

此时的阎慧卿已经绝望了,她开始准备后事,将一些值钱的东西拿了出来,分给了身边的人。

随着我军对太原展开猛烈的进攻,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梁化之感觉末日已经来了,他代替阎慧卿写了一封《绝命电》,发给了阎锡山,内容大致是处境艰难,誓死抵抗这类的话。

阎锡山的妹妹阎慧卿,没和哥哥逃到台湾留在太原,她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我军攻入太原城中后,梁化之吩咐侍卫在自己服毒后,准备汽油,引火焚尸。

4月24日上午七点,梁化之与阎慧卿一起服下了毒药,两分钟后断气,侍卫将准备好的汽油浇在二人身上,然后打翻了旁边的蜡烛,顿时烈火焚烧,两具尸体化为灰烬。

结语

阎慧卿的结局较为可惜,她手里没有沾满鲜血,如果投降或者起义,应该能保全性命,至少不会被枪毙。

可阎慧卿的命运早已经被阎锡山和梁化之安排了,二人压榨了阎慧卿最后的价值,为她安排好了一场悲剧。

网传阎慧卿在山西呼风唤雨,阎锡山身边的军师,山西“宋美龄”等,这些完全是子虚乌有,她没有这个权力,也没这个能力,阎慧卿只是阎锡山很多大事的见证者,并非参与者。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 天天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编审张天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29日21时19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71周岁。张天蔚老师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潜心编审、躬耕出版工作,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出版事业,为上海交通大学出...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 天天要闻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据外交部网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