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开信看催收巨头永雄集团:妄图撕开法律的口子,是谁给的勇气

最近,催收巨头永雄集团发表了一份公开信,公开信的内容,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

一,永雄集团的实力,在实力方面,永雄的公开信没有任何具体的数据,没有讲业绩规模,没有讲合作对象,只是通过一句话来证明他的实力:“永雄集团是一家经过多家国际顶级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督导,曾经纽交所上市资格……的企业。”

(这个其实是无法证明实力的,关键是永雄想用这个国际机构来背书,但却又不敢写明是哪些国际机构,明显显得底气不足)

二,过去一年,永雄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主要是四家分公司被查,资产被冻结,集团高管限制出境,200名员工被采取强制措施,3名员工被指控寻衅滋事。

(公安机关采取这些措施,需要经过好几个部门,还需要经过检察机关,一定是掌握了某些充分的证据,才会采取行动。但永雄只是否定这些指控,却没有拿出任何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三,经历这一切之后,永雄会采取了哪些措施,未来怎么办?

1,永雄采取的第一条措施,是通过自己的媒体平台发表了一系列反思、及经验教训的文章。比如:红色永雄,合规永雄,品质永雄,责任永雄,公益永雄……

(这些文章,没有一篇是从证据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绝大多数在喊口号,或者完全跟案件无关。这四篇文章,恰好又证明,永雄可能存在问题,要不然不会去反思)

2,永雄采取的第二条措施,是声称持续支持被查的四家分公司及员工维权。

(在已经有定论的情况下,一般不会用“维权”的说法,而应该用申诉,说明永兴发的这个公开信,明显带有非理性的成分。)

3,永雄采取的第三条措施,是未来将进行转型,把自己直接催收的身份,转变为“催收咨询机构”,包括给催收人员机构,提供培训服务。

如果说,前面两条,是永雄集团想从法律层面撕开一道口子,那么只能说,永雄没办法做到在证据面前底气十足,因为公开信没有提供任何可以支撑其实现目标的证据。既然没有证据,永雄还妄图在法律上撕开一条口子,这到底是谁给的勇气?

如果说,后面一条,代表了永雄真正的的反思,那么从逻辑上可以看出,这些年永雄没少打擦边球。那么,他怎么还有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