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新春走基层,一起走进一家从事服装出口20多年的老厂,看他们是如何实现外贸出口新突破的。
拥有一间满是衣服的衣帽间是不少人的梦想。走进苏州华联针织有限公司的样品展厅,这个梦想或许就能实现。
苏州华联针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立新告诉记者,展厅2017年建立,目前大约有2000多款衣服。
“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三年之内做的,出货了过后会放进来,没有出货的放在下面的小样品间。97%的产品可能是给外贸的,3%左右是面向国内内需。可以这么说,在市场上能看到的毛衣类的衣服,在我们这个展厅里都能找到,款式都是特别新的”,王立新介绍。
然而,对华联针织来说,做出最新款式的致胜法宝,却是一个“老”字。复古的厂房,老式的办公室,还有织机不间断的忙碌声响。
“我们实际上是从2002年就开始做,到这边的时候是在2006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有90多人,都是老工人。老工人是个宝,他们的实操水平、技术水平都很高”,王立新说。
从一根线,到一块布,再到一件衣服,中间要经过十多道工序。二十多年如一日对品质的坚守,成就了华联针织在客户群中的好口碑。除了老员工们的默契和熟练之外,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也是必不可少。
“人家不能做的,我们去想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衣服织片到套口,要去绣花、钉珠,还要去印花,大大小小有60多家(企业)跟我们要合作”,王立新表示。
2022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华联针织获得全国首批、南京关区首份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RCEP是目前全球覆盖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按照协定安排,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之前,我们都是根据固定税率去走的,加入RCEP后,每年(关税)减少1%,也挺多的”,相城区华联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关务经理戴维介绍。
而对王立新和企业而言,以往许多需要前往现场报关的工作,如今只要坐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这给企业带来了不少便利。
随着企业外贸“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对于新的一年,王立新充满期待。
来源:苏州新闻
实习编辑: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