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L净新增3500亿!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4年1月2日,央行网站消息,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psl)35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2522亿元。上一次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为2023年2月,当月新增1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单月新增3500亿元是psl有史以来第三高。前两次分别为:2022年11月,新增3675亿元;2014年12月,新增3831亿元。

点评如下:

1、屡次强调给三大工程提供低成本资金

包括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内,重要会议多次强调要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psl就是货币政策这种基调的体现。日前,央行行长潘功胜也表示,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三大工程需要提高进度

三大工程作为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稳楼市、提内需等多重目标的抓手,也是房地产新模式的抓手,但目前来看,进展偏慢。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主体认为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不高,甚至无法实现资金平衡。另一方面,项目前期投入比较大,项目缺乏资本金或启动资金。而psl资金成本低、久期长、投资项目针对性强,且可以用作项目资本金,能起到激活投资主体积极性、市场资金主体积极性的作用。

3、提振房地产金融加速器和货币乘数

近期,房地产下行和市场预期转弱,导致地产的金融加速器(基础货币撬动货币乘数和资金投放)效应弱化,这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房企投融资弱化,居民加杠杆需求弱化,贷款买房的积极性较低,甚至出现通货紧缩(ppi和cpi双双下行)的主要原因,psl定向注入基础货币,并且在财政支持下定向贷款,提振市场投资开发、居民购房消费的动力,带动需求回升,修复货币乘数,修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内需增长。

4、推动房地产供给侧改革

psl利率为2.4%,较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低10bp,未来psl利率仍有下降空间,具有规模化的低成本的公共资金属性,有利于激励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公共配套补短板和配建保障性住房(含保租房)等房地产供给侧改革。这些项目对接新市民、年轻人、工薪阶层的住房需求,以供给侧改革挖掘机构性的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基本面。

5、效果分析

预计效果取决于psl投放的规模。但要考虑的限制因素是,目前对于地方隐性债务的防范力度明显大于上一轮psl投放期,而当前地方隐性债务沉重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上一轮psl大规模投放。另外,psl投放和偿还形成闭环,前提条件是贷款要能偿还,偿还的渠道就是商品房销售或项目运营产生的现金流(上一轮psl形成闭环也是靠地方卖地),但目前的商品房销售、土地收入明显下行,市场对未来能否兑现收入的预期也偏弱。

因此,本次psl投放预计将在重点项目上下功夫,即筛选项目并入库,对于库里面的项目用,支持力度比较大,顺利推下去,但不会大规模推广,中短期内实际效果不能太高估,不可像上一轮psl那样,自下而上全国大范围申请,大规模支持棚改和城中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