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真的彻彻底底好起来了?

2025年03月14日08:30:26 搞笑 5163

小鹏,真的彻彻底底好起来了? - 天天要闻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李赓

头图丨小鹏

进入2025年,小鹏“好事不断”。

小鹏,真的彻彻底底好起来了? - 天天要闻

在销量表现上,得益于去年底推出的mona03和p7+两款新车的强劲表现,小鹏汽车自今年一月以来多次超越理想汽车,成为新势力板块的“销冠”。

在市场价值方面,随着销量和行业排名的显著提升,叠加“东升西落”的金融新叙事,小鹏汽车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65%,涨幅甚至超越了快手、阿里巴巴、小米、中芯国际等一众港股巨头,成功在恒生科技指数中脱颖而出。

但俗话说得好,股市如戏,涨幅如花。无论是坐在驾驶座上的消费者,还是坐在投资舱里的投资者,都难免心生疑窦:这从差变好的趋势,究竟是昙花一现的“回光返照”,还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痊愈出院”?

昨晚的小鹏,就试图通过一场春季发布会来证明:这场从“追赶”到“超越”的剧情反转,只是个开始。

小鹏春季发布会,究竟“发”了什么?

抛开所有对于老车主的肉麻感谢,以及三番五次的表决心。小鹏昨晚的春季发布会实际上只干了一件听起来“很没有意思”的事情:将g6、g9两款产品“回炉”,然后发布出来。

小鹏,真的彻彻底底好起来了? - 天天要闻

但如果你关注小鹏近期的车型销量趋势,不难发现小鹏新势力销冠的背后,完全是mona 03和p7+两款定位更低新产品的“功劳”,目标同样设定为主流市场的g6、g9两款产品反而在“拖后腿”(p7进入产品生命周期末端、x9所处的mpv市场与小鹏其他产品有所分隔)。

在g7等2025全新产品仍需要时间打磨,其他车型销量基本已经达到市场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对g6、g9两款产品进行“翻新”,提升整体销量,就成为了小鹏当下的首要任务。

小鹏昨晚给出的思路其实也非常简单——通过“配置升级”和“价格调整”,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

小鹏,真的彻彻底底好起来了? - 天天要闻

先说价格。新款g6入门版17.68万元,旗舰版19.88万元,全系下探至20万元以内。明显低于老款的指导价区间19.99万元~27.99万元;旗舰车型g9的降价更为猛烈,售价24.88~27.88万元,远低于老款g9将近31万元的起步价。

在价格大幅下降的基础上,g6和g9还在许多最关键、最值钱的配置上进行了“标配”:

  • 新款g6和g9全系标配5c超充ai电池,10分钟充电450公里;

  • 新款g6和g9两款车标配图灵ai智驾,消费者“无需选装、无需订阅、无需后续付费”;

  • 新款g9全系前后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以及后排座椅角度电动调节功能;

  • 新款g9全系德国威巴克的双腔空气悬架和倍适登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

多个核心配置的“标配”,从根本上消灭了版型的复杂性,彻底消除了小鹏被再次“群嘲”的可能性。两大操作叠加,最终让g6、g9两款“老产品”一夜之间再次成为所处价格段的性价比“佼佼者”。甚至威胁到了小鹏近期巨折优惠的老款g6、g9(尤其是老款g9,目前库存钜惠6万元以上,仍有可能被新款抢客)。

对于出众的性价比,消费者很快也给出了真实的反馈:小鹏g6 7分钟就大定突破5000台;定位更高的g9 45分钟大定也突破了3000台。这些数字,基本追平了此前小鹏mona03和p7+的大定速度(mona03开售52分钟大定突破10000台,初期关注度比较低所以大定数字低;p7+开售12分钟大定突破10000台)。

仅以目前小鹏p7+的销量作为参考,新g6和g9保守估计也能给小鹏带来每月1万辆的订单持续增长,让小鹏提前具备冲击“月销量4万”和“年销量50万”的能力(最后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产能)

“干到底”,就对了

可以说,两款新品充满了小鹏要“干到底”、“卷到底”的味道。在本次发布会前夕中国企业家的采访中,何小鹏还专门提到:2025年到2027年是淘汰赛,淘汰赛意味着我们面临的都是生死战。小鹏拿出来并且正在实行的生存思路,是“反思涅槃”+“刀口向内”+“用户导向”。

乍一听,这些词似乎有些空洞,但从实际操作出发,这套理念确实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最明显的就是“更坚决地投入主流市场”。

小鹏,真的彻彻底底好起来了? - 天天要闻

入门级定位产品,销量最高不过5000多辆一个月

以小鹏整个发展史中最失败的车型p5为例,上市3年多时间里只卖了7万多台。套用某汽车行业大v的精辟总结:p5想的是“用10万元的车壳,加上30万元等级的智能驾驶系统,卖20万的价格”。但可惜的是,彼时智驾能力水平普遍不足(包括其他友商),且大部分紧凑级汽车市场用户对于产品竞争力和价格极为敏感,最终让p5变成了“只有10万元车壳,非要卖20万元”。

与p5相比,去年推出的mona03和p7+显然非常成功,关键在于小鹏想通了两件事情:一是停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独享高毛利的幻想;二是真正从参与到“技术+用户+客户+商业”的全方位竞争中,让自己“卷”起来。

一个特别明显的,也出现在了这次新款g6、g9上的趋势是,在小鹏产品车辆基础能力(空间、外观、内饰、舒适性)的基础上,全面下放智驾能力。而不是像前几年一样,希望通过智驾抬高定价,甚至是通过服务实现增收。

其次是本身的成本控制能力,通过全新的传感器和算法,p7+首发的新一代视觉智驾方案,不再搭载激光雷达,让其技术成本(根据之前的采访,这个技术成本大概率涵盖自动驾驶、整车动力和硬件系统)降低了足足25%。

小鹏,真的彻彻底底好起来了? - 天天要闻

最终的结果是,虽然mona03和p7+令小鹏2024年第四季度的车均售价大幅“下滑”,但是单车的毛利空间反而进一步上涨,最终实现了小鹏总体毛利的大幅增长。

小鹏,真的彻彻底底好起来了? - 天天要闻

参考目前发布会透露的部分信息(如小鹏g6车身前端也采用了铝压铸技术),新款g6、g9也必然会在成本控制上进一步施加“魔法”,在毛利率层面进一步看齐此前的mona03和p7+。为小鹏接下来的毛利率提升带来更强的推动力。

除了稳健的卖车业务,小鹏与大众集团的技术合作堪称其收入的“造血机”。2024年前三季度,双方合作已为小鹏带来36亿元的收入。而随着明年合作车型的上市,这一数字有望再创新高,为小鹏的财务表现注入更多活力。

在整车业务持续向好和大众合作项目逐步落地的双重推动下,小鹏“活下来”的压力正在不断减轻。用何小鹏自己在采访中的话来说:“没有大家说的‘从icu到ktv’那么夸张,但我们的确现在算是从‘icu病床回到了icu门口’”。

在解决了“打造爆款车型”和“控制成本”这两项核心任务后,小鹏汽车依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最显著的便是产能问题。

从公开数据来看,2023年至2024年间,小鹏至少出现了四次因产能不足导致的交付延迟,涉及g6、x9、mona m03等多款主力车型。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小鹏官方披露其广州、肇庆两座工厂的年产能为20万至30万台。

然而,随着mona m03、p7+、g6、g9四款爆款车型订单量的持续增长,现有的产能已明显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快速提升产能,将成为小鹏在下一季度面临的最大考验。

大考验,还在更后面

在基础的产品和市场前景之外,这次发布会上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内容,是小鹏宣布将在今年内推送到新g6车型的新智驾能力:“园区漫游功能”。

根据小鹏社区透露的信息,这项功能能做到“无导航无记忆无学习的情况下,小鹏p7+实现任意园区,园区路况进行选路、人车博弈、绕行并找到出口”。

这个功能背后,需要车辆能够像人一样理解园区道路结构寻找方向,甚至读懂园区里的路牌,同时还要辨别园区内大量异形障碍物,最终园区内大量异形障碍物。根据小鹏官方所透露的信息,唯有一段式端到端架构能实现这样的效果。

发布会上,何小鹏用一句话点明了这项技术的分量:“这是类l3级智驾的体验,相当于l4量产的前夜。”在何小鹏看来,汽车ai的转折点即将到来,最快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如果l3级智能驾驶的体验能快速普及,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如何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基础上,抓住再次为自己套上“智驾领先”的属性,大概率将最终决定小鹏作为一家新势力车企是不是能真的彻底“好起来”。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跑路”新加坡!从现象级应用到清空微博,Manus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跑路”新加坡!从现象级应用到清空微博,Manus发生了什么?

7 月 11 日,网友发现曾经红极一时的智能体产品 Manus,已然清空了微博、小红书以及抖音的所有内容。而在稍早前,Manus 也刚被曝光已将总部迁往新加坡,除了核心研发团队 40 多人迁往新加坡,其余约 80 名非核心员工被裁。图/微博7 月 8 日,Manus 对外表示称:“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考量,我们决定对部分业务团队进行调整...
落马副局长“张先生(原公务员)”账号被封,作品全部下架;前公职身份岂是“流量提款机” - 天天要闻

落马副局长“张先生(原公务员)”账号被封,作品全部下架;前公职身份岂是“流量提款机”

据极目新闻7月11日报道,河北衡水枣强县民政局原副局长张某因犯罪落马,却用前公务员身份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多条视频,有网友质疑他用前公务员身份博眼球薅流量。对此,枣强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将向上级汇报此事。今日记者发现其账号变成一串数字,作品已下架。此前,这个名为“张先生(原公务员)”的账号,从今年6月初至...
38岁北漂男子下班后住车里近3年:不比住酒店差 除上厕所其余都很方便 - 天天要闻

38岁北漂男子下班后住车里近3年:不比住酒店差 除上厕所其余都很方便

“我是2022年买车之后就住车里了,现在差不多快3年了。”38岁天津北漂男子下班后住车里近3年一事引发网友关注,7月11日,潇湘晨报记者与当事人尹先生取得联系,尹先生介绍,“我喜欢露营出去玩,也喜欢住车里,不比住酒店差。”尹先生是河北人,在天津定居,北漂已有10年时间。“2019年以前,我在北京遇到一个要把房子卖了...
“你的隐私正在快递单上裸奔”登上热搜 菜鸟客服回应 - 天天要闻

“你的隐私正在快递单上裸奔”登上热搜 菜鸟客服回应

【TechWeb】7月11日消息,今日,“你的隐私正在快递单上裸奔”此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据潇湘晨报消息,近日,有长沙市民发现自己在菜鸟驿站邮寄快递时,发现收件人真实姓名、电话等信息被完整写在快递运单上,特别是电话,并没有以“*”代替。对此,不少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有网友担心在邮寄过程中,自己的信息一...
从“拆盲盒”到“云监工”,经得起围观的外卖才是真硬气 | 新京报评论 - 天天要闻

从“拆盲盒”到“云监工”,经得起围观的外卖才是真硬气 | 新京报评论

倒逼行业进步,不能只靠商家的自觉和良知,还要有来自于刚性的外部监督。▲平台骑手正在工作。图/IC photo文 | 周政标注着“无菌操作”的沙拉,是在哪里拌出来的?宣传“每日现熬”的骨汤,会不会是调料包冲泡的?此前不少人点外卖时,都难免会犯嘀咕——点外卖,有点像“拆盲盒”。有些餐饮店,因为餐后体验问题,被网友们...
大学生在这四大场景更中意顺风车?嘀嗒上线学生专区和福利 - 天天要闻

大学生在这四大场景更中意顺风车?嘀嗒上线学生专区和福利

南都讯 暑假来临了,大学生在返乡、出游、实习、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出行需求日益旺盛。来自嘀嗒出行近期的调研数据显示,近八成大学生在放假回家和开学返校更愿意坐顺风车。其中,选择顺风车去“休闲娱乐”和“旅游”的大学生比例持平,均超过30%。针对学生暑期出行需求,嘀嗒出行上线全新的“学生专区”,认证即享四重专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