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首创朝代历来有学术上的争议,但普遍认为是隋文帝杨坚创立的,科举制度为的就是给朝廷选拔人才,也只是寒门学子进入仕途最快的途径。
从隋朝开始到最后一届科举,一共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这一千多年里,科举不断完善普遍,给国家全是选拔了不少人才。到了晚清时代,虽说国家千疮百孔但科举考试却没有停止。
学子们对于仕途是非常热衷的,这不是仅仅是可以有国家编制,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学问的途径,一朝上榜名动天下,可晚晴就有一人本该是状元,却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落榜,最后还推翻了清王朝。
这个人就是谭延闿,在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高考落榜的“状元郎”
谭延闿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祖籍湖南省茶陵县人,父亲谭钟麟是咸丰年间的进士,官拜江南道监察御史、杭州知府,家世显赫书香门第。
据说谭延闿出生的时候,谭钟麟正在午睡梦到何文安(凌汉)穿戴好衣冠过来拜会他,惊醒后才知道自己的夫人生下了儿子。对于谭延闿的教育谭钟麟是用尽了心思,谭延闿小时候更是继承家学聪明伶俐,才思敏捷。
父亲运用自己的关系请到了帝师翁同龢教授儿子的课业,5岁开蒙,11岁对于文章、作诗、小楷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翁同龢称赞谭延闿为“奇才”
1893年谭延闿参加童试中了秀才,全家都很高兴,谭延闿因为父亲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一直在家陪伴着他,但并未放弃学习的机会。
直到1904年谭延闿参加了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中了第一名的贡士,他的成绩更是填补了湖南地区二百多年的会元空白,相当于湖南省的高考状元。
他的成绩离状元只差一个殿试,信心满志的谭延闿期待着殿试的考核。当时清政府真正掌权的是慈禧,咸丰帝是清政府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可惜他死得早。
他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就是选慈禧入宫,更是纵容她专权干政。同治帝被她害死后,又立了光绪帝。
光绪帝当了三十五年的傀儡,好不容易亲政想干点大事,结果戊戌变法就在慈禧的干预下轰轰烈烈地失败了,戊戌六君子死得最壮烈要数谭嗣同,面对屠刀眼睛都不眨英勇就义在菜市口。
因为有了这一段的故事,谭延闿根本不受慈禧待见,当慈禧看到谭延闿的名字后心中就隐约有了答案,姓谭?湖南祖籍?这犯了她的忌讳。
因为谭嗣同也是湖南的,也姓谭,她认定了两人有亲戚关系,慈禧害怕这个谭延闿跟谭嗣同一样再搞个什么变法夺了她的权力。
自从戊戌变法后光绪基本成了扯线木偶,被囚禁在灜台形容枯槁,也不说话,如果再来一个谭嗣同,光绪说不定还得造反。
为了保住手里权力,谭延闿在殿试的时候只得了个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而第二名的贡士却得了状元。谭延闿虽难过但却无能为力,当政者如此儿戏,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治还能不能统治下去?
谭延闿在心里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最终他被编入了翰林院,任编修,但是朝廷的腐败让他辞官回家办起了学校,他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拯救这个国家。
“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
回家办学的谭延闿面对清王朝的腐朽失望至极,没过几年慈禧实行“丁未新政”谭延闿觉得这是个机会,凭着一腔热血相信了清政府,担任了湖南省的长官。
但是没过多久谭延闿就发现这场改革换汤不换药,所有的权力均在慈禧太后手里。不仅如此,他在职场上处处受到排挤,他失去了湖南长官的地位,继续在家安心教书。
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谭延闿看到了曙光,在湖南与革命军汇合,因对湖南的了解,革命军一致推举他为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1912年7月谭延闿正式被任命为湖南都督,9月正式加入国民党任湖南支部部长。
那时候国家大权全部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谭延闿对袁世凯这个卖国贼只有唾骂没有妥协,于是在参加完第二次革命后就宣布湖南独立,更是公开批判袁世凯倒行逆施。
在湖南的地方谭延闿运用他的所学在救治这个国家,对于当年失去状元一职他并不后悔,因为这让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亲手推翻了清政府,因为他的雷霆手段赵恒惕容不下他,最终把他驱逐出了湖南。
谭延闿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直接赴上海投奔孙中山先生,6月任命为讨贼总司令,因为突出贡献后来又担任了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
孙中山很是欣赏他,谭延闿更是拿出自己的全部热忱奉献给了革命,1928年2月谭延闿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这也是他最光辉的时刻。
或许这时候的他应该庆幸当年慈禧让他落榜,继而成就了他的事业,两年后谭延闿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南京。
谭延闿的一生非常传奇,父亲梦到古代文学家拜会,醒了以后竟然得了一个儿子,古代是很迷信的,或许谭延闿真是文才转世,翁同龢都夸他天才。
翁同龢那可是两代帝师,同治光绪都是在他的教导下长大,家里出了三个状元,父亲翁心存是咸丰帝的老师。门楣光烈,家族显赫,能得翁同龢夸奖谭延闿必然是有过人之处。
只可惜年少时碰到了无能的当政者,始终没有给他状元的头衔,谭嗣同被斩杀菜市口的时候说希望能用自己的血来唤醒大家,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定数,谭延闿接替了谭嗣同的理想。
谭延闿是成功的,是光辉的,他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革命的成功,或许慈禧真的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害怕的人最后还是给了她沉重一击,清政府在她手里风雨飘摇了四十八年,最终被覆灭。
或许当初隆裕太后代宣统帝下旨逊位的时候,慈禧早就料到了,为了不想当大清的罪人,自己只能先走一步,就是不知大清的列祖列宗对待这个卖国求荣的“媳妇”会有怎么样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