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趋势和潮流对我们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同时以欧美新一轮财富收割为重点,对我国发起金融战并不是妄言和猜测,而是已经短兵相接,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受到而已。
我们感受到的只是世界经济供应链在重塑、出口受阻、生意难做、钱越来越难挣了,很多人对此怨声载道,但是除了我们面临的结构升级以外,世界金融战和贸易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甚至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面对金融战带给我们的冲击,一旦应对不利我国的国民财富将成为欧美的收割对象和目标。
我们国家有高智慧的能人,面对西方世界财富收割周期乱局从容应对,并可能将这一金融战冲击变成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重塑和产业结构升级契机。我们看看这七大对策是如何应对的呢?
第一大对策,卡在美元加息前的周期抑制房地产泡沫并锁定房地产资产池不发生泡沫危机风险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说过: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从1975年石油美元体系建立到现在,美国共有四次通过自发性的降息加息行为收割全球,第一轮1976年降息到1980年左右美联储突然加息加息,拉美国家相继爆发债务危机,导致拉美失去的十年;第二轮1989年降息1994年加息直接触发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美元又一次收割了东南亚国家的财富;第三轮2006年降息引发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美国通过一系列的降息加息将自身危机转移至全球,导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欧洲遭到暴击;2019年的疫情是美国第四轮降息加息周期,为应对疫情美国疯狂印钞,截止2022年底美国存量货币上涨6.22万亿美元,直接引发了美国通货膨胀,在2022年后美国又通过不断加息企图回笼美元的同时收割我国居民的财富。
而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危机后财富被收割,基本的逻辑都是以房地产泡沫引爆为前提,因此我国在面对美国收割周期以前的2019年,主动通过控制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各种政策措施刺破房地产的泡沫,通过稳定房价和房价适当下调锁定房地产资产,因此在美元持续上调存款利率的时候,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形成危机,从而提前防止了美元加息周期对我国居民财富的收割。
第二大对策,在硬扛美元加息周期的同时,适时化解地方债务危机
2008年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通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稳定了美国金融市场,通过降低人民币利率、放宽信贷政策、特别是四万亿基建投资等方式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助力全球的经济复苏,同时也解决了美国向世界收割财富的需求。
但这一次,我国却生生地硬抗了美国对我国财富的收割,一是坚决拒绝增加购买美国国债,2019年底我国持有美国国债连续六个月减持,持仓规模降至1.0699万亿美元,再创近两年来最低水平;2023年9月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连续第六个月减仓,总持仓规模降至了7781亿美元,这是中国的美债持仓14年来首度低于8000亿美元;尽管美国一再要求我国增加购买美国国债,但我国完全根据需要加持和减持,从而压缩了美国与我国金融对抗的财务空间。
二是美国希望通过美元加息引爆我国地方债务危机,但被我国成功化解,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显示, 2019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13072亿元,被西方分析报告认为地方债务规模过大会出现地方债务危机,外媒配合收割不断炒作中国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但我国通过挤压债务泡沫的方式,2023年末我国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约15.87万亿元,2023年末我国政府法定负债率为56.1%,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第三大对策,进一步扩大对外金融开放,通过汇率和股市锁定外资风险
美元通过加息收割世界财富,这次的目标自然是对准了我国的居民财富,因为欧洲的财富收割有限,日本作为美国的小弟收割已经不足够填补美国财富的需求空缺,能够满足美国财富收割需求的只有我国。而收割的过程必然是通过美元加息诱导美元回流,从而导致我国的资产价格大幅度下降或出现危机,从而达到收割的目的。
但我国应对合理直接对冲了美元加息的收割:
一是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对冲外资出逃,2022年通过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增加,外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3年实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推进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2024年3月出台了《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高了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
二是通过汇率的下降进一步锁定外资,2022年全年我国汇率实现了9%的年度跌幅,2023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1406点,跌幅为2.02%。
三是通过股市的注册制实现更多的优质资产上市,从而扩大金融市场底部资产规模,2019年末A股市场共有376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65.8万亿元,占GDP比首次突破50%,创历史新高; 2023年我国A股市场市值共计85.54万亿元,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346家。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和资产规模明显增大。
第四大对策,等待美元加息周期一旦结束美元外溢期间开始缓慢地拉动股市
美元在2004年4月到2006年7月基准利率由1%——5.25%;这一轮加息是从2022年3月到2023年07月利率由0.25%——5.5%,9月21日美联储再次加息了75个基点,美联储利率加息已经结束,要确定的只是降息的时间点和降息的幅度。而降息才是收割世界财富的收关时间。
而我国一直在通过加大吸引内资外资的力度对冲美元的外流,同时完成我国金融市场的新兴蓄水池建设,从而对冲美元利率降息潮的冲击和影响。
近期我们推出了50多项金融对外开放的措施,特别是取消了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外国资本可以持有银行保险机构100%的股权,引起国内国际资本的广泛关注,而南京银行也已经成为第一家外资第一大股东的银行。同时在政策上大幅减少外资数量型准入门槛,现在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跟中资已经完全一致,完全实现了国民待遇。
第五大对策,以金融市场为主体拉动实体经济,尤其是高科技完成一个产业的升级。
要保住我国居民的财富,仅仅防守是不可能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对于我国来说,做好自己的事情,发展实体经济、实现高科技产业升级才是重中之重。
2024年我国匐的核心是支持以新质生产力为特征的实体经济,具体的五大政策措施是:第一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科技金融强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的发展;第二是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技术的进步,以绿色金融支持低碳发展的技术改造;第三是养老金融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以创新养老金融体系体制来支持养老产业、养老服务的发展;第四是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普惠金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提升中小企业的活跃度;第五是以数字金融提升数字化产业发展,以数字金融支持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
第六大对策,通过房地产业的软着陆,实现我国房地产业的平衡健康发展。
我们前面说过,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都是通过房地产泡沫破灭来发生的,美元对世界财富的收割也是通过刺破房地产泡沫完成的。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就非常有必要。
今年年初我国政策上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其中化解房地产风险也是三大重点之一。2024年的重点是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因此,尽管今年没有再提出“房住不炒”、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但从整体格局看,房地产政策的稳定仍然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这一点中期内不会改变。
第七大对策,以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对我国走向世界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全球影响力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从2014年开始加快的,成为世界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结果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22年末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984亿美元,占比2.69%,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位,已经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2024年1月人民币国际支付在全球占比一度突破4.5%,超过日元跃居全球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24年开始我国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加大跨境支付系统建设及拓展力度,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同时做好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风险防范。
世界进入多极化的不稳定态势之下,我国经济、金融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面对欧美对我国财富的收割预期落空,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是我国的基本面仍然持续向好、财富的守护任务肯定值得期待。你看好未来的财富增长吗?(麒鉴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