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2022年03月21日20:56:11 历史 1224

在抗日战争中,川军一直是悲壮的代名词,遥想当年壮士出川,百万四川子弟出省抗战,参战青壮年人位列全国各省之最。热血的四川军人在战场上热血奋起,与日寇决一死战,所谓无川不成军概莫如此。和广西狼兵隶属于桂系军阀一样,川军自然是位于西南的川系军阀的代表军队。但和以铁血著称的桂系、地盘大的奉系比起来,川系军阀则显得较为低调,虽然巅峰时期川系军阀们号称拥兵40万以上,但从始至终,他们也的地盘只有在西南川渝黔三角地带而已。

那么为何占据西南半壁江山的川系军阀们,坐拥数十万大军,却没能在军阀混战时期,出山逆取天下呢?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出省作战的川军子弟兵纪念碑

日常内卷的川系军阀

在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川系军阀并非像桂系双寡头制,或者晋绥系是阎锡山一言堂,即便是在抗战前川系军阀内部虽然是刘湘名义上的统一,但实际上邓锡侯、杨森和刘文辉等其他川系军阀依然保持绝对的独立地位。

可以说从北洋军阀开始,一直到老蒋统一国民政府,四川的军阀们都始终热衷于一件事,那就是——争地盘。有人调侃他们日常不是在争地盘,就是在争地盘的路上,今天你我还称兄道弟,到了明天就因为点鸡毛蒜皮的地盘开始兵戎相向。

当时四川军阀们的内斗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7年到1933年,才16年时间四川军阀们相互间的战争,就打了就不下500场,可谓一周一小打,两周一大打。

城头变幻大王旗,和日本战国有得一拼。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混战时期川系军阀的地盘

而茫茫多的四川军阀,主要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派系:

最早出现的是武备系,早期的首脑主要为北洋军阀在四川的代言人,比如刘存厚等人。在直系执政时期,也发展成为在外省保定军校或者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保定系,以及以四川武备学堂为主的四川本土速成系。在保定系中邓锡侯和刘文辉是保定军校一二期毕业,而本土速成系则是以刘湘和杨森等人为代表。当然除了这三大系之外,革命党人熊克武(当年贺老总的上司)也自成一派。

因为阵营不同各派系之间经常征伐,但即使是同派系之间也会相继倒伐相向。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川系军阀之中的各种派系

民国著名学者蔡东潘针对这一现象,对当时川系军阀们进行了犀利的点评

“抑武人固善反复,而惟四川之武人,则为尤甚。如邓锡侯,本逐杨森者也,而至此乃为杨森所用,刘湘,始与刘成勋相昵者也,终乃助杨而攻刘,而其后来之变化反复,虽川中之人,亦有莫知其所以然者。”出自《蔡东藩:军阀时代与国家的新生》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寄居在吴佩孚麾下的杨森所部

当时四川军阀们之间斗得有多严重呢?

1918年,在护法战争之后革命党人熊克武击败了北洋军阀在四川的话事人刘存厚,俨然已经成为第一代四川王,但因为站队问题和多次反复于南北政府之间,弄的下面小弟纷纷不满开始对其展开讨伐,最终新起的吕超川击败的熊克武。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熊克武将军戎装照

1920年,有着南方革命党背景的熊克武联合之前的仇家刘存厚一起复仇吕超川,将其赶出了四川,其后两人瓜分地盘时大打出手,刘存厚二度被击败,只能跑去投靠两湖地区的吴佩孚。熊克武对北方直系宣战,导致第2军速成系的刘湘和杨森不满,双方开战,最终杨森败北,刘湘选择蛰伏,在这段时间熊克武基本上是“小无敌存在”。

1923年,不甘心失败的杨森在吴佩孚的支持下,再次率军从湖北入川,先是策反了熊克武手下刘成勋的大将邓锡侯,进攻成都动的手,随后又和赶过来的熊克武展开火拼。虽然刘湘和刘文辉等人名义上是中立方,但他们却暗地里联合贵州王袁祖铭一起联合的倒“熊”。但奈何熊克武又联合赖心辉以及之前的老冤家吕超等人在成都、川东以及重庆等地击败指挥的联军。刘湘等人不得已退往川鄂边界。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民国时期的川军士兵

1924年,一心想要统一四川的吴佩孚决定再次扶持杨森等人,他让人送了福枪三千支,子弹百万发,野炮十尊,补助联军,而得到装备后的积极整顿部队,蓄力再战。在二次进入到四川后,刘湘一方面积极对熊克武作战,另一面则是分化刘成勋和赖心辉两个非熊克武嫡系将领,最终在内忧外患中熊克武代表的革命党势力倒台,部分人直接南下投靠了云唐继尧等人。

而在吴佩孚的主持下,各家也在瓜分胜利果实——田颂尧为帮办,邓锡侯为省长,刘湘为川藏边防督防,袁祖铭为川滇边防督防,杨森为川东护军使。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正在抬着轿子的川军战士

1925年吴佩孚势力减弱之后,川系军阀们开始有自己的小九九了,杨森率先发难,他以一己之力击败了刘文辉、赖心辉和刘成勋组成的联军,眼看就要统一四川,却不曾想,一直蛰伏的速成系老战友刘湘早已看穿一切,他积极笼络刘文辉和邓锡侯,并在随后战争中将杨森赶到了湖北。

到了1927年以后,四川基本上是刘湘、刘文辉、邓锡侯和杨森搓四人麻将时代。

此时的势力无疑是刘湘最大,杨森第二,而同为保定系的刘文辉和邓锡侯则组成联盟。1928年刘湘在速成系第N次内战中,击败了杨森联军,继续巩固一哥位置。1933年在“二刘会战”中又相继击败了刘文辉和邓锡侯。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叔侄关系的刘文辉和刘湘

1933年后,四川军阀们实现了统一,但这也仅仅是名义上的。

但正如前文说到的,刘湘为了维持四川王这个名声,对当时的曾经的敌人兼战友并没有进行强行收编,而是进行了安抚。说白了他刘湘自己只是诸侯之首,并不是直系领导,因此即使在抗战前,四川也有“天下已平蜀未平”的说法。而因为这个历史原因,也为后面老蒋各个击破提供了天然的契机。

因此,一个天然分裂,缺乏向心力的散乱军阀联盟,又怎能出去争雄?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统一四川之后在合照的刘湘(中)

四川军阀缺乏生存空间

在历史地理战略上,就一直有金角银边草肚皮说法,四川在地图战略里面一直被冠以金边的称号。

当时四川的地理位置有多优越?

退可以借助汉中谷地、巴东山脉以及云贵高原,以及长江天险自立,进可以沿着长江进取两湖和东南半壁,往南侵占云贵和华南出海口,往北占领关中和西北,可谓是进退有据的“王霸之地”。

但很遗憾,在那个军阀割据的年代,川系军阀的邻居们每一个都不好惹,即便退一万步说,哪怕是刘湘真的有能力带领军阀们出川,他们都要面对当时最强的地方人杰。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各军阀势力图,川系旁边都是狼

往南的西南军阀们,实力都不差。

虽然在民国之前,四川一直是西南各省之首,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发展都要超过其他几省,近代开埠以后,四川经济发展也进入快车道。但在民国时,云南靠着边境贸易与法国混得风生水起,二代云南王唐继尧巅峰时期更是五省联军总司令(一说是八省),就连当时刘湘、刘文辉等人都只能巴结唐继尧。而即使是唐继尧之后,继任的龙云也是枭雄一个。

就算是西南中的贵州袁祖铭、周西成等人实力也不弱,当年袁祖铭就经常周璇于四川军阀之间,也没看有哪个军阀能吞并贵州。至于更往南的两广就不用说了,革命军和桂系不来找川系军阀的麻烦就不错了,想要向往南打出一个出海口是绝对不可能的。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云南滇系魁首唐继尧

往南不可能,往北更不可能。

北方的西北地区,是人民的好将军冯玉祥的地盘,冯玉祥手里皆是能战善战的西北军。川系军阀想要北上只有经过祁连山和汉中两条路,祁连山地区在大西北地区,没有强大的骑兵,只能给西北三马当经验包刷。从汉中进入关中和西北,这里又是冯玉祥的老巢。

当初冯玉祥有多强?

巅峰时期整个北方除了山西基本上都被他承包,靠着川渝之地和冯玉祥硬抗显然是不现实的。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西北军领袖冯玉祥

往东也不现实,东面可是自己金主爸爸——直系军阀

四川军阀之所以混战,以及长期分裂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大的派系相比,他们更多是扮演毫无独立地位的二级军阀,在独立性上要弱的多。当年杨森、刘湘和刘文辉后面站的是直系军阀,吴佩孚更是在幕后全程操控1921-1924年四川军阀们的内乱。而前任四川王熊克武的背后则是和南方的广州军政府更为亲昵,同样在其他川系军阀中,也不乏滇系和黔系军阀的影子在里面。

因此面对占据两湖、河南等富庶之地,除了曹锟之外直系第一人的吴佩孚,无论是在硬实力上还是作战上,刘湘等人和吴佩孚都要稍逊一筹。要知道在直系之中应当数吴佩孚的指挥最强,东北王张作霖、皖系的段祺瑞都曾败于他手下。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巅峰时期吴佩孚的地盘,是四川的数倍

缺乏发展纵深和工业基础。

除了对手太强大外,只拥有川渝之地的川系军阀,在发展上也要弱于中原、东南和华南等地,当时的四川虽然归为天府之国,农业发达,但除了川东的重庆等地还能发展工业和航运之外,其他地方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特别是在西康和川西等地,百姓穷困,有的时候还要和土司们争利。一旦军阀之间爆发战斗,四川很容易被其他派系截断航运对其进行围堵,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关内19省中,四川的GDP排名第七,但这是川渝加在一起的,和江苏、湖北、浙江、安徽和山东等省比起来仍有不足。

而且在工业发展的煤炭、工厂、金属机械等工业发展上,川渝两地加起来和富庶的东南沿海仍有很大的不足。

坐拥数十万精锐的四川军阀,为何没能统一全国?没空,忙着内卷呢 - 天天要闻

民国初年的成都

说白了,即使是刘湘能够在20年代,能用武力整合四川军阀,但在一众实力强大的老邻居面前,想要壮士出川,加入到军阀混战中,和直系、革命军、桂系、东北和西北军争雄,依靠着四川一省之力绝非易事。

雨田君说

当然,川系别看川系军阀们的格局只在川渝两地,相互之间也多有背信弃义的举动,但对于自己的老对手们,往往不会赶尽杀绝。甚至在对方放弃抵抗后,也会以礼相待,比如刘湘和杨森的私交就很好,刘湘本人也和刘成勋以本家兄弟相称。

回顾川系军阀历史,即使是相互征伐,但在国难面前,川系军阀们也是出奇地一致共同出川抗日,刘湘在抗战中曾说过“日寇一日不除,川军一日誓不还乡”,这也是川人在民族大义面前的经典写照。

— The end—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 天天要闻

武则天墓前61个石人都无头,千年来难解,1971年2位农民提供线索

1971年,陕西乾县两位普通村民在田间劳作时无意间挖出一个奇异石像头像。而这不起眼的一锄,竟成为破解千年未解之谜的关键线索——武则天陵墓前六十一尊无头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皇陵,历经千年风雨与盗墓者轮番“进攻”,却始终无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 天天要闻

逃台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晚景凄凉,穷苦潦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国民党政权彻底失去了大陆的控制权,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跟随蒋介石撤往台湾。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岛屿会成为他们后半生的舞台,更没想到,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将领,到了晚年却过得那么艰难。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 天天要闻

书香传家——徐门景孺人的家族传承故事

根据《大桥徐氏族谱》记载,景孺人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桥徐氏徐达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亲是雍正元年恩科举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进士景考祥,表兄则是乾隆年间进士、候选知县景鸿宾。
在良渚老街,与宋代的月重逢 - 天天要闻

在良渚老街,与宋代的月重逢

潮新闻客户端 高坚 暮色初垂时,良渚老街悄然披上一层流动的琥珀纱衣。三孔石拱的折桂桥枕着千年良渚港,四尊石狮望柱在暖黄壁灯下褪去日间风霜,轮廓被镀成温润的剪影,仿佛凝望河面的古老守望者。桥....
从“对食”到“菜户”,古代太监宫女的别样爱情故事 - 天天要闻

从“对食”到“菜户”,古代太监宫女的别样爱情故事

在古代宫廷那红墙黄瓦、巍峨壮丽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太监与宫女,作为宫廷中庞大的服务群体,他们的生活本应是单调而乏味的,每日忙碌于伺候皇室成员,在深宫中度过漫长而孤寂的岁月。然而,在这看似冰冷、等级森严的宫廷里,却滋生出了一
朱熹:一位“古代网红”的哲学人生 - 天天要闻

朱熹:一位“古代网红”的哲学人生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名人如星辰般闪耀,其中有一位既是哲学家又是教育家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朱熹。没错,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位“古代网红”,不仅因其思想深邃,更因其个性鲜明,颇具幽默感,简直是古代的“网络红人”!一、初出茅庐,学海无涯朱熹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