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巴菲特犯过的错

巴菲特说:“这种所有航空公司都遭遇的价格问题,揭示了一个重要真理:当一个公司销售的是普通商品型产品(或服务)时,它不可能比最为愚蠢的竞争对手聪明多少。”

这是我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者和公司高管教程》后第三篇读书笔记。

前面两篇是:

巴菲特选公司的四个方法,做好投资的两门课

巴菲特讲估值

这两篇讲的是“巴菲特”怎么选公司和怎么估值的。当然这是就我的认知而写的东西,不一定对,你们权当参考。

今天我在看书的过程中,看到巴菲特老爷子,在投资的过程,也犯了很多错误,我觉得别人的错误以及教训对我们的教育意义更大。

今天就巴菲特在航空公司所犯的错误来简单讨论一下(下面红色字体为原文摘录)

维珍航空公司富有的老板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被问及“如何成为一名百万富翁”时,他迅速回答:“实际上这没什么秘诀,你开始是一名亿万富翁,然后买一家航空公司。”由于不愿意盲从布兰森的观点,你们的董事长在1989 年决定试一下,用3.58亿美元买了美国航空公司9.25%的优先股。

我喜欢并敬佩公司当时的 CEO 埃德·科洛德尼,到今天也是如此。但是,我对于美国航空公司的分析既肤浅又失当。我被公司长期盈利的运营历史所陶醉,并轻信于高级证券(意指优先股)表面上看起来提供的保护。我忽视了关键的地方:美国航空公司的收人,会逐渐受到结束价格管制所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而它的成本结构却依然是管制年代的延续。如果这些未有抑制的成本预示着灾难,那么沿用航空公司过去的记录可能也是。

这里我觉得巴菲特犯了以下几点错误:

1、盲目自信

2、迷信于历史数据

3、对行业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投资

4、超出能力圈范围

第一,什么是盲目自信?

就是过于自信,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听不见别人的意见。

明明在行业的专家已经告诉他这个行业的现状,却只相信自己的眼光。一头扎进去不肯回头。

通俗一点讲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这是作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包括高智商的人最大的人性弱点,芒格说过:就怕100智商的人认为自己有150的智商。

最好的人是100的智商做只需要80智商的事。

其实,一句话就是:有自知之明!

第二点:迷信于历史数据,更是我们会犯的错误。

我们在进行估值时,所使用的就是历史数据,而在不理解这个公司这个行业时,在我们买入后往往所谓的价值投资就是价值陷阱。

一般情况下,能够进入我们的买入区间的都是在往年历史数据很好,在最近几年进入困境,而在估值时由于历史数据很好,所以估值出来的价值对于股价来说相当的便宜,打个7折8折的很常见,就算是4折5折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往往在买入后股价就是不涨,反而市盈率却每年都在上涨。

第三点,对行业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投资

其实究根结底巴菲特那时还是在以捡烟蒂的方式投资,因为这种方式是不管这个行业未来如何,只要这个公司的有形资产远远的大于股价,那么巴菲特就会买入。

但是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有形资产会随着它的经营价值可能会归零。

第四,就是超出自己的能力圈做投资

我们总以为巴菲特是股神,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而且这个能力圈的术语可是巴菲特先提出来的,谁能想到他自己也是屡屡犯这样的错误?

他忽视了:这个行业:美国航空公司的收人,会逐渐受到结束价格管制所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而它的成本结构却依然是管制年代的延续。

虽然最后他理解了这个行业的性质,但是这是在他买入后。

从这里我们可以学到

其实巴菲特所犯的错误,就是芒格常常讲的,过于自信、做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

巴菲特能给于我们的启发教育什么呢?

我认为,在看中一个标的后不要轻易地下手。

可能它的历史数据很好看,但是它现在的数据是下降的。

在我们动手之前要多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会下降?并找出原因。

问自己:你真的懂了吗?对于这个行业你了解多少?对于这个公司了解多少?

这个公司的行业在未来还能维持多久不变?

这个公司的在本行业里面有没有竞争优势?

可能你能问出更多的为什么,但是请找出原因。

如果找不出,证明您还是不理解。

总结一下:

1、不要盲目自信

2、不要迷信于历史数据

3、不要对行业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投资

4、不要超出能力圈范围

这个四不要,就是我对巴菲特所犯错误学到的东西!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下次再见吧!

我的持续输出来自于您的认可,请动动您的小手点个“在看”、“关注”,为了方便查看数据请“收藏”起来吧!

如果您认为有点价值那么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

2023年新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