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2021年09月15日23:49:05 历史 1040
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 特别推出“党史天天学”栏目,展现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重温经典事件、致敬英烈人物、回眸历史瞬间,一起来学习!

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

2021年9月15日

党史上的今天

1944年

9月15日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立即结束国民党一党统治、建立各抗日党派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954年

9月15日至28日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决定设立国防委员会,毛泽东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1956年

9月15日至27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上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着重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通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986年

9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009年

9月15日至18日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等重大任务。

2010年

9月15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生机活力的客观需要,是实践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历史瞬间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图为代表们步入会场。

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

百年先锋

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

孙丽美

暴雨如注,桥下的水流很急,她站在桥墩上,埋着身子,正忙着清理桥下涵洞内的淤积物。突然,一个湍流将她卷进水里,任周围人怎么呼叫、拉扯,她再也没能回到岸上……

她叫孙丽美,生前系福建宁德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8月6日,在防抗台风“卢碧”中,孙丽美不幸殉职,年仅44岁。8月24日,福建省委宣传部追授孙丽美“八闽楷模”称号。

“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时间回到8月6日下午。

“书记,不好了,金沙溪的水好像要涨出来了!”

撂下电话,孙丽美拉上包括汤辉、樊丽丽、孙万进在内的3名干部,套上雨衣雨鞋就往楼下冲……

车停在村后自然村村口,不远处的金沙溪水位已没过农田。孙丽美走近一看,发现桥下涵洞已被堵住,桥面已有50厘米宽的裂缝,“再不及时清理淤积物,水冲上来,两边的良田就全毁了!”来不及多想,孙丽美冲上桥墩,压低重心,将手伸向了涵洞。汤辉三人紧随其后。

雨还在下。4人排成一排,用身体筑成了一道防洪堤。突然,一个湍流将她卷进水里,孙丽美再也没回来……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事发后,驻村第一书记樊丽丽泣不成声。

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

孙丽美同志告别仪式现场

去年底,大墓里村、沙塘里村交界处的一处山脚着火。火势很凶,孙丽美二话不说,带着十几名党员上山。车一停,她开了门就往火里冲。村里的党员彭则安拦住她:“阿美,你是女孩子,往后站!”

孙丽美说:“我是村党支部书记,怎么能缩在后面?”

话音未落,她抡起一棵小树就开始扑火;火扑灭了,她也被浓烟熏黑。

有人打趣:“人家女孩子都是用粉化妆,你是用草木灰化妆。”孙丽美听了,竟跟着大家一起哈哈笑起来。

想起孙丽美上党课时说的话,村民彭则安哽咽了:“危急关头,村党支部书记就要冲在最前面。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她什么都能豁得出去!”

“这是给全村争取的,都给村民”

每年年底,霞浦县卫生监督所所长陈迎霞都会找到孙丽美,让她推荐几个困难党员的慰问名额。孙丽美身患重病的父亲是曾在村里任职30多年的老村干部,可名单一年年报上去,却一直没有孙丽美父亲的名字。

反倒是陈迎霞急了:“阿美,今年的名额总该轮到你父亲了吧?”孙丽美头也不抬:“再说吧,我们家还不需要,先把名额让给别人。”

她铁面无私。亲侄子找到她,希望争取早点入党,可没想到孙丽美一口回绝:“发展人选是大家投票定的。你还得继续接受考察,今年先发展其他年轻人吧。”

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

孙丽美同志生前工作照

她对群众满是温情。村里人多,怕防疫物资不够,她想方设法为村民多要点口罩,便成天追着陈迎霞:“姑姑、姑姑,我这事就靠你啦!”

好不容易拉来的慰问物资,她从不给自己和家人留一件。陈迎霞硬塞给她,孙丽美还跟她急红了眼:“我不要,这是给全村争取的,都给村民!”

“古县村就是我家,村民都是我的家人”

这两天,樊丽丽老是回想起自己刚来村里时听到的一句话,“樊书记,你来我们古县村挂职,就是我们古县村的人啦。以后,古县村全村都是你的亲戚!”

这话是孙丽美对樊丽丽说的,也是孙丽美的心声。

人人都说,孙丽美心中有“一本账”。“账本”里,装的是全村3000多名村民,装的是家家户户难念的经,装的是村子未来的图景。

过去,古县村村民日子过得不好。2018年7月,孙丽美当选村支书,她的身上担着村子的希望。地不够,孙丽美带着村民出村租地发展“飞地经济”;蔬菜储存难,她让侄儿带头兴建蔬菜冷库;产业单一,她鼓励乡贤建设农庄,发展旅游,促进贫困户就业……仅仅两年多,2020年底村集体收入达15万元。

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

孙丽美同志生前工作照

一年365天,孙丽美总是陪伴在群众身边。开始时,她的办公室设在三楼。见有群众找她不方便,她当天就把资料一拾掇,搬进了二楼的办事中心。楼梯口一上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座位。

她把村委会办公楼当成自己的家,群众办事“随到随办”;谁家有什么难处,她“随叫随到”。

她记性很好,每个月都记得给村里糖尿病、高血压的村民拿药;她又仿佛忘性很大,自己被查出疾病,却一直拖着……

孙丽美生前常对丈夫杨亮顺说,“古县村就是我家,村民都是我的家人。”出事当天,杨亮顺赶到现场,看到金沙溪两岸、河道里,围满了村民,“整个村的人都出来了,大家都惦记着他们的‘阿美书记’……”

来源:团中央权益部

党史天天学 | 2021年9月15日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 天天要闻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据外交部网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