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儒风君 · 望舒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有一段对话:
“世界到底有多大?”
“如果思维是一堵墙,世界就在墙的另一边。”
可见,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命运。以下5个顶级思维,如果你拥有3个,就不是一般人!
01
沟通性思维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一连多日缺少粮食,大家饥肠辘辘。
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出去找了一些米在煮饭。饭快熟的时候,孔子亲眼看到颜回把手伸到锅里,抓了两把米塞进嘴里。
孔子立刻感到不悦,心中暗想:大家都称赞颜回多么有美德,还是自己最信任的学生,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
但是,他装作没看见。
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时,孔子说:“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让我把干净的米饭祭奠祖先。”
颜回立刻慌张地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经先吃了两口。”
孔子说:“那是为什么呢?”
颜回说:“刚才有灰掉在锅里了,染上灰的饭扔了又太可惜,我只好抓起来给吃了。”
孔子一听,恍然大悟。如果不把话说开,孔子肯定会对颜回有看法。
可见,沟通性思维多么重要!
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些沟通,就会避免很多误解。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沟通能力都是人与人关系的纽带。
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加了解别人,还能从互动中重新认识自己。
02
批判性思维
有一个人很想打喷嚏,却一时打不出来,就对着天空看太阳。
周围的人看见他抬头看天,以为天上有什么稀奇东西,也往天上看。
不一会儿,周围聚集了一大群人。
他们一边往天上看,一边互相打听着:“天上到底有什么?”
大家都说:“不知道啊。”
这时,第一个看天的人突然打出喷嚏来了。他对大家说:“天上什么也没有,我只是想打个喷嚏。”
这个故事看似荒诞,其实,生活中很多人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海量的信息充斥而来。同样一件事情,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真正厉害的人,会先了解这些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然后进行分类、筛选、分析和推理,再对信息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最后得出自己的判断。
在生活中,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因为善于思考,所以不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总能抢先一步,赢得机遇。
03
利他性思维
大家都熟悉一个故事:地狱里一群人吃饭,每个人都拿着勺柄很长的勺子。因为勺柄太长,无法把食物递到嘴边。所以,他们只能望着丰盛的食物挨饿。
天堂里的人吃饭,用的勺子同样勺柄很长。所不同的是,他们盛到的饭菜,不是努力往自己嘴里放,而是喂到别人嘴里。同样的餐具和同样的饭菜,天堂里的人都能酒饱饭足。
利他性思维,是一种超级正能量。
拥有利他思维的人,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自己身边组成一个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彼此成就。
人,本来就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群体独自生存。
一个有利他思维的人,凡事懂得为他人着想,别人也会不遗余力地回馈。
反之,有些人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利益的得失,就会渐渐陷入故步自封的境地。
04
复盘性思维
联想创办者柳传志在每一次公司生死存亡之际,都能够力挽狂澜。那么,他化险为夷的秘诀是什么呢?
柳传志说过:“我对自己的评价是,智商中等偏上,情商较高,和别人比也不是有特别巨大的优势。那我的优势是什么呢?是勤于复盘。”
联想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能够看到复盘的影子。
正因为柳传志拥有强大的复盘能力,所以无论风云如何变换,他依然创造了中国商界的神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无论是一个团队,还是普通人,都要学会复盘。
做错事时复盘,能及时发现问题、知错能改,避免重复出现错误;
做对事时复盘,能梳理一个完整的经验,实现更快地自我成长。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复盘与磨刀类似。先花时间磨刀,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因此,复盘,可以避免人陷入“无效勤奋”的循环,是一个人积累经验、实现自我成长的最快方式。
05
变通性思维
张三和李四两个村民一起上山去捡柴,他们在山里发现了两大包棉花,都非常高兴。
棉花比柴火值钱多了,他俩一人背了一包棉花往家走。
走着走着,张三看到山路上有十多匹上等的细麻布,就放下了棉花,准备去背细麻布。
李四却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经走了这么多路,如果把棉花丢下,前面不就是白辛苦吗?
因此,他坚持不听张三的话,倔强地背着棉花往前走。
又走了一段路,他俩竟然发现地上有许多金子。
张三赶快放下肩上的细麻布,还劝李四也背金子回家。
可是,李四依然不愿意丢下棉花。他还怀疑:“黄金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张三怎么也劝不动他,只好自己拿着黄金往前走。
走到山下,忽然来了一场大雨。李四肩上的棉花吸饱了雨水,他用尽浑身的力气,怎么也背不动,只好空着手往家走。
张三和李四是一模一样的境遇,为什么最后的结果不同呢?
在面对抉择的时候,李四不懂变通,而张三每次都能够运用智慧做出正确的判断。
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没有变通性思维,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变通性思维,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
如叔本华所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普通人,想要实现人生的跃迁,就要打破思维的囚笼,拆掉思维的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