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于2月29日发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囊括了国民收入、支出、经济、金融、人口、工业、农业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其中五等份收入分组数据尤其引人关注。
什么是五等份收入分组呢?简单来说就是把全国所有按照收入高低分成五组,每一组占全国总人口的20%,收入最低的20%为低收入组、较低的20%为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的20%为中间收入组、较高的20%为中间偏上收入组、最高的20%为高收入组。通过这一系列数据我们能够大致了解2023年全国老百姓的收入情况以及自己的收入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位置。
先来看下具体数据。根据《统计公报》显示各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如下。
(1)低收入组:9215元,每月为767.9元;
(2)中间偏下收入组:20442元,每月为1703.5元;
(3)中间收入组:32195元,每月为2682.9元;
(4)中间偏上收入组:50220元,每月为4185元;
(5)高收入组:95055元,每月为7921.3元。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如果你去年的月收入超过8000元,那么你不仅可以进入中国收入最高组别而且是前10%,也就是14.1亿人里仅有的1.4亿人,剩下的12.7亿人收入均没有你高。
因为高收入组(前20%)家庭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21.3元,平均数往往比中位数要高一些,如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要高,所以月入8000元超过了所在组别里的一半,不就是全国收入最高的前10%了吗?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看到这一数据数据和推论后你大概率会难以置信,可这就是事实,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不会骗人。
当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需要算上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和收入较低的退休人会员的。判断自己是不是前20%或者前10%得乘上家庭人数。
比如,张三为三口之家,夫妻二人共同抚养未成年人小张,家庭人数为3,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入前10%的门槛为月均收入超过23764元(7921.3*2);又比如,李四小夫妻俩刚结婚,没有孩子,家庭人数为2,家庭月均收入达到15843元(7921.3*2)以上即属于前10%。
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觉得标准低了些,三口之家月入24000元居然已经是全国收入最高的前10%家庭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我们往往只会关注与自己能力、学历、水平、工资收入差距不大的人,忽略了整个中国可是有31个省、14.1亿人庞大基数的事实。
分析完高收入组的情况来看看另外一头——收入偏低的家庭情况,再来回顾一下具体数据。
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低收入组和中等偏下收入组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9215元和20442元,换算成月均收入分别是767.9元和1703.5元。
收入最低的20%家庭里,每月人均收入连800元都到,而中低偏下收入组的家庭月人均收入为1703.5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后一数据。中等偏下收入指的是从低到高排在全国21%至40%之间的家庭,这一组别的平均数为1703.5元,意味着收入金额差不多排在21%至30%的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700元。再算上低收入组的20%可以得出全国有30%的人每个月的收入不到1700元,也就是4.2亿人左右。
同样的道理,1700元需要乘上家庭人数。三口之家每月平均收入不足5100元、两口之家月均收入不足3400元即属于最低的30%之中。
是不是感觉这个结论比月均收入超过8000元就可以成为全国前10%的“富人”更令人惊讶?还是那句话,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是最客观、公正,也是最能体现全国收入概况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取得了令全世界惊叹的成就,但我们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个体收入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不论你是否认可,这一点毋庸置疑。
2023年我国的名义GDP为126.06万亿元,换算成美元大概为18万亿左右,除以14.1亿人后的人均GDP为1.27万美元,这个数字不到美国的20%、不到英国的30%、不到日本的40%,比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我们印象中的“穷国”还要低一些。因此,发展经济依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只有经济质量上去了人们的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另一方面,2023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8元,乘上14.1亿人后的国民总收入为55.3万亿元,占全年GDP的43.9%。
老实说这一比例并不高,说明人们从经济发展中获得的红利不算多,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50%以上,部分国家达到60%以上。假如2023年国民收入占GDP比重为50%,那么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提高至4.47万元,比实际情况高14%。
全民整体收入提高后能够激发大家消费的潜力,经济的本质是流动,内需增加了高质量经济不就有了吗?希望未来我国收入占GDP的比重可以不断提高。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