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杀,作为皇帝的亲卫部队,锦衣卫去哪了

2021年09月17日23:49:11 历史 1230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京城一片混乱,守城明军即刻崩溃,失去了作战能力。崇祯自知时间不多,便开始准备后事。

史料记载“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

为了防止女眷受辱,崇祯杀掉了数名妃嫔,并催促皇后自尽,接着崇祯带着几十名太监想要冲出去,可是起义军已经入了城,崇祯根本冲不出去,随即崇祯在殿内召集百官,却是无人前来。

万念俱灰之下,崇祯登上煤山,在一棵老槐树下自缢身亡,宦官王承恩一同赴死。在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自杀的前后,作为皇帝的亲卫部队,锦衣卫到哪里去了呢?他们为何不见了?

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杀,作为皇帝的亲卫部队,锦衣卫去哪了 - 天天要闻

上图_ 闯王进京 (李自成)

锦衣卫并非作战部队

史料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廕寄禄无常员。”

在明初,朱元璋设置了亲军都护府,在洪武十五年改成了锦衣卫,洪武十七年,改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侍卫、缉拿、巡捕,可以说一种情报机关或者特务机关,虽说他们有保卫皇帝的职责,但锦衣卫并非作战部队,行军打仗的活不归他们负责。

史料记载“二十年,以治锦衣卫者多非法凌虐,乃焚刑具,出系囚,送刑部审录,诏内外狱咸归三法司,罢锦衣狱。”

为了监视百官,朱元璋设置了锦衣卫,但锦衣卫权力太大,常常做出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丑事,所以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取消了这个机构。

待到朱棣上台后,再次恢复了锦衣卫的编制,并设置了北镇抚司,专门负责诏狱。之后锦衣卫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让锦衣卫抓抓官员,欺负欺负百姓,那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上战场打仗,就是另外一回事的了,先不说人数问题,明末锦衣卫的战斗力也可想而知,对付李自成的农民军,基本就是蚍蜉撼树。

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杀,作为皇帝的亲卫部队,锦衣卫去哪了 - 天天要闻

上图_ 明朝出警入跸图》里身穿铠甲的锦衣卫

当时锦衣卫腐朽不堪

明初的锦衣卫只有五千人,但到了后期,人数暴涨至十几万,但这群人,基本上只知道吃拿卡要,哪里有什么战斗力。

在崇祯死前,还曾经想集结兵力和李自成来个鱼死网破,他的心腹宦官王廉来了一句:“陛下哪里有兵,速走。”很明显,这些所谓的锦衣卫早就跑得差不多了,谁来保卫皇帝呢。

事实上,在崇祯年间,锦衣卫是可以花钱买的,只要你有钱,就能到锦衣卫混个一官半职,借此勒索商贾百姓。

有一个名为赵瞎子的流氓,就曾勒索京城商铺两千两,而他官职就是买的,只要拿出足够的钱,就能混个锦衣卫的“堂贴”。在崇祯年间有个锦衣卫指挥使叫做吴孟明,这个人的口碑还不错,就是捞钱从来不手软,只要抓住了官员的把柄,就是“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

只要钱给到位,罪名什么的都好说,如果钱不到位,那就要“公事公办”了,在锦衣卫这里,钱是开门砖也是铺路石,只要有钱万事好商量,明末官员的腐败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换言之,崇祯年间的锦衣卫已经烂透了,这群人不是地痞流氓就是纨绔子弟,让他们保卫京城,真的是在开玩笑。

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杀,作为皇帝的亲卫部队,锦衣卫去哪了 - 天天要闻

上图_ 明代特务组织东厂梅花令牌

魏忠贤,锦衣卫也被牵扯在内

崇祯即位之后,第一件做的就是除掉魏忠贤,是时,魏忠贤权力滔天,不仅可以专断朝政,他手中也控制了东厂和锦衣卫。

史料记载“是年自春及秋,忠贤冒款汪烧饼、擒阿班歹罗銕等功,积廕锦衣指挥使至十有七人。其族孙希孔、希孟、希尧、希舜、鹏程,姻戚董芳名、王选、杨六奇、杨祚昌,皆至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佥事等官。又加客氏弟光先亦都督。”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魏忠贤庇护下任职过锦衣卫指挥使的就有17个,其中不乏他的亲戚、族人,其中还有客氏的亲戚。

崇祯为了剪草除根,将魏忠贤的势力连根拔起,锦衣卫中魏忠贤的亲信也一并被除掉,这一次大换血,也让锦衣卫元气大伤,魏忠贤掌控锦衣卫多年,经过这次打击,崇祯要收拢锦衣卫的人心也是需要时间的。

魏忠贤一死,锦衣卫内部必定人心惶惶,加之崇祯嫉恶如仇,这些人根本毫无用处。李自成攻入京城,这些人临阵消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杀,作为皇帝的亲卫部队,锦衣卫去哪了 - 天天要闻

上图_ 魏忠贤(1568年-1627年)

投降或力战而死

史料记载“养性,崇祯时官锦衣卫都指挥使,颇用事。大学士吴甡戍,周延儒死,皆有力。来降,授总督。”

崇祯年间有个锦衣卫指挥使,名叫骆养性,李自成攻入京城,将官员们抓住,严刑拷打,逼迫他们交出财物,很多人为了保命交出了大量钱财。

骆养性也不例外,他交了三万两,保住了性命,但他的两个弟弟惨遭酷刑。李自成在京城待的时间不长,多尔衮就打了进来,随后骆养性再次投降了满清。

清政府对骆养性不错,授予天津总督之职,之后加封太子太傅,左都督,进太子太师。大多数锦衣卫在明亡之时选择了投降或者逃跑。

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杀,作为皇帝的亲卫部队,锦衣卫去哪了 - 天天要闻

上图_ 沉香锦衣卫腰牌

史料记载“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守崇文门,城陷,作绝命词云:“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自缢死。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守宣武门,城陷,一家十七人皆自杀,尸狼籍于路。”

当然了,锦衣卫之中也不乏忠君报国之辈,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在城破之时,率兵死守崇文门,待到城门被攻破,李若琏选择自杀殉国。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守卫宣武门,城破之后,一家十七口自杀殉国。明朝灭亡之后,锦衣卫这个机构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杀,作为皇帝的亲卫部队,锦衣卫去哪了 - 天天要闻

上图_ 锦衣卫飞鱼服实物图

总而言之,锦衣卫这个机构是由人组成的,是人就有私心,就有七情六欲,加之明朝皇帝们大多以家天下为宗旨,并没有太多君臣共治的理念,况且明末的官僚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到了国破之时,锦衣卫的忠心也就只能是一带而过,这也不难理解。

作者:九鱼亭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明史纪事本末》《明史•庄烈帝》《清史稿》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