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大学教授斯科特・加洛韦曾因互联网泡沫失去大量财富。
后来,他42岁从零开始,很快重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加洛韦在《财富方程式》阐明能重新起家的原因,其中谈到了:自我归因。
强者责己,弱者责人。
凡事向内求,你就会慢慢走运、变富。
01
毕业后我有过一段很痛苦的时期。
打工了两三年,职位不升、工资不涨,只有年龄在涨。
我把赚不到钱归咎于公司和老板上,觉得他们有眼无珠。
直到我跟朋友吐槽时,他的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你一直抱怨你赚的少,那你有没有想过你凭什么赚的多?”
我一下子清醒过来。
虽然自己熬夜加班,但到底给公司增加了多少产出呢,公司凭啥给我加工资?
自己干的活,别人也能干,领导凭什么青睐我?
那时,第一次认真地剖析自己,不足之处有哪些,努力的方向在哪儿,心里渐渐地对自己的工作明晰了许多。
后来我努力在专业能力上下功夫,也会主动挑大梁,薪资也水涨船高。
直至现在,无论做什么工作,做什么生意,我都会用朋友的那句话审视自己:自己凭什么得到更多?
接触的人多了,我越来越觉得:人都有一种劣根性,喜欢向外界追问,却很少观心自照。
其实呢,向内求,是我们最好的修行。
常自省,方能长清醒。
追求财富的路上,要先学会经常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提醒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需要提升。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老乡宴。
在座的人,要么生意事业有所成,要么在某个领域是顶尖人才。
一群人一边喝一边忆往昔,有一位老板被调侃问道,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让我们参考参考?
这位老板笑着说:“不怕你们笑话,我这20年来,每天坚持写工作反思笔记,写着写着就赚到钱了。”
别人哈哈大笑,都觉得是玩笑话,我却觉得里面掺杂几分真话。
这世上,谁都想成事,谁都想赚得盆满钵满。
不同的是,大部分人喜欢把不顺归咎于外界,最后仍在底层徘徊。
只有一小撮人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改变不足,一步步摆脱困境。

02
美国销售大师约翰尼,曾回忆刚入行时的经历。
当时他整天不是抱怨领导迂腐,公司太烂,就是吐槽同事差劲,客户低劣。
结果他屡屡被辞退,5年间换了17家公司,事业一团糟。
直到后来,一位前辈提醒他说:“你应该专注自己,而不是整天挑刺。”
他认真内省,发现并非环境不公,而是自己太好高骛远,做事不靠谱,这才失去了公司的信任。
约翰尼不再满腹牢骚,踏踏实实埋头工作,两年以后,他成功登顶全美个人销售第一名,
我们叹气自己工作不顺之前,或许先认真揣摩一下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
有时,越过越差的根源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
真正优秀的人都有个共性,就是自省能力很强。
作家李楠曾在奢侈品店当销售员时,主要工作就是帮顾客试衣服。
她经常提着衣服来回跑,帮客人搭配、调试,只为尽心竭力促成下单。
整日下来,身心疲惫、能量耗尽,回家更是倒头就睡。
她开始自我反思:绝对不能把自己的一辈子,消耗在这种既辛苦又卑微,还没有成长性的工作上。
她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发现自己擅长与人打交道。
她先是跳槽到一家公司的市场部,负责品牌策划和活动推广。
又进入到一家旅游业的龙头企业,着手处理公司与各种外部媒体的关系。
在这期间,她学习公司的经营模式、系统运作,承接了重要的商业资源,积累了大量人脉。
发现没,一个人对待困境的不同态度,最终决定了财富的多寡。
如果你经常说“凭什么”,往往从生活的这个坑掉进另外一个坑。
若你喜欢问“为什么”,向内归因,自然走得又稳又远。
说白了,是非审之于己,才是破局的最好方式。

03
埃里克·豪威尔从一个不起眼的乡下小店员成长为签约银行的总裁,是源于他有个很有意思的习惯。
每周末晚上,都会将自己关进书房,不许任何人打扰。
做什么呢?只有一件——回顾自己一周的工作。
他反复问自己:“我这周做出了什么?有什么是正确的?还能如何改进工作?”
有勇气、有智慧的人,才敢于自我解剖。
他们心里无比清楚,发现自己的不足越多,才能变得越优秀。
《蜕变》讲过一名叫吉子的设计员。
吉子每天不是忙着做设计图,就是在和客户沟通。
一段时间后,吉子自我检讨到,虽然任劳任怨地忙碌着,自己却没有任何成长。
自此,她开始跳出这种循环。
每天早上,在开始忙碌之前都会给自己15分钟,反思自己的工作状态。
在吉子的不断调整下,每天都能给自己省至少2个小时“圈外”时间。
这些时间,她每天用来研究与客户的沟通技巧,复盘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去学习,去改进。
仅半年,吉子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获得领导赞赏,更成为公司里客户回头率最高的员工。
会反省和不会反省的人,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没有自省自查的勤奋,只是在重复昨天的老路。
懂得反求诸己,我们才知该冲哪个方向,该走哪条路,财运也会慢慢积攒起来。
▽
有一次,有粉丝在直播间问俞敏洪:30多岁了过得不好怎么办?
俞敏洪认真地回答:一个人35岁如果生活得不三不四,没有人重视,到处求爷爷拜奶奶,你一定要反过身来反思你自己,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好,哪里不对,到底怎么改?
又穷又累,问题往往出在自身上。
时刻保持自查、自省的姿态,你离钱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