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为全国能源大省,最近可是放大招了——5月15日发布的《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直接甩出“八大行动”,目标就是让新能源发出来的电都能用上,不浪费!
一、家底有多厚?数据说话!
山东新能源装机现在已经是“半壁江山”了——1.25亿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51%!其中光伏8514万千瓦全国第一,风电2669万千瓦全国第五。2024年风电利用率 96.4%,光伏98.5%,比全国平均水平还高,这说明山东消纳能力真的强。
不过,光伏虽然厉害,但问题也明显——中午发电多,晚上没太阳就没电了。所以山东这次重点要优化光伏和风电的比例,从现在的3.2:1调整到2.6:1,让风电多起来,互补一下。比如今年要建成华能半岛北L、山东能源渤中G 一期等海上风电项目,还有济南国瑞陆上风电,都是大动作。
二、八大行动构建系统性消纳体系
#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
目标:2025年底光伏与风电装机比例从3.2:1优化至2.6:1,通过风光互补缓解光伏午间出力高峰与夜间低谷问题。
措施:推进华能半岛北L、山东能源渤中G一期等海上风电项目及济南国瑞陆上风电项目建设,合理控制光伏新增规模。
#火电调峰增强行动
全年完成2000万千瓦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新增268万千瓦大型煤电机组,挖掘自备电厂调节能力并推动其参与电力市场。
#新型储能提振行动
2025年新增压缩空气储能10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200万千瓦以上,年底新型储能总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支持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应用。
#电网支撑强化行动
加快弥河新建、海口扩建等主网架工程,投产东营富国至裕民线路,完善智慧化调度系统,保障调节资源快速并网。
#绿电消费促进行动
建设绿电产业园,推动算力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布局,鼓励用户在新能源大发时段加大购电比例。
#消纳模式创新行动
建设3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建成30家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百万千瓦),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年内省间外送新能源电量超5亿千瓦时。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行动
2025年底前实现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制定机制电价竞价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上限为0.3949元/千瓦时(含税),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
#用户侧响应能力提升行动
优化分时电价机制,建立“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实现市级全覆盖),引导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
三、政策特点与实施路径
系统性:统筹“发、调、储、用”全链条,通过结构优化、储能扩容、电网升级、市场改革等多维度协同提升消纳能力。
针对性:聚焦光伏出力波动、市场化改革等新形势,细化全电量入市规则,强化煤电调峰与新型储能的调节作用。
操作性:明确各行动目标节点(如9月底前完成煤电改造),压实责任,推动政策快速落地。
四、与国家政策衔接
山东积极落实国家136号文要求,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存量与增量项目差异化机制,推动绿电绿证交易与机制电量衔接,为全国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提供示范。
通过八大行动实施,山东将进一步巩固新能源装机优势,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确保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利用,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山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