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龙股份终止中山证券出售,高负债困局下,保牌照还是换现金流?

财联社5月20日讯(记者 赵昕睿)5月19日,锦龙股份一纸公告将出售中山证券股权一事按下暂停键。

公告显示,基于公司实际情况和《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五)项规定,为防止在中山证券股权出售后,可能出现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出售中山证券股权。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明确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随着中山证券股权转让暂停,锦龙股份的资产处置重心短期内将转向东莞证券20%股权交易。但相比之下,公司如何在“降负债”与“保主业”之间寻找新平衡更受市场关注。

出售中山证券股权被按下暂停键

回溯中山证券出售初衷,“加大资金回笼、加速业务转型”的目标清晰可见,深交所问询回复显示,母公司的财务负担也是推动资产出清的动因之一。

从锦龙股份业绩数据看,尽管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4.83%至0.3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0.96亿元,同比减亏5.25%,但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的趋势却未改,从2021年的74.86%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81.25%,对资金回笼的需求或依然存在。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近期融资动态亦折射出流动性压力。2025年1月21日,公司向华兴银行借入的10亿元短期借款,原还款期限4个月,但公司于5月19日公布,将还款期限延长3个月,即8月21日。这一举动不免引发市场对公司偿债能力的担忧。

然而,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形下,公司在中山证券股权转让事项上却选择了“急刹车”。这与“积极推进”东莞证券20%股权转让态度形成对比。这一转向背后,或折射出锦龙股份对自身经营风险与行业战略格局等两方面的审慎考量。

其一,触碰监管红线的现实压力。根据《重组管理办法》,重大资产重组不得导致上市公司“空心化”。中山证券作为公司的核心资产,若剥离或有面临“主要资产为现金、缺乏实质业务”的合规风险。尽管出售可缓解短期债务压力,但丧失全牌照券商的业务载体,与监管层“主业清晰”的要求相悖,或成为交易终止的导火索。

其二,行业战略价值的重新评估。在证券行业整合加速背景下,中山证券作为具备全牌照资质的地方性券商,仍具业务协同价值,尤其在财富管理、区域投行等领域与锦龙股份现有布局存在协同空间。同时,公司或也在重新评估资本市场环境,因而选择暂缓出售,静待行业周期上行窗口,而“1个月内不再筹划”的承诺,却未关上长期资产调整的大门。这一“战略留白”既可能是为重新梳理资产结构争取时间,也可能预示着后续将通过其他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从后续规划看,锦龙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将强化对中山证券的管控,通过提升董事会运作效率、完善内控体系等举措,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锦龙股份在深交所问询中曾明确揭示出售中山证券的“不确定性”。作为中山证券67.78%股权的控股股东,公司证券业务的实际运作高度依赖该部分股权,且公司彼时明确,由于东莞证券20%股份所得转让价款在用于偿还债务后,公司仍存在负债规模较高、财务负担较重的情形,因此选择出售中山证券股权。可见,剥离核心资产并非主动战略选择,而是财务压力下的被动权衡。

事实上,锦龙股份在2024年财报中披露,正试图在“降负债”与“保主业”间寻找平衡:一方面通过东莞证券股权转让回笼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密切关注优质标的”“多元化融资”等方式谋划长远。但在券商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的当下,公司能否在财务安全与业务竞争力之间构建新平衡,仍需观察后续资产运作与战略落地的实效。

东莞证券20%股权变更正积极推进

除出售中山证券67.78%股权外,同步进行的还包括转让参股公司东莞证券20%的股权。

东莞证券股权转让是锦龙股份最早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2023年11月4日,锦龙股份率先抛出转让计划,明确此举旨在降低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改善现金流与经营状况,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此后,该交易稳步推进。2024年1月18日,公司审议通过拟公开预挂牌转让东莞证券的议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次日便迅速发布《东莞证券部分股份转让项目》公告。仅仅两个月后,2024年3月28日,锦龙股份便与东莞金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双方签订无约束力的交易备忘录,显示出市场对此次股权交易的高度关注。

2024年7月26日,交易迎来关键节点,经董事会同意,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公开挂牌转让20%东莞证券股份,挂牌底价锁定为22.72亿元。截至目前,这一股份转让仍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若此次转让顺利完成,资金将如何使用、能否增强主营业务竞争力成为市场焦点。对此,公司在深交所最新问询函中已做回复。

锦龙股份表示,重大重组交易旨在降低公司负债规模。在通过出售标的资产收回的现金价款中,约3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均拟用于偿还上市公司债务,从而达到降低有息负债的目的,有利于上市公司改善财务状况,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增强持续经营能力。除此之外,暂不存在其他资金使用计划。

据最新披露,东莞证券正就股权变更事项与中国证监会积极沟通,待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将正式提交审查。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锦龙股份主要利润来源,中山证券各项指标贡献占比均高于参股的东莞证券。中山证券67.78%股权后续是否重启出售,以及重启后锦龙股份如何进一步夯实主营业务竞争力,仍充满变数,亟待市场验证。

(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