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品牌经营成果!松江市场监管部门为企业规划知识产权布局

“太谢谢你们了,不然公司要在产品‘俗称’上吃大亏了。”日前,上海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专门来到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新桥市场监管所致谢,感谢他们帮助企业升级知识产权布局管理,让企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前不久,新桥市场监管所在对上海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大体检”走访调研时得知,该公司正在为其主营的一款“某某停”(产品俗称)产品发愁。原来,企业在早期开发推广该款产品时,为了便于直观反映产品特性和宣传,为该款产品取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产品俗称——“某某停”。经过多年的品牌经营,“某某停”产品已取得了市场的认可,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就在产品销售推广进入高速成长期时,企业在市场上却发现了产品俗称和产品功能特性均相同的另一款“某某停”,这给公司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该公司认为,市场上的另一款“某某停”同类型产品存在明显的“蹭热点”“傍名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正打算向执法人员寻求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发文声明竞争对手经销的“某某停”为渠道不明的“假货”。

执法人员立即叫停了该公司的冲动行为,并告知公司发布该条针对竞争对手的声明反而有可能构成商业诋毁,公司负责人听后一头雾水。根据前期了解的情况,企业销售的这款自行取名的“某某停”产品俗称并未在我国注册商标,且该产品也并非公众所知晓、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商品,不能认定为该商品的特有名称。“可以这么说,这个产品俗称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谁都可以用,所以也不存在谁真谁假。”听完执法人员的细心指导,公司负责人才恍然大悟,差点丢掉了辛苦开发经营的产品俗称和市场。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知识产权布局,更大限度地保护好品牌经营成果,执法人员举一反三,现场为企业开展了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方面的普法培训,指导企业全面升级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同时建议该公司可以多设计一些防御性的商标和外观专利申请,了解同类别商标和外观设计布局情况,发现他人的商标申请,及时采取包括异议、无效、撤销等手段,避免“傍名牌”的产品上市

下阶段,新桥市场监管所将继续结合“大体检”4.0方案要求,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回应和问题解决机制,提供“一企一策”服务,不断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梁锋 张旭(通讯员)

图片: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编辑:樊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