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大幅回升,社融增速加快!重磅金融数据有何看点?

文/夏宾

中国4月份的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据中国央行刚刚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广义货币(m2)增速大幅回升,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加快,信贷增速保持较高水平,融资成本继续往下走。

m2增长明显提速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0%,比上月末高1.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认为,在去年较大力度的金融数据“挤水分”后,过去相当一部分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被压缩,金融总量数据增长更稳更实。同时,今年以来,存款向理财分流的情况也明显减少,部分资金还从理财回流到存款账户。

具体看,4月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同比少减大约3万亿元,对m2增速上拉影响约1个百分点。还原去年基数的特殊因素影响,4月末m2增速仍保持上月相对平稳的增长水平。

拉长时间看,中国广义货币m2增速总体保持在7%以上,持续高于名义经济增速。但短期看,m2增速也会受市场运行、经济主体行为等因素影响,出现一定的暂时性波动。

上述专家表示,将m2增速作为货币政策的观测性指标,有其内在合理性,随着金融深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市场研究表明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减弱,主要发达经济体也都经历过逐步淡化并放弃盯住总量指标的过程。

社融规模增速抬升

4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1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约1.22万亿元,月末增速比上月提高了0.3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最主要的拉动因素。市场人士分析,今年政府债券发行明显加快,1-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超过5万亿元,同比多约3.6万亿元。其中,4月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加上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持续推进,当月净融资约9700亿元,同比多约1.1万亿元,上拉社融增速大约0.3个百分点。

整体看,今年财政支持力度大、发债节奏快,支持扩内需、宽信用,对社融形成有力支撑。业内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效果较好,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节奏前移是重要因素,与货币政策形成更强合力,推动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此外,企业债券发行也有增加。市场人士认为,4月债券收益率较上月有所走低,企业抓住有利条件,加大债券融资力度,推动降低整体融资成本。4月,企业债净融资约1900亿元,同比多约200亿元。

信贷仍呈较快增长

4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5.70万亿元,同比增长7.2%;今年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与上年同期大致持平。

事实上,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业内专家也表示,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贷款支持力度实际上比统计数据还要更高。去年四季度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超过2万亿,今年1-4月又发行近1.6万亿元,市场调研初步估算,对应置换的贷款约有2.1万亿元,还原后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

在市场人士看来,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相关贷款,统计上会下拉信贷增速,但实质上只是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方式由贷款转变为债券,不影响金融支持力度。

从长远看,地方债务置换有利于减轻地方化债压力,让地方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畅通资金链条,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用于促发展、惠民生、支持投资消费等。同时还有助于提高金融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融资成本往下走

4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比上月低约4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约5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55个基点。

从价格来看,目前中国的利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央行也多次表态,通过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能够进一步拓宽降息空间,在前期一系列利率工作成效的支撑下,近期央行的降息举措在调降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的同时,又再次下调政策利率至1.4%的低位,体现了货币政策稳经济的决心。

来源:国是直通车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