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山摇中,他逆行跑向学生

地动山摇的生死瞬间,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逆行奔向学生,组织学生有序撤离,他说“保护学生是老师的本能”。从教二十余年,他始终坚守着育人的初心,为教育事业挥洒着青春和热血,又在危急关头将学生放在首位,他是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教师张万龙。

突遇地震,他第一时间跑向学生

2023年12月18日深夜临近12点,甘肃省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的校园里,住校的学生早已进入梦乡,正在此支教的张万龙还在完善教学方案。静谧的深夜,张万龙突然感觉到一阵剧烈的晃动。

据官方消息,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临夏县就在积石山县的东南方向,震感强烈。

意识到地震了,张万龙随手抓起身旁的一件外套就往外冲。张万龙所居住的教职工宿舍就在学生宿舍旁边,颠簸中,他跌跌撞撞奔向学生宿舍,用力吹响一直挂在脖子上的哨子,又大声喊着“操场集合”,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宿舍,暂时到操场避难。

“我是体育老师,哨子是随身携带的,在体育课上,长声鸣哨代表的就是‘集合’,这几乎是我的职业本能。”张万龙回忆,“当时有很多学生很害怕,我一边安抚他们,一边留意他们的动向,防止在混乱中发生踩踏。”

在张万龙和其他住宿老师的组织下,大约8分钟后,住校的学生已经撤离到了操场。顾不上喘息,张万龙又赶紧督促学生按照平时跑操的位置和队形集合,清点人数。当确定学生一个都没少并全部安全后,张万龙紧张的心情才稍稍平复下来。

甘肃临夏县海拔2200米,又处在12月的寒冬,当天晚上气温已降至零下16度。事发突然,大多数学生慌忙逃离时都没有穿戴整齐,在操场冻得瑟瑟发抖。凌晨0点40左右,张万龙和其他老师返回学生宿舍,就近从一楼宿舍取来被子,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就地抱团取暖。

“凌晨2点左右,我们还感觉到了一次余震。到了3点钟,我们担心孩子们长时间在外面会冻伤,经过协商后,让孩子们先回到宿舍的一层,和衣休息,以防再有余震。”张万龙说。

等张万龙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此时的他手脚冰凉,但仍然保持清醒。只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张万龙又和其他老师一起,对教师和学生宿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认安全后,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当天晚上因为跟学生家长说明情况以及跟其他老师沟通情况,手机很快没电关机了,等到第二天早上充电再打开时,里面已经有50多条未读消息和电话。家人、朋友、同事都看到了相关的消息,纷纷确认我的安全,让我非常感动。”张万龙说。

主动请缨,前往甘肃支教

张万龙是一名有着20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此前在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他担任体育教研组长,此次到甘肃临夏支教,是张万龙主动“争取”来的。

“我一直有这样的情怀吧,希望能给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带去更好的教育。”张万龙表示。

2023年9月,张万龙来到甘肃省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负责三个毕业班的体育教学。整个临夏县只有两所初中,张万龙所在的韩集初中是其中一所,这是一所半走读半住宿的学校,学生约有3000人。“那里的孩子有不少是留守儿童,师资力量也不是很充足。”张万龙回忆,到达学校之后,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首先从他所带的三个班开始,建立了规范的大课间跑操模式,又教给学生广播操、健身操等。

毕业班的孩子面临中考,体育也是其中一项,张万龙仔细研究了当地的中考要求,按照当地中考的体育考试内容为孩子们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本来我的支教时间是三个月,到十一月底就结束了,但是因为放心不下,想给孩子们补补体育弱项,又主动申请延长支教一个月。”张万龙说。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到了离别的时刻。四个月的相处,张万龙和学校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怕他们情绪有波动,我没有提前告诉他们。”

那是一个周四的下午,张万龙在上课时,简单地告诉学生们“要走了”,给他们每人都留下一些学习用品,第二天他便悄悄地离开了。

结束支教四个多月,如今张万龙依然牵挂着他的学生,不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今年夏天,他们就要参加中考了,希望他们继续加油,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未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张万龙说。

记者:曹茜 校对:冬平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