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福建福耀科技大学里面,看到了学校的理事长曹德旺和校长王树国,以及香港节目主持人吴小莉,三人一起在校园内同行可能在接受一些采访。
曹德旺和王树国原本八竿子打不着,可是今年1月份,王树国出任福耀科技大学校长。
这所大学是一所民办大学,创办者正是曹德旺,于是两人有了同一个目标。
曹德旺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家,在中国的商界,提到“玻璃大王”,几乎没人不知道曹德旺。
他还有个在政界的哥哥曹德淦,曾经还担任过福建省副省长。
两兄弟一个从商,一个从政,人生路径截然不同,却总被外界拿来揣测:曹德旺的成功,到底有没有靠哥哥的“政治资源”?
曹德旺的童年,过得很贫穷。
那时候的曹家,早已没有祖上那个风光的样子,但是曹德旺的父亲曹河仁年轻时在上海滩闯荡过,持有永安百货的股份。
算得上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家里富裕,日子过得风光。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1949年,曹家举家迁回福建,一艘装满家当的货船在海上沉了底,曹家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从此曹家跌入了谷底,日子过得紧巴巴,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这一年,曹德旺才3岁。
小小年纪,他就要去田地里干活,晚上回到家把捡来的树枝当柴火。
一家人就这么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曹德旺的父亲每天在外工作,还是改变不了家里的情况。
曹德旺14岁那年,家里实在撑不下去了,他辍学了。
不是不想读,是真没钱,哥哥曹德淦学习好,家里人都觉得他有出息,曹德旺咬咬牙,决定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哥哥。
他开始四处跑,做点小买卖,卖过水果、贩过烟丝,甚至帮人挑担子,只为了攒钱给哥哥交学费。
他说:“哥哥读出来,家里才有希望。”
那时候的曹德旺,瘦得像根竹竿,风吹都能倒。
可他骨子里有股狠劲儿,别人嫌脏嫌累的活儿,他抢着干。
卖东西赚的那点钱,他一分都不舍得花,全攒着给哥哥送去学校。
曹德淦后来回忆过,弟弟每次来送钱,衣服破得像筛子,手上全是干活磨出的茧子。
他心疼得不行,可曹德旺就笑笑:“你好好读书,咱家就靠你了。”
曹德旺的创业路,简直就是一部草根逆袭的硬核大片。
20多岁时,他在福清一个小玻璃厂当采购员。
这家厂子破得不行,设备老旧,工人懒散,产品经常被退货。
曹德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是那种抱怨命运的人,脑子一转,决定自己干。
1976年曹德旺借了点钱,盘下了一个小玻璃厂,开始了他的“玻璃帝国”第一步。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那时候,中国的玻璃行业技术落后,市场被外国货垄断。
曹德旺的厂子连像样的设备都没有,工人也不懂技术,生产出来的玻璃质量差,卖不出好价钱。
他每天泡在车间,跟着工人一起摸索,机器坏了自己修,配方不行就熬夜研究。
有一回,为了试新配方,他连续三天没合眼,累得晕倒在厂里。
钱是个大问题,创业初期,曹德旺的厂子入不敷出,借的钱还不上,债主天天上门催。
他媳妇把家里仅有的几块钱拿出来,哭着说:“咱们是不是干不下去了?”
曹德旺咬着牙说:“干!砸锅卖铁也得干下去!”
他四处跑市场,拉订单,甚至亲自开车送货,只为了让厂子活下去。
慢慢地曹德旺的玻璃质量上来了,价格又比进口货便宜,订单开始多起来。
1987年,40岁的曹德旺创立了福耀玻璃,专攻汽车玻璃。
这一步,彻底让他站稳了脚跟。
福耀的玻璃不仅在国内卖得火,还出口到海外,成了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到今天,福耀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之一,宝马、奔驰、通用这些大牌车企,都是它的客户。
再说曹德旺的哥哥曹德淦。这个人,人生轨迹跟弟弟完全不同,但同样是个狠角色。
曹德淦从小就是学霸,靠着弟弟的血汗钱读完大学,后来考上了公务员,一步步在政界往上爬。
他从基层干起,当过漳州市委书记,后来升到福建省副省长,成了福建政坛的重量级人物。
曹德淦为人低调,工作上雷厉风行,口碑不错。
他在漳州的时候,推了不少经济改革,帮当地引来了不少投资。
到了省里,他又主抓工业和招商,福清老家的经济也因为他的政策红利发展得不错。
兄弟俩,一个在商场杀伐决断,一个在政坛运筹帷幄,看起来像是天作之合。
但外界对这对兄弟的看法,可没那么单纯。
曹德旺的福耀越做越大,曹德淦的官位越坐越高,坊间就开始传:曹德旺能这么顺,背后肯定有哥哥撑腰。
有人说,福耀拿项目、批政策,全靠曹德淦在后面使劲儿。
还有人说得更直白:“没点关系,哪能这么快发起来?”
这些话传到曹德旺耳朵里,他气得不行,但也懒得解释。
他常说:“我这人,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曹德旺从不否认哥哥的优秀,但他特别讨厌别人说他靠关系。
他在一次采访里说过:“我创业的时候,哥哥还是个穷学生,哪来的资源给我用?后来他当官,我早就自己闯出来了。”
这话不是吹牛,曹德旺创业的70年代,曹德淦还在读书,根本没能力帮他。
等曹德淦在政界站稳脚跟,福耀也已经是国内玻璃行业的龙头了。
更重要的是,曹德旺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去“走后门”。
他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信奉“做事要硬气,赚钱要干净”。
福耀能做大,靠的是他抓质量、拼市场的真本事。
汽车玻璃这行,技术要求高,客户挑剔,哪家车企会因为你“有关系”就买你的货?
曹德旺自己也说过:“我的客户是全球的车企,他们认的是质量和价格,谁会管你哥哥是谁?”
当然曹德淦在政界的地位,确实给福耀带来了一些间接好处。
比如福建的营商环境好了,福耀作为本地企业,自然沾光。
但这跟“政治资源”完全是两码事,曹德旺从没拿过不该拿的项目,也没靠哥哥去疏通过什么关系。
他甚至公开讲过:“我和哥哥,从不谈生意上的事。我们是兄弟,但各走各的路。”
曹德旺和曹德淦的兄弟情,是这个故事里最暖的部分。
曹德旺小时候为了哥哥读书,宁愿自己辍学,吃尽了苦头。
后来曹德淦有了出息,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报答弟弟。
他曾提出帮曹德旺牵线,找点资源,曹德旺直接拒绝了:“你好好干你的,我的事自己搞定。”
兄弟俩就这样,互相尊重,互相成全。
曹德旺发家后,没忘了家里人,他给弟弟妹妹安排工作,资助老家的学校和医院,但从不给曹德淦添麻烦。
曹德淦也一样,低调做人,从不拿弟弟的成就给自己脸上贴金。
如今的曹德旺,已经是商界的传奇人物。
福耀的市值几千亿,他在全球商界都有影响力。
2018年他还把福耀的工厂开到了美国,成了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标杆。
但他从没觉得自己多了不起,依然是那个穿着朴素、说话直白的福建汉子。
他爱讲的一句话是:“人得靠自己,靠别人迟早要摔跟头。”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