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点心愿 | 熊大爷为孤独症青年打造梦想空间

  ▲福建福州 熊大爷星点心愿店

  在2025年4月2日,福建首家熊大爷“星点心愿”孤独症青年手作饺子茶咖空间正式开业(福州鼓楼区洪山镇杨桥中路272号)。

  ▲“星青年”们合影留念

  联合创建“大爱”事业,助力特殊群体融入社会

  与普通门店不同,熊大爷“星点心愿”是由“熊大爷”与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联合创建的公益项目,旨在为孤独症青年提供就业和融入社会的平台,提高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和理解。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幼儿期发现,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以及刻板与重复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孤独症群体又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店内目前共吸纳11名“星青年”(孤独症青年员工),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38岁。

  ▲“星青年”们合影留念

  从筹建之初,“星点心愿”便备受社会关注,更被寄予“以商业赋能公益”的厚望。开业当日,福建省残联代表、公益组织负责人、各路官媒及广大市民纷纷到场支持,见证“大爱”的开启。

  ▲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理事长、门店负责人张秀丽

  ▲星点心愿店吸引大量市民拍照打卡

  “治愈密码”传递温暖,“星饺银行”让爱心双向奔赴

  走进“星点心愿”,迎面而来的是内部的精心布局和巧妙构思。充满福州传统文化特色的装饰,体现福州的风土人情,诉说关于这座城市的底蕴与包容。在店内墙面上,还挂满了“星青年”们关于爱、关于勇气、关于梦想等主题的绘画和摄影作品,展现“星青年”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星青年”笔下的熊大爷

  ▲门店空间设计融入福州元素

  ▲门店悬挂的星星孩子们的绘画作品

  从墙上的画、堂食餐具、餐桌卡片,到员工服饰、明档明厨,每一处都透露门店所准备的“治愈密码”。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理事长、门店负责人张秀丽表示,店内一角摆放着毛茸茸的小熊以及一些控制情绪的声量卡。当孩子们有情绪时,就会被志愿者引导去“抱熊”,有利于缓解情绪。

  ▲治愈密码毛绒小熊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服务标准化问题,张秀丽强调:“所有员工均经过2个月岗前培训,并配备专业督导员辅助。我们增派了后勤团队,确保出餐效率与品质稳定。”目前学员们已能熟练包出漂亮的柳叶饺,但蒸饺子环节、点单服务、保洁服务仍是新课题。“与其在教室模拟,不如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成长。

  ▲经过培训“星青年”熟练包饺

  除了堂食,门店还训练了5个送餐员,他们正学着使用导航地图等新技能,尝试独立出行,为饺子店即将开启的外卖业务积累能量。”张秀丽补充道,店铺的运营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对孤独症青年的关怀和尊重。

  ▲“星青年”们在实践中接触社会

  此外,“星点心愿”门店还以“一份水饺,两份温暖”为理念,推出了“星饺银行”服务。爱心人士可将在线购买的饺子存入门店,并可委托“星青年”们送出这份特殊的公益礼物。开业首日,门店便已经存入1000多份饺子,成功转赠90份。这既传递了善意,也让“星青年”在服务中感受到自我价值。

  ▲“星饺银行”传递温暖

  让人欣喜的是,在透明的玻璃橱窗前,几名“星青年”穿着整齐划一的工作服,戴着工作帽和口罩,细心地包饺子。他们拿起勺子,将一勺精心调制的馅料放在饺子皮中央,然后轻轻将饺子皮对折,先从中间捏紧,再沿着边缘仔细地捏出整齐的褶皱。每一个动作都饱含耐心,每一个饺子都倾注着他们的期待。

  ▲熟练包饺的“星青年”

  当前,“孤独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行为干预、社交技能训练、语言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对于“星青年”们来说,包饺子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社交与认知康复的过程。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融入社会的脚印,都是打破那道曾经看似难以逾越的屏障。

  ▲熊大爷panda yeah 玩偶互动

  厚植公益基因,熊大爷践行社会责任

  福建福州·熊大爷“星点心愿”的落地,为孤独症青年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融入社会。同时,借助店铺的运营和宣传,也极大提升了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认知和理解,让大众逐渐消除对他们的误解和偏见。

  ▲熊大爷星点心愿支持孤独症青年工作公益店

  “星点心愿”远不止是一家餐饮空间,更是一座连接社会善意的平台。熊大爷为“星青年”们打造了可持续的职业成长路径——他们在这里不仅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更通过劳动重拾自信,逐步实现“用双手养活自己”的愿景。与此同时,门店将部分收益定向投入孤独症群体的康复训练、技能教育及社会融合项目,形成从“输血”到“造血”的全周期支持体系。

  在这里,公益与商业和谐共生:匠心制作的水饺、咖啡与茶饮吸引客流,而顾客的消费被转化为实质性帮扶。这种“消费即公益”的机制,既确保了项目的可持续运营,也让普通人在日常用餐中自然参与公益行动。店铺越红火,意味着“星星的孩子”能拥抱更广阔的明天。

  “星点心愿”并非熊大爷首次跨界公益。不管是持续15年资助北川山区儿童助学项目,还是在乡村振兴中,助力三农增产增收,或是积极解决“4050群体”就业(劳动年龄段中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人群)及传播非遗文化,熊大爷始终不遗余力。目前,在熊大爷全国1200+家门店,“4050群体”是就业主体,携手峨眉山非遗龙须笋打造的“春笋鲜肉饺”,也已新鲜上市。

  ▲峨眉山非遗龙须笋生长在原始竹林 需当地笋农手工采摘

  未来,熊大爷将持续创新开展各类公益项目,厚植“商业赋能公益”理念,为更多孤独症青年提供职业发展平台,让公益之路越行越远。


来源:中华网

(来源:财商资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