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2021年09月12日15:47:10 历史 1998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些中国的脊梁挑起了国家的大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以国泰民安为己任,以众生之福为使命,这些英雄本是血肉之躯,却有着草木般顽强的生命。

有这样一位抗日英雄,由于叛徒的出卖他只能看着周围的战士一个个倒下,自己所在的冰天雪地的营地被日寇团团包围,他仍抱着决一死战的信念,和日军奋战到最后一刻。

他求死而慷慨,赴难而长笑,不畏敌人的威逼利诱,满身是血,所发之言句句含愤,让人听了不为之震撼和动容。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民族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本名马尚德,于1905年出生在河南的一个贫苦家庭,18岁那年,他考入了开封防染公立学校,在学校里他学习到了革命的思想,爱国之情便在那里逐渐萌芽,他入了共青团,积极参与党的事业,在多地领导了农民运动。

后来他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常年活跃在东北一带打击日寇,由于他的英勇好战以及部队的歼敌无数,被日军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

1939年秋天,日军对南满进行了大讨伐,杨靖宇率领自己的队伍,在濛江一带牵制了日军近两万人,日军气不过,开始实行并屯政策,这间接切断了抗日联军的粮食供应。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这些并没有打倒杨靖宇,尽管环境艰苦,将士们的数量也逐日减少,杨靖宇依然尽自己所能,奋力地抵抗着日军的进攻。

让杨靖宇意想不到的是,打败他的并不是他的敌人,恰恰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杨靖宇的得力助手程斌叛变了,他带着一百多人投靠了日军,捣毁了70多个存放物资的营地,直接断了抗联战士的物资来源。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1940年2月,此时只能靠吃棉絮度日的杨靖宇遇到了前来山中的赵廷喜,他想让赵廷喜下山去找些食物,可惜杨靖宇等来的不是能充饥的粮食,而是日军的队伍。

日军团团围住了他,子弹击中了杨靖宇的右腿,他靠着树干,继续瞄准剩下的敌人,一只手被击中,他便用剩下的手扣动扳机扫射敌人。

在他生命的最后,有敌人劝他投降,他发出这样的怒吼:“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敌人在他死后豁开了他的肚子,发现里面没有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枯草和棉絮,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发出这样的感慨:“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妻子郭莲

杨靖宇还没改名之前,被母亲订了一门亲事,对象是当时年仅16岁的郭莲。郭莲是个农村姑娘,没有什么文化,可她勤劳善良也十分聪慧,跟着他一段时间后,也学会了认字读书,夫妻俩结婚后关系很好。

两年后,郭莲给他生了个男孩,取名为马从云,此时的杨靖宇在外面领导农民起义,在河南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夫妻俩聚少离多,杨靖宇也常常感慨母子俩跟着自己很不安全。

深明大义的郭莲知道丈夫在参加革命,她也知道这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自己受点苦又算什么。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没过多久,郭莲又为杨靖宇生了个女儿,取名为马锦云,此时的她因为丈夫的原因长期在逃难,不但要带着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一家人早已贫穷地揭不开锅,身体也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就在女儿出生的5天后,杨靖宇突然从外面回来了,他看看妻子,抱着孩子,一时间竟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可是相聚的幸福总是短暂的,杨靖宇又匆匆离去,谁曾想,这一走就是永别。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日子年复一年地过去,郭莲在把孩子拉扯大的同时天天盼望着丈夫能够回来,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早已改了姓名,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战士,也早就为国捐躯了。即使丈夫已改名换姓,可反动派仍然盯着他家不放,妄图打探他的消息。

1944年的某天,汉奸和日寇闯进了马家,他们逼问郭莲杨靖宇的下落,郭莲只是连声说不知道,残忍的日寇看打听不出消息,便对她严刑拷打,还把她扔进了粪坑。郭莲被救出后早已遍体鳞伤,没钱治病的她在38岁那年便紧随丈夫的脚步离开了人世。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杨靖宇的后代

马从云和马锦云两兄妹在安葬了母亲后,也按着她的意思四处打探自己父亲的下落,他们在乡下把当年参加红军的人家都寻访了一遍,可得到依然是否定的答案,没有人知道杨靖宇烈士曾经的姓名便是马尚德。

有一位解放战士告诉兄妹俩,他们的父亲可能现在还在解放军的队伍里,如果他没牺牲,抗战胜利后一定回来找你们的,兄妹便在家等着父亲的归来。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1949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组织兴建东北烈士纪念馆来悼念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杨靖宇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领袖,他的英勇事迹被许多人所熟知和传颂,可人们对杨靖宇的私生活以及早年经历却知之甚少,寻找他的的家人也是难上加难。

1951年7月1日的《河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纪念杨靖宇的文章,文中说杨靖宇就是马尚德!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杨靖宇的战友找到马从云家,激动地说马从云就是杨靖宇的儿子,此时的马从云还不知道自己和杨靖宇为什么是父子关系,在听完了人们的解释后不禁热泪盈眶:他们苦等的父亲再也不会回来了,但父亲确实如他所说一般,成了一个为国为民的大英雄。

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杨靖宇的子女们脱离了贫困的生活进入到信阳铁路学校学习,决定用自己的知识来更好地建设父亲还未曾看见过的新中国。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小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百年前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有多少像杨靖宇这般的烈士为带领国民脱离苦难,拼上自己的性命去奋战到底,他们站在黑暗的现实里,瞭望远处的光明。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岁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经典名场面,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闻

66岁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经典名场面,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李诗苑5月3日,六小龄童携新作《金猴宗师》做客湖北省外文书店艺文客厅,他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从艺心得,并表演孙悟空的经典桥段“金箍棒舞”,博得现场阵阵掌声。66岁的美猴王,风采不输当年!台下观众感叹:“到底是老艺术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背后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