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团再砸50亿巨资,收购中国百年中药企业!究竟是何居心?

老祖宗传承了五千年的药罐子,当真要改姓"东瀛"?

日本财团斥资 50 亿人民币,买下了我国一家百年老字号药企。

他们到底是何居心?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每日经济新闻】等(截图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这家被收购的企业叫余仁生国际,它的历史能追溯到1879年,创始人余广培从广东佛山出发,带着一批珍贵的中草药和世代传承下来的中药知识,前往马来西亚谋生。

当时他在小镇上开了一家药材店,取名“仁生”,寓意“仁泽众生”,一心想解救那些被鸦片毒害的华人矿工。由于余广培医术精湛,心怀仁爱,药铺很快便赢得了好口碑。

后来,他的儿子余东璇接手生意,为了纪念父亲,就将药铺改名为“余仁生”。

1909年,余东璇以香港为起点,开始向外扩张,到了2023年,余仁生已经在全球拥有近200家零售门店,产品畅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的金牌白凤丸更是在东南亚地区家喻户晓。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家族内部出现了分歧,最终走向分家。这一分家不要紧,却引发了一场持续长达十年的商标争夺战。在这场内耗中,余仁生的发展步伐被严重拖慢。

到了2024年,企业已经难以为继,而第五代继承人又对经营企业没有兴趣,导致门店扩张计划停滞不前。

而此时,日本财团却悄悄靠近。三井物产和乐敦制药合资成立了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C)。

他们向余仁生抛出了诱人的橄榄枝:承诺保留余氏家族10%的股权,并为家族成员提供顾问席位,而且收购资金达到了50亿的巨额。

面对企业发展的困境,余仁生的管理层最终接受了这份收购协议,就这样,余仁生在不知不觉中被纳入了日本财团的版图。

日资狼子野心

其实,这并不是日本药企第一次对我国中药企业下手了。

早在2023年4月,日本津村制药就以2.5亿人民币的低价,强行收购了陕西紫光辰济药业。

紫光辰济药业的前身“达兴堂”同样历史悠久,却被如此贱卖,怎么看都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好在最后国资紧急出手,将紫光辰济药业赎回,才避免了其被外资完全掌控的命运。

可是企业的核心配方早已泄露,无法挽回,企业价值大打折扣。

而日本药企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中国中药市场的“进攻”。

2021 年,津村制药再次出手,砸下12亿人民币收购了天津盛实百草,通过这次收购,津村制药成功控制了中药材供应链。

还有2019年,日本久光制药花费6.5亿人民币,收购了北京同仁堂健康的部分业务。

就这样,日本药企趁低价抄底我国药企,一旦收购成功,他们就会逐步控制企业的品牌、配方和原材料,最后将这些企业整合进自己的全球汉方药体系中。

让人担忧的是,日本在中药专利方面早已布局多年。

大家熟知的《伤寒论》中的210个古方,都被日本注册了专利。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如果想要使用这些古方,必须要向日本支付专利费用。

还有像“救心丹”“龙角散”等在日本畅销的中成药,其实都是我国古方改良而来,但现在却被日本企业当成了自己的“招牌”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赚取巨额利润。

令人咋舌的是,日本90%的汉方原料竟然依赖从我国进口。

如果日本企业继续这样大肆收购中国的中药企业,掌握足够多的配方和品牌,那么中国中药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未来我们可能真的会连“中药”这个名字都保不住。

曾经,我国的景泰蓝、宣纸等传统技艺,被日本学习并加以改进,最后在国际市场上甚至超越了我国。如今,中药产业又面临着同样的危机,不得不让我们警醒。

资本游戏的短暂甜头

面对被日本财团收购的质疑,余仁生的管理层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他们表示,获得的50亿资金能够用于升级企业的生产线,帮助中药胶囊打入欧美市场,从而提升余仁生的国际影响力。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企业发展确实需要资金支持,拓展国际市场也是很多企业的目标。

但我们不妨看看另一个例子。日本乐敦旗下有一种名为“救心丹”的产品,在市场上售价高达300元一盒,而据了解,其原料成本仅仅只有20元。

这种巨大的利润空间,简直比被称为暴利行业的茅台还要夸张。这也让人不禁怀疑,日本财团收购中药企业,到底是真的为了推动中药发展,还是为了获取巨额利润?

再回顾一下2013年,日本久光以6.5亿的价格收购了北京同仁堂的健康板块。十年过去了,原本属于中国的中药产品,如今却贴上了“日本汉方”的标签,堂而皇之地返销回我国市场。

这就好比自己家的孩子被别人抱走,还改了名字,然后又回来和自己抢市场,实在是让人无奈又气愤。

配方流失的千年酸楚

余仁生历经145年的风雨,积累下了30万张珍贵的古方,这无疑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据说,其中还有一些治疗南洋热病的未公开秘方,这些秘方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

然而,随着企业被收购,这些秘方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

紫光辰济的遭遇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国资在赎回企业后,发现企业20%的药材种植基地已经被日方通过独家供应协议牢牢绑定。

这意味着,在原材料供应上,企业将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

自救药方中的血汗咸涩

在这场中药保卫战中,也有一些企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片仔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采用军事级别的保密措施来守护自己的配方,使得片仔癀的品牌价值不断攀升,其市值甚至超过了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的总和。

这说明,只要企业重视配方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是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广药集团则另辟蹊径,他们将凉茶配方进行区块链存证。这种创新的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地防止了国际上的恶意抢注,为中药配方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在年轻一代中,也逐渐兴起了一股保护中药文化的热潮。

一些95后的中医博主,通过短视频平台,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解密《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他们的视频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单条播放量甚至突破了一亿。

在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中药文化的热爱和对保护中药配方的支持。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四气五味”讲究在君臣佐使间相互调和,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而如今,在文化的攻守之战中,也如同中药的炮制过程一般,需要经历苦辣酸甜咸的重重淬炼。

我们相信,只要各方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守护好中药这份千年的传承,让中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