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退休生活:居民楼里治腰突,只花30元钱,轻松走路,不疼了

一个小诊所,很不起眼,开在居民楼里,每天排着长队看病的景观,我开始是怀疑的,来了一次以后,我才觉得,这30块钱花得挺值的,有的人是抬着进来的,治疗几分钟之后,走着出去的,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谁说我都不信。

在这里,我郑重声明:我不做任何宣传,所以也不透露这个小诊所的名字和地址。我只真实记录我的所见所闻,及亲身感受。

我的腰突,是个老毛病,好了坏,坏了好,这病你真拿它没办法,手 术吧,这么大年龄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真对不起热爱生活的自己,所以,尽管医生建议我手 术,我都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病久了,志同道合的病友也有几个,他们有的做过小针刀,有的吃过汤药。不过,这些我也治过,要说效果吧,不是没有,可是,好一阵子又坏了,钱不少花,罪也不少受,苦哈哈的汤药喝得快吐了,所以,失望大于希望,干脆也不看了。

有一天,邻居大姐见我呲牙咧嘴地拎着菜篮子往家走。

大姐问我:怎么了?

我说:腰突犯了。

大姐说:我给你介绍一个,我就在他家看好的,不过我是打车去的,记不清所走路线。

大姐掏出手机,扒拉过来,扒拉过去说:这个手机号码你记下,就是他家,打电话问下地址,开车导航一下就找到了。

次日,老公开车,上高速,全程50多公里,用时一个多小时,到达了这个小诊所。

赶巧儿,一个大爷被两个儿子扶着下楼了,身旁还放着副担架。

只听这两个儿子说:咱们打车回去,这担架不要了。

老爷子闻声说:要,万一我哪天腰坏了,还得抬来。

儿子说:爸,你回家别干重活,坏不了。

我听了一阵子,寻思着,怪不得别人都说,这里要排队看病呢。

上了二楼,见诊所的门大敞大开的,在楼梯的拐角处,乌压压的人弯弯曲曲地,一直排到诊室门口。

诊室是一个厚门帘遮挡着,门的上方写着,家属免进。至于诊室里面的一切靠猜。

听外面的人喳喳,说是这师傅,是受了老丈人的真传,看病认真,手法独特。

一阵功夫,我排队的位置已经居前了,只听诊室里,有问有答。

师傅的声音中气十足,给人一种信任和力量。

我前面有两个人,后面还有六个人,前面的这两个患者,是父子俩。

小伙子说:爸,我要是那天不抬你来的话,我这腰不能坏。

父亲说:我那天要是不来的话,现在还躺在炕上,你连班都上不了?

爷俩一个捧哏,一个逗哏,逗得排队的患者哈哈大笑。

这时候,听到诊室里传出哎妈呀,哎妈呀……的叫声。

听声音,这女人年龄不小了,应该有50多岁了,声调低沉,音质沙哑。

我寻思着,这么大年龄,还这么矫情,痛得哭爹喊娘?

差不多几分钟的时间吧,女人出来了,果然没错,女人差不多50多岁,银盘大脸儿,白净净的,让我感到新奇的是,她笑容满面地出来了。

这人真是的,刚才嗷嗷嚎叫着,出来就乐一口,反差太大了。

这时,一个和女人差不多年龄的男人迎过来说:怎么样,不疼了吧。

女人笑了说:不疼了。

男人也笑了,瞅着旁边的我说:有效期两个月,过了两个月再来一趟。

我说:这也划算,至少不用吃药,不用打针。

马上轮到我了,心情有些紧张,对一帘之隔的诊室里的一切,陌生,神秘而忐忑不安。

我前面一个出来了,紧接着我进去,只一眼,诊室里的一切就尽收眼底了。

这是个顶多有10平方米的小屋子,一张病床,门框上一个二维码,床边站着个师傅,就这么简单。

师傅50岁有了,很年轻,皮肤光洁,头发乌黑锃亮,说话中气十足。

这个披着神秘面纱的诊室,原来普通的掉渣,接下来,就等着见证师傅的神奇了。

师傅用手示意说:你上床躺着,把衣服掀一半。

他在我腰及腰部以上的位置,用手轻按了一下说:你这病不算严重,腰间盘膨出的不明显。

紧接着,他的手开始发力,感觉摁在我的腰部很烫,随后又一阵嘎嚓嘎嚓的声音,从腰部往上,来回拽,按,敲打。每一个动作,都是均匀地进行。

疼是肯定的,但我能忍住,差不多五分钟的时间,师傅说:起来吧,好了。

我明知故问:多少钱。

师傅说:30元。

然后指着二维码说:扫码付款。

我往外走时,他说:你回去别跑步,别拉伸,z好天天慢走,别老坐着,没事用毛巾热敷下,病三分治,七分养。

听他说了这么多,原来,我又跑又跳又拉伸是个坑啊。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腰真的不疼了,腿也轻松了许多,以前,总觉得腿不好,现在腰好了,才知道,是腰不好带得腿疼

不过,我也没啥奢求,花30块钱,保证我两个月不犯病,也就满足了。

其实有些病,你想治好,那是不可能的,花30块钱买两个月的舒适感,真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