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虎机械IPO终止:原计划募资约13亿元,李侠、李衡兄弟为实控人

2024年02月15日23:31:56 搞笑 3855

1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虎机械”)及其保荐人德邦证券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其发行上市审核。

英虎机械IPO终止:原计划募资约13亿元,李侠、李衡兄弟为实控人 - 天天要闻

据贝多财经了解,英虎机械于2023年1月预披露招股书,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全面注册实施后,英虎机械于同年3月平移递交招股书,继续ipo进程。本次冲刺上市,英虎机械计划募资12.87亿元。

根据天眼查信息,英虎机械的前身为顺平县英虎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5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李侠,股东包括李侠、李衡、天津铭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英虎机械IPO终止:原计划募资约13亿元,李侠、李衡兄弟为实控人 - 天天要闻

据招股书介绍,英虎机械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玉米收获机械专业制造商,主要产品为摘穗剥皮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茎穗兼收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收获行数主要为三行和四行。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英虎机械与257家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英虎机械在招股书中称,其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辽宁、吉林等地区建立了经销网点,产品营销网络遍布黄淮海、东北、西北等主要玉米种植区域。

2020-2022年,英虎机械实现玉米收获机销量分别为4691台、8500台和 9261台,销量分别位居国内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领域的第三名、第二名和第一名。同期,英虎机械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6.20%、21.30%和21.51%,持续提升。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英虎机械的营收分别为8.22亿元、16.06亿元和17.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405.12万元、2.14亿元和2.2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710.55万元、1.89亿元和2.18亿元。

英虎机械IPO终止:原计划募资约13亿元,李侠、李衡兄弟为实控人 - 天天要闻

按产品结构来看,英虎机械的收入主要来自对玉米收获机的销售。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玉米收获机的收入分别为8.03亿元、15.83亿元和17.79亿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64%、98.55%和99.09%。

英虎机械在招股书中称,其生产的英虎系列产品的收获行数主要为三行和四行,其相关机型及作业方式主要适用于我国的黄淮海地区。报告期内,该公司在黄淮海玉米种植区域实现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7.51%、97.68%和94.64%。

据介绍,英虎机械于2022年推出摘穗板式割台玉米收获机的新机型,在西北地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突破。目前,该公司已研制出适应东北地区的新机型,计划于2023年向东北市场小批量供货,销售区域有望实现我国三大玉米种植区域全覆盖。

本次上市前,李侠、李衡分别直接持有英虎机械3600万股股份,各自占该公司股本总额的48%。同时,二人各自通过天津铭盛间接持有英虎机械147.75万股股份,各自占英虎机械股本总额的1.97%。

英虎机械IPO终止:原计划募资约13亿元,李侠、李衡兄弟为实控人 - 天天要闻

据此,两人合计持有英虎机械99.94%的股份。目前,李侠为该公司董事长,李衡现为董事、总经理,二人系兄弟关系且持股比例相同,且能够共同依其可实际支配的该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对重大经营决策、对股东大会产生重大影响。

为进一步稳固控制权,李侠、李衡已共同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约定二人在股东大会、董事会中保持一致意见,如双方出现意见不一致时,以李侠意见为最终意见并据此作出相应行为。因此,二人系英虎机械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偷一句去笑死朋友圈吧”| 很符合我的生活状态,太真实了 - 天天要闻

“偷一句去笑死朋友圈吧”| 很符合我的生活状态,太真实了

哪一句符合你的生活状态,挑一句 去做个性签名吧[干杯]说穷吧,还把自己吃得这么胖说富吧,动不动就没钱花说懒吧,还一天从早忙到晚说傻吧,还能用智能手机冲个浪说愁吧,还总能找到乐子笑哈哈说乐吧,心里的烦恼却一堆没放下说独吧,朋友聚会总少不了我的
开怀大笑,64组搞笑动图:打工人只能这样悄悄地来反抗了! - 天天要闻

开怀大笑,64组搞笑动图:打工人只能这样悄悄地来反抗了!

主银,下手轻点,屎都都被你捋下来了猛一看很让人兴奋,仔细一看吐了口老血!感觉疼出了屏幕小孩子也太好玩了吧现在都已经开始撸鲨鱼了吗???胖胖的悲哀,笑着笑着突然就哭了出来……我要减肥……同样是男人,为何你如此优秀?这身高比例相差太大了吧牛一定
分不清法与伦理道德的界限 - 天天要闻

分不清法与伦理道德的界限

或许受到传统的影响,人们大多不会懂得法律条文,只是懂得伦理道德。在古代,人们大多是农民,不读书,不识字,根本不懂什么法律条文,对法律的认知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别的法律条文基本上不知道。一旦遇到犯法的事,人们都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评价,却不会用法律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