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超64亿元!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见成效

6月21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5年来,医药制造产业园、医疗合作产业园和医学研发产业园基础设施投资超64亿元。

新闻发布会现场。

持续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政策。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创新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模式,“两品一械”实现在园区内快速审评,首次注册技术审评工作时限缩减一半;国内第一家由国家、自治区、设区市三级共建的创新平台——国家级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一期投入运营;推进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出台创新创业人才、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银龄人才招引政策;获批建设中国—越南中医药(京族)医药海外中心,并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

持续开展国际医学交流合作。以促进国际医学交流为职责使命,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先后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等系列国际性论坛10次,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34个国家360多位部级官员以及多名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参加交流;先后选派77批292人次赴28个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与越南广宁省、泰国黎逸市等城市达成诸多务实合作成果;打造中越首个跨国服务救助平台——“1369生命直通车”,累计救治越南危急病人600多人次,铺就中越民心相通的“健康丝路”。

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综合实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高标准编制医药制造产业园、医疗合作产业园、医学研发产业园发展规划,推动医学创新赋能中心、国际中小企业医学孵化中心、国际生物医药冷链物流基地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广西鹭港生物研发的胃癌胰腺癌靶向药aht-101、aht-102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是广西近10年来仅有的两个一类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成立了中国—东盟医疗装备产业联盟,在越南河内设立中国首家办事处,已备案和注册一、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数量从2019年的2个增至69个,生产企业17家。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重点项目——区域医疗中心。图源防城港市新闻网

持续增进各族人民健康福祉。广西首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防城港医院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25名专家进驻,打造心血管内科等6个重点专科,引进先进技术60余项;上思县获批建设广西唯一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推动实施基层公立医院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每千人床位数由2019年的4.23张提升至5.27张。2023年基本医保覆盖面将近100万人,完成率排全区前列。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我们注意到,在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广西专场发布会上,蓝天立主席提到广西有一条连接着中越两国人民的生命通道。为进一步满足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对高水平医疗的期盼,下一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计划在哪些方面给予医学试验区支持?

答:您提到的中越两国人民的生命通道,是“1369生命直通车”。自2016年开通以来,累计救治了超过600名危重患者,是防城港市近年来打造的跨境医疗救助品牌,是广西从地方层面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一个生动例子。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医学试验区建设,立足职能职责,靠前服务,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平台、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们将进一步支持上思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在上思县建立医学生、乡村医生教学实习基地,构建“医教相长、院校相助、资源共享”格局。支持1至2个乡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继续指导帮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

我们将进一步支持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能力提升。继续加强对自治区人民医院防城港医院在人才、科研及重点专科等方面的建设工作,确保6个重点专科在5年内达到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水平。

我们将进一步支持跨境医疗救助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防城港市“1369生命直通车”跨国医疗救助服务示范点建设,倾斜支持补齐边境地区医疗卫生短板,继续巩固和深化中国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务实合作。

我们将进一步支持地中海贫血防治实验室和移植仓建设。继续统筹协调推动广西医科大学、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等相关单位向防城港市进行业务技术方面指导,确保实验室和移植仓按照时间节点稳妥有序推进,并同步向东盟国家推广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模式。

我们将进一步支持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继续支持防城港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平台。支持防城港国际(东盟)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和上思县、东兴市中医医院建设,倾斜支持防城港市中医药人才项目,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质量水平。

问:试验区的建设是国家、自治区和防城港市上下联动、贯通协调共同推动的,请问在自治区层面具体是如何统筹推进的,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答: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设立以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试验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紧盯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和关键目标等,协调区市各方力量支持试验区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

一是建立健全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建设指挥部,定期研究审议、安排部署试验区建设重点任务和重大事项;组织25个区直部门和防城港市建立区市工作协调推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试验区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谋划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支持医学试验区改革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为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引领。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医学试验区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指挥部办公室建立月调度机制,会同防城港市和有关部门细化工作措施、开展政策对接,努力完善政策落地条件,扎实推动“国15条”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发挥效益。

三是强化要素供给保障。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自治区本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国外优惠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试验区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云郎科技园、试验区排水防涝工程等一批涉及公共卫生、产业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性、引领性项目全面启动和有序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等一批项目已建成,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此外,自治区各部门在用林用地、行政审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予以试验区大力支持。

下一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防城港市聚焦关键环节,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和推出一批务实管用、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推动试验区建设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问:我们知道,近几年来,防城港的食品产业发展很快,在粮油加工、海洋食品、地方特色食品等领域涌现了一些知名企业,我想请问,接下来食品产业要与防城港医学试验区融合赋能,协同发展,我们市场监管部门有哪些支持措施?

答: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三项措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支持办好广西食品安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通过组织现场考察、签订政府合作协议、举办产销对接会、食品园区考察行等系列活动,支持防城港市高质量承办2024广西食品安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支持防城港市落实与江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国家级技术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共建“广西特殊食品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成果转化中心。  

其次,支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优化许可服务,落实食品生产许可“先证后审”制度;开展技术帮扶,为进口药食同源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厂区选址、厂房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推动、扶持特殊食品在试验区落地注册、备案;进一步扩大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品种,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创新支持医学试验区联合检验室建设,解决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检验难题。

再次,支持防城港医学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支持医学试验区落实落细“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夯实食品产业基础;支持防城港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帮助企业用好医学试验区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加快审批等优惠政策;召集相关专家入驻企业,一对一“问诊开方”帮扶企业发展;指导企业申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高端品质认证,助力企业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