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大起底》第297集《江南激战》

2021年09月30日21:51:20 历史 1996
《淮军大起底》第297集《江南激战》 - 天天要闻

安徽是淮军的发祥地,淮军存在的40年间正是中国经历“三千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淮军将领的生平故事流传至今。

为传播属于安徽独特的历史文化,从2019年8月1日起,安徽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制作推出历史故事系列音频《淮军大起底》,今天请听第297集《江南激战》

平壤外围没有清军布防,日军对它的合围变得很轻松,按照自己的部署,日军分四路向平壤运动,在不到二十天之后,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凑巧的是,进攻平壤的日本陆军也是16000多人,不过,他们的装备比清军要好不少。当然,这也不奇怪,叶志超部队的大炮不是被日本人打沉到海底,就是他们自己丢掉了。

9月15号凌晨,日军按计划对平壤开始了总攻。战役首先由大岛义昌少将率领的混成旅团在平壤南战场展开。大岛义昌就是日本最早派到朝鲜的那支部队的旅团长,在成欢和聂士成打仗的那支部队也是他指挥的。因为刚刚取得了成欢之战的胜利,大岛义昌对眼前守卫平壤的这支清军部队并不放在眼里,在发起总攻的前一天,他狂妄地与其他部队的指挥官约定:“本旅团将以明日午前8时前后攻陷平壤,共握手于城中,以祝万岁。”因为日军计划总攻在凌晨开始,就算零点开始,以他的意思最多最多也就只用八个小时就结束战斗。

凌晨4点多钟,日军先头部队悄悄地摸到大同江南岸一个叫船桥里的地方,清军在这里驻守了一支部队作为前哨,虽然日军利用夜色希望不被发现,但是,因为整个形势已经很紧张了,清军也日夜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日军刚一接近清军营地就被发现,清兵马上鸣枪示警。日军原先想偷袭的目的没有达到,于是,立刻开始进攻,清军也马上反击。虽然处在黑暗之中,但是,双方枪炮的火光和巨大声响打破了夜色和宁静,平壤之战打响了。

大岛义昌指挥的进攻船桥里的日军,一共有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有3600人。从人数看,一个联队应该是1200人左右,比清军的两个营稍多一些。清军正面阻击的部队是马玉昆指挥的毅军和卫汝贵指挥的盛军各一个营。如果以淮军过去建制,一个营只有500人,两个营是1000人,但是,据有的资料说,清军当时参战的是2000人。反正,就局部看,清军人数少于日军。

当时,日军集中兵力进攻船桥里的三个阵地,大小火炮猛烈轰击清军堡垒。日军正面的清军部队没有装备重武器,但是,因为大同江并不太宽,江北岸的清军不断地用大炮向日军轰击,支援南岸部队,日军军队被炮火压制得也很厉害。据日本学者写的《清日战争实记》记载:“大小炮弹连发如雨,炮声隆隆震天撼地,硝烟如云涌起,遮于面前。在如此激烈的炮击下,原以为敌兵会立即溃散。然而,我军前进一步,敌军亦前进一步,彼此步步相互接近。此时,除使炮击更加猛烈外,亦别无他顾。战争愈来愈激烈,乾坤似将为之崩裂。……日军将领早即闻马玉昆骠悍之名,今日始知果不虚传。”

双方互轰一段时间以后,天空渐渐转亮。淮军将领卫汝贵在大同江北岸的高地向对岸瞭望,发现日军匆忙之间没有占据有利地形,于是,决定利用这个好时机,主动发起进攻。他亲自带领盛军传字正营200人过江,进逼到日军近前。日军没有隐蔽物,又处于进攻一方,没有构筑工事,完全暴露在清军枪口下,卫汝贵的部队一阵射击后,日军伤亡不小。

日军还有一个不利的方面是,清军不断通过船桥从江北向江南堡垒运送弹药,而日军没有弹药可以补充,加上他们开始想通过猛烈轰击,一举赶跑清军,炮弹用量很大,时间一长,炮弹几乎全都耗尽,因此,官兵士气由高涨转而低落。

随着日军炮火逐渐稀疏,清军抓住战机,在马玉昆和卫汝贵的指挥下不断反击,战斗一直进行到午后。

下午2点半,日军指挥官大岛义昌发现部队弹药用尽,而且官兵始终没有吃上饭,于是,下令停止射击,撤离战场,清军也没有追击。

这次战斗,日军将校以下战死140名,伤290名,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也受了伤。日军最终无功而返。

《淮军大起底》第297集《江南激战》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其人口历史经历了很多变迁,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变迁事件:1. 史前时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区活动,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2. 古代:自秦汉之后,随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涝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人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 天天要闻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在北宋的扬州府有一个叫谢洪的小地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乡下的县城里也算是一个小土豪。谢洪有一个族兄叫谢海,二人关系不错。谢海有一个情人贾氏,而且还是有夫之妇,二人暗中勾搭成奸,这个妇人长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让谢海十分迷恋,谢海常常在谢洪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 天天要闻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一桩晚清科场案揭示的清代科举FuBai现象前言科举制度是东方大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选拔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举制度更是严格而庞大,也是东方大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在这个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