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贡献“荆”彩力量

锚定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支点建设中担当更大作为,荆门正以“稳”的定力、“进”的锐气、“立”的担当、“破”的魄力,汇集城市能级提升新要素,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迸发现代产业体系新活力,全市现有6家企业产值破百亿元。今年初,省委办公厅联合省经信厅成立调研组,实地探寻了荆门市培育打造百亿级企业的成功密码,总结市场主体拔节生长经验。

荆门全景 张兆宇 摄

“奋力建成支点,谱写发展新篇”的春风吹绿了荆楚大地,荆门正以“稳”的定力、“进”的锐气、“立”的担当、“破”的魄力,锚定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支点建设中担当更大作为,贡献“荆”彩力量。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8.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7.2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89.41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251.50亿元,增长5.0%。持续稳健有力度的增长,既为答卷,也开新篇。

攻坚突破

汇集城市能级提升新要素

2025年“新春第一会”,省委响亮提出“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

仰望星空,锚定“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支点建设中担当更大作为。

脚踏实地,以县域之光聚势赋能,提升全市发展能级,推动实现强县跨越、弱县赶超,共绘荆门县域经济的澎湃蓝图。

跨越发展中的荆门 资料图

经济总量争先锋。瞄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双超”(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领跑全市1个百分点)目标,推动县(市、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版图中实现战略性位移。

招商引资争头筹。锚定“28+6+n”目标矩阵,力争全年引进30亿元以上项目28个、50亿元以上项目6个,全力突破百亿级产业项目,让优质增量成为撬动发展的最强杠杆。

要素保障争标杆。构建“万亿级项目池”:全口径谋划储备项目1.1万亿元,力争政策性项目资金增幅超30%,为县域崛起注入澎湃动能。

营商环境争典范。淬炼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进一步擦亮“洋光办”“莫愁+”“京心办”“宝正好”“高兴办”等特色品牌,打造综合成本洼地、政务服务高地、企业投资福地,让“近者悦、远者来”成为荆门最闪亮的名片。

目标引领,精准落实。沙洋县聚焦“中国高油酸菜籽油第一县”“中国风干鸡之乡”品牌,力争两大特色产业今年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钟祥市做好“长寿+”文章,拓展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特医食品等产业矩阵,力争长寿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京山市坚持“一县一业、一镇一品”,持续提升县域产业辨识度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东宝区聚力打造绿色家居品牌特色,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力争今年实现产值100亿元。漳河新区深入挖掘漳河Ⅰ类水质优势,做好“水文章”“果文章”,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切实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发展“活水”。

荆门漳河水库  资料图

时光壮阔落笔,岁月浩荡成歌。荆门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壮体量、提速度、增效益,推动县域能级跨越,全面提升荆门城市发展能级。

借路生金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4年12月8日,备受瞩目的荆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荆门结束了只有“绿皮火车”的历史。

荆荆高铁通车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今年下半年,呼南高铁襄阳到荆门段、沪渝蓉高铁武汉到宜昌段将相继开通。随着这两条中国重要的南北、东西向铁路枢纽途经荆门,荆门将解开此前“交通不便”的桎梏,一举成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重要的高铁枢纽城市。

荆门自古便是荆楚门户,是古时楚国通往中原的交通要冲,荆门作为“中部之中”,不仅契合了我国中部崛起这一重大战略,更是成为连接中部和川渝的重要通道,荆门“恢复”昔日交通重镇的荣光,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重返交通枢纽,是荆门融入全国的开始,更是荆门迎来新一轮经济“加速度”的开始。

政企融合发展。荆门石油化工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地方支柱产业。面对改革创新,如何转型升级?荆门与石化群策群力,依托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特种油品,扩大生产规模,再造一个荆门石化。项目建成后,荆门石化特种油生产能力将从现有的75万吨/年提升至136.7万吨/年,实现营收15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特种油基地。

中石化特种油品公司挂牌成立 资料图

服务现有企业。荆门本身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着非常扎实的工业基础。2024年,荆门市积极融入“宜荆荆”磷化工、“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两大省级产业集群,gdp增速达6.7%,工业开票收入增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等11项指标全省第一。荆门石化、亿纬动力、长城汽车荆门公司、荆门格林美、新洋丰、鄂中生态6家企业产值破百亿元。今年初,省委办公厅联合省经信厅成立调研组,实地探寻了荆门市培育打造百亿级企业的成功密码。

亿纬锂能 资料图

做强低空经济。作为全国首批、湖北唯一的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荆门抢抓产业转型、沿海产业转移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以研发制造能力提升为核心,以低空场景运用为抓手,加紧谋划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选择“政策+制造”双轮驱动,既保留特种飞行器研发优势,又发力电动飞艇、氢能航空器等新赛道。当“祥云”飞艇掠过金色花海,当晨龙飞机穿梭于鄂州花湖机场航线,荆门在万亿级低空经济蓝海,丈量城市转型的高度。

“荆门造”as700在漳河水库上空飞行 资料图

抓住高铁枢纽这一难得的机遇,抓住这波流量,让更多人来到荆门,爱上荆门,留在荆门。荆门,这座老工业城市,将因高铁而焕发新的生机。

延链成群

迸发现代产业体系新活力

聚焦动力储能电池、石化特种油品、特色农产品这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一个链条串联一片企业,一个链接新生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平台并联数个产业,一个底座撮合百个需求,一个系统激活多方联动,延链集群,持续绽放。

荆门高新区锂电片区 资料图

一个链条串联一片企业。动力储能电池供应链平台的组建是我市供应链体系建设的一大亮点。建发集团、亿纬动力、格林美、长新智能和荆门交旅集团等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运营供应链平台。2024年,建发荆门公司先后与30多家上下游企业实现精准对接,成功达成了意向供需业务40多亿元,落实了近4亿元的订单业务,彰显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待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后,将为动力储能电池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供应链服务。

一个链接新生一个产业集群。以供应链思维为引领,积极推动荆门石化“油转特”,深挖“油转特”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成功组建了集特种油品生产加工、销售及研发等于一体的中石化特种油品公司,着力打造“世界级、高科技、特色化”的中国石化特种油品“专精特新”公司。目前特种油品研究院正在组建中,“油转特”项目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7月建成试运行。同时,配套的2000亩荆门石化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也已开工建设,蓝月亮、巨邦化工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成功签约开工,千亿石化产业的愿景即将成为现实。

荆门石化 资料图

一个平台并联数个产业。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围绕“聚焦荆门特色优势农产品,实现单品突破”的工作部署,锚定荆门特色单品——荆门风干鸡,集中精力搭建“一只鸡”供应链平台。依托“i荆门”智慧城市公众服务客户端,打造全市一站式惠农服务专区——“鄂惠农”荆门专区,其中板块“产销对接”中的特色供应链为“一只鸡”提供了供需撮合、信息发布等功能。未来,将延续“一只鸡”供应链平台模式,推广建设荆门高油酸、优质大米等供应链平台。

十里铺风干鸡 资料图

一个底座撮合百个需求。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作为公共服务底座平台,链接市内外各类科创资源,有效解决了科创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平台入驻企业1536家,共采集企业需求757项,对接成功247项。巨邦石化与武汉工程大学成功对接,共同攻克了利用石化副产物生产高纯均三甲苯技术,成为全国第二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项目产业化后,可增加税收1600万元。

一个系统激活多方联动。荆门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于2024年7月24日正式上线试运营,成为全省首个上线的地级市物流平台,目前已具备产业交易、物流协同、金融增信、政策惠企四大服务功能,可为链上企业提供“公益、开放、公平、可靠”的一站式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成功注册企业12家、累计交易额达121万元。到2025年底,可实现平台总交易额达2亿元,上线企业300家,上线运力(车辆)1200台的目标。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桂林 张蒙洁 通讯员 任高 曹四化 李冬青 吴朋)

编发:孙弋雯

审核:邹荆炼

终审:杜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