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四五家外企录取通知,她因一句质问而放弃…如今其所创公司一年订单超百亿

“20多年前,当我手握四五个外企offer之际,一位客户的发问改变了一切。彼时,国内半导体、生物医药行业面临高纯工艺系统依赖进口困局,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难道我们只能一直被卡脖子?’这句质问,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种,指明了奋斗方向。”

5月12日下午,“百年荣光 再启新程”闵行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大零号湾艺术中心举行,现场隆重表彰3名全国劳动模范、13名上海市劳动模范、8名上海市先进工作者、8个上海市模范集体。记者发现,新一届劳模代表中,各领域涌现出来的科技创新人才“表现抢眼”。

在现场,新鲜出炉的上海市劳动模范代表之一,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渊上台分享了自己在大零号湾的创业经历和体会。2000年,她与一位兼职伙伴以 “1.5 人”团队开启创业,2004年迁至紫竹高新区,彼时7个人的团队、一年300万元的订单,已经实现0-1的突破。此后,通过十余载拼搏,至纯科技于 2017年登陆上交所主板,2023年新增订单超 132.93亿元,员工近2000人,完成巨大飞跃。

作为一家民营高科技上市企业带头人,蒋渊始终践行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初心和使命。20年前,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多重困境,至纯科技从高纯工艺系统出发,逐步向核心设备、电子材料等同能力圈的不同领域拓展。2017年上市后,坚定“自主可控”路径,研发团队攻坚克难,研制出高温硫酸、单片磷酸等系列单片式机型,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部分工艺机台填补了国产湿法装备的空白。截至2024年底,至纯科技累计申请专利840件,其中572项获得授权。

在发展进程中,至纯科技还勇担产业链“链主”之责,携手四五十家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国产化替代。尽管前期投入巨大,但这份未雨绸缪在去年12月以来的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中彰显成效。

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梯研发部,此番获得了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作为该集体的代表,全国劳动五一奖章获得者潘阿锁也上台作题为《争当产业创新的“万能钥匙”》的分享发言。这支12人的团队,五年磨一剑,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10m/s超高速电梯,噪音降低40%,能耗减少30%。面对老龄化社会,团队首创“无接触智能呼梯系统”,用生物识别技术为年迈老人打开平等出行之门。团队以“传帮带”锻造人才梯队,80后工程师宋裕青在导师指导下,历经17次失败,终以技术斩获国际发明金奖。在“中国制造2025”的浪潮中,这支团队用科技与担当照亮城市垂直交通的未来。

这样的创新故事,闪耀在一串劳模名单背后。“科研如同攀登高峰,虽然路途艰难,但山顶的风景,足以让所有的努力都化作甘甜。”这是上海市劳动模范、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沈海东的感言。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生产一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了环境控制通风系统优化技术研究、特种管道爬行机器人设计、心脏外科射频消融仪研制、宫颈癌精准筛查hpv分型检测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完成三维心脏标测系统(国家创新资金项目)、心脏电生理导航系统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他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上海市劳动模范钟磊,来自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扎根“工业母机”研发一线十余年,带领团队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比如,面对大型双五轴机床精度不稳定问题,他曾带领团队连续奋战数月,甚至多个通宵守在机床旁边,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最终成功攻克这一技术瓶颈。凭借这股坚持到底的精神,他带领团队突破了高精度旋转轴核心部件、机床动态空间精度提升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大型双五轴镜像铣、翻板铣、大型高精复材机床等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首台套关键制造装备,成功应用于c919大飞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工程,提升了我国航空航天制造领域五轴高端装备的自主保障能力。

为了彰显对劳模的尊崇,闵行区今天在大会开幕前特别设置了劳模走红毯环节。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模范集体代表身着正装,佩戴荣誉勋章、绶带、红花,在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依次步入会场。据了解,为深化劳模关心关爱工作,闵行区总工会此前出台了《劳模(工匠)关心关爱实施办法(试行)》,从医疗健康、生活保障、职业发展等多维度为劳模办实事、解难题,让尊崇劳模之举落在实处。

“传承”也成为本次表彰大会的关键词之一。在出席本次活动的劳模代表中,四对结对师徒成为焦点,他们分别是——来自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的陆忠明与张明,来自上海神洲绿化实业有限公司的李惠群与郑良,来自上海第五人民医院的何家扬与施国伟,来自教育系统的何学锋与赵瑛群。此外,闵行区总工会积极推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推动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今年1月,潘阿锁智能电梯研究工匠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长三角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巩洪亮劳模创新工作室、李惠群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微心愿”领取环节,在电子大屏幕的心愿树上来自闵行职工的一个个微心愿挂在枝头,涵盖了困难帮扶、劳模助企行、劳模宣讲、社会公益内容。劳模们踊跃上前,共计认领职工微心愿72个。近年来,闵行区总工会积极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大思政课”工作体系,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动,上百名劳模工匠参与其中,解决企业难题上百个,惠及职工数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