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的我,已经吃不起雪糕了

“不要随便拿没见过的雪糕。”这是今年夏天最纳凉的恐怖故事,无数“雪糕刺客”潜伏在超市和便利店的冷柜里,伪装成包装简陋的廉价样子,只等着在结账时给你一个暴击。当代雪糕的价格有多离谱的、谁为高价雪糕买单? “雪糕刺客”等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并接连登上热搜榜好几天。

雪糕,已经不再是我们小时候在“炎炎夏日下,随手来一根”的“消暑神器”,反倒在雪糕厂商重新定义的消费场景下,变成了“轻奢品”。可营销费用的巨大投入,高昂的价值,又让这些雪糕看起来没有那么“货真价实”。甚至很多商家发出疑问:“为什么高价雪糕卖不动了?”

要我说这不废话吗,为啥高价雪糕卖不动了?因为大家防骗意识高了。刚开始去超市随便一拿,被高价雪糕骗一次,那还能一个坑里摔三回?小时候都是小布丁老冰棍,有个梦龙都感觉是天花板了。现在呢,去便利店超市,一冰柜雪糕挑一个不认识看起来便宜的冰糕,十几块就出去了。

问题是外形也没多好看,味道也没多好吃,还不如以前的好吃。花十多块钱买个这样的雪糕?我买半个西瓜吃它不香吗?现在大家被生逼得看到冰柜里的雪糕没标价格都不敢拿。有这个价格直接买个西瓜,不比一个雪糕快乐

近几年,商家越是营销高价雪糕,人们对于高价网红雪糕越来越反感。相当一部分网友根本不吃商家消费主义那套洗脑的说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物美价廉的雪糕,掀起了一阵阵怀旧潮。于是大家纷纷怀念起儿时记忆中的老字号雪糕,像什么绿舌头、老冰棍、小布丁……价格不高却立马获得简单的快乐。

大家苦高价雪糕久已,甚至在一向以价格闻名的雪糕品牌钟薛高的直播间,大家都在刷雪莲,老冰棍……导致抽奖截图都是类似内容,让人好不尴尬。不过钟薛高算是那种早就给人脑海中定义了我比较贵的印象,还算比较好的。至少让人知道价格不便宜,一般去超市也会有人买了尝尝鲜。

高价雪糕作为一个梯队,可以存在,但也得给大家平价雪糕的空间。哪怕给不了呢,你把价格老老实实的让大家看明白,愿意买的就买。现在雪糕往那一扔,鬼知道它什么价格。有些看起来很廉价的冰糕,一结账十几块出去了。于是大家总结经验,不认识的雪糕别轻易拿,结账的时候你会大吃一惊。

纵使你雪糕走各种高大上路线,价格高,利润高,但消费者才真正掌握了话语权。别小看3-5元的雪糕品牌,他们才是不缺销量和话语权的,利润可能不像钟薛高或茅台雪糕那么高,但人家卖了几十年早就积累了一批忠实消费者,还有品牌的情怀了,这是你定高价能博弈的么?

大家一开始购买高价雪糕属于尝鲜心态,受到新鲜事物的刺激趋之若鹜。到了现在,大家购买的劲儿现在已经过了,该受得骗上的当也都有经验教训了,也了解了高价雪糕也不过如此,最终日常消费的雪糕还是要平价容易接受的才是王道。两块钱的老冰棍和小布丁也可以很解暑。

我现在对于那些你根本猜不到价格的网红食品,就摆出一副坚决的态度:爱谁谁,我就是不买,扫完价格我也厚着脸皮退了!一个不买,十个不买,百个千个万个。时间久了,商家自然不敢再怎么玩了。不然你越纵容,它越蹬鼻子上脸。

作者:扬帆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