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党史,在自媒体上读了好几篇关于南昌起义的文章。巧合的是,文章中都提到了南昌起义的领导人,说是十大元帅中,有6人都参加了南昌起义。并说陈毅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当时的身份是11军25师73团党代表。
随手在网上一搜,在“陈毅”的条目下,也有这样的说法。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
陈毅元帅
陈毅确实接到命令,要他赶往南昌,但他并不知道要举行南昌起义。他刚上了去南昌的船,起义已经爆发了。而他到8月6日才到达南昌。
而且,进了南昌城后,连一个小时都没敢待,就赶紧撤了出来,因为南昌一片白色恐怖,随时都有被敌人逮捕的危险。
陈毅确实担任了73团党代表,但是,那不是起义的时候,而是起义部队撤出南昌,陈毅追赶上队伍后接受任命的。
陈毅赶赴南昌,一路上险象环生,几度身处险地,幸运的是,他追上了朱德带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余部,跟朱德一起率领这支队伍,后来一起领导了湘南起义,又一起上了井冈山,实行了井冈山伟大会师。
那么,南昌起义时陈毅在哪里呢?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听在下慢慢道来。
南昌起义前,陈毅在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担任该校秘密的中共委员会书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前身是黄埔军官学校。北伐节节胜利,黄埔军校随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四一二”之后,形势已经非常紧张,所以陈毅这个书记,是秘密的。当时武汉还没分共。
张发奎将军
南昌起义准备过程中,当时实行一项“依张回粤”的政策。这个“张”,就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
因为党所掌握的部队,大多都在第二方面军中,所以,决定其他能够参加起义的部队,也都集中到二方面军中。这其中,就包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学员大队。
按照计划,就是学生兵跟随张发奎一起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这是党对张发奎的争取。
直到起义爆发的8月1日,这种争取也没有放弃。在任命起义部队领导人时,贺龙只是代理第二方面军总指挥,意图就是留着总指挥的位置,如果张发奎能够站到革命队伍这边来,他就是总指挥。
陈毅当时接到的命令是“东进讨蒋”,学生大队归张发奎领导,一起南下。
当时的学员有七八千人,看上去力量不俗。其实,大部分都是徒手,很少一部分人有枪,即使是有枪的,也没有多少子弹。
这么多学生,上百条船,浩浩荡荡确实是浩浩荡荡,但满江都是船,哪些人在哪条船上根本就不知道,就更谈不上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了。
年轻时英俊的陈毅
南昌起义爆发第四天,也就是8月4日,船到了九江,这个时候,陈毅等人已经知道南昌举行了起义。当然,张发奎更知道。
所以,船到九江后,张发奎命令,所有船只不准靠岸,每条船上都上来了张发奎的兵,宣传国共分家,将学生兵手上仅有的枪全部缴械后,然后下船集中起来,张发奎亲自给学生兵讲话。
张发奎并没有难为学生兵,他宣布,愿意回家的,投亲靠友的,都可以自由,愿意留下的,跟着他走。
学生兵一下子就只剩下两千多人,形势如此急转直下,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
当时学生兵中,有中共党员700多人,陈毅召开了内部会议,研究决定,身份暴露的,回家,在家乡搞农民运动;身份没有暴露的,继续留下来。估计张发奎南下广州,就跟随队伍去广州。
后来,广州起义的队伍里,就有二三百名去了广州的学生兵,那可都是广州起义的骨干。
陈毅自己决定以藏匿在特务连里,这里暂时还比较安全,因为连长肖劲也是共产党员,下面几个排长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同情中共。
叶挺将军
但,接下来,形势就越发紧张了,危险在不断靠近,陈毅决定去南昌去找叶挺贺龙。就这样,他和肖劲带着一些学生兵连夜出发,从九江往东走,一夜走了三四十里。
路上,不断遇到民团盘查,陈毅他们开始都说是当兵的,回家不干了。这些团练民团,对当兵的查得很紧。陈毅他们被民团扣下两次,钱几乎都被搜去了。
出来后,他们赶紧把仅有的钱,买了老百姓的衣服,装成老百姓,这下要安全不少。8月6日,陈毅一行终于到了南昌。
进了南昌城,满街都是张发奎的兵,搜查得更紧,叶挺贺龙他们已经撤出南昌三天了。原来预定的几个接头地点,都遭到了破坏,他们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陈毅当机立断,出城去追赶起义部队。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叶挺贺龙他们往哪里去了,于是就一路上,跟人闲谈,刺探消息。不过,在当时这并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因为到处都有人在谈论叶挺贺龙,谈论张发奎。
后来,他们在路上遇到了蔡廷锴的10师的人。蔡廷锴原先也是参加起义的,但这时又反过去了。当时蔡廷锴也没有抓10师的共产党员,只是把他们赶了出来。
蔡廷锴将军
这些人,后来也跟着陈毅一起走,终于在临川,追上了起义队伍,见到了周恩来和刘伯承,向他们汇报了军校学生兵的情况。
周恩来见到陈毅很高兴,当即交给他一个任务,派他到当地一个绿林队伍里去当领导。这个绿林队伍有500多人,愿意接受起义军的改编,前提是给他们两百条枪。
当时朱培德的部队在起义队伍后面紧追不舍,周恩来等人也就答应了绿林武装头子邓克忠的要求,如果这支队伍归顺,也可以起到牵制朱培德的作用,迟滞他们的追击。
陈毅和肖劲接受任务后,就跟着绿林武装的联络人去了。结果,这个联络员去了很久也没回来,朱培德的队伍倒来了。到处都在抓人,陈毅和肖劲不敢再等下去,只好迅速离开临川,再次追赶起义队伍。
那个联络员并没有骗陈毅和肖劲,他去联系邓克忠时,这支绿林武装遭遇了朱培德的部队,双方发生了激战,他就吓得跑走了。这支绿林武装,终因没有正确的领导,最后被消灭了。
朱培德
陈毅再次追上队伍,是在宜黄。这次,陈毅被分配到73团当政治指导员。起义队伍南下广东,在潮汕遭到敌人包围,队伍被打散了。
留在三河坝的余部,由朱德、陈毅领导,转战赣粤湘边界,不断遭遇民团伏击,部队减员越来越多,士气也越来越低落。
部队来到大庾后,朱德决定进行整顿,重新登记党团员,成立党支部。朱德说,不愿继续奋斗的可以走,但自己决定奋斗到底。陈毅、王尔琢全力支持朱德。
经过整顿,部队只剩下了800多人,但更精干了,战斗力更强了。
后来,这支队伍曾藏身于朱德老同学16军军长范石生的队伍里,朱德化名王楷,担任16军47师副师长兼140团团长。再后来,离开16军,领导了湘南起义,最终上了井冈山,实现了伟大的会师。
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陈毅没赶上南昌起义,也就更不可能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了。但在朱德率领起义余部坚持斗争中,陈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庾整顿后,陈毅任政治指导员,后来成为井冈山早期三巨头之一。
对于陈毅的这段革命历史,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