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难,做百年企业更难,而要做一家百年不衰的家族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其中大约只有30%能延续到第二代,传至第三代的比例少于13%,能在三代以后还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仅剩下5%。
“富不过三代”,是历来难以打破的家族魔咒。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三大“法宝”
很多中国人相信“富不过三代”的宿命,但其实我们常说的“富不过三代”,完整表述应该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其实,一个秉承强大家族信念、拥有一脉传承的家族事业并重视子女教育的家族,未必富不过三代。
那么家族企业的传承“法宝”是什么?
第一,家族信念。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有非常强有力的家族信念。神话《愚公移山》里愚公为什么最终能够感动上天?《列子·汤问》言:“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最后,他的决心感动了上天。
为什么中国神话中会有愚公移山这样的故事?说明中国人始终坚信家族带来的强大力量。
第二,家族事业心。浙江宁波的私人藏书馆“天一阁”历经了清末的混乱和灭亡,遭受了日本的侵略后仍得以保存,为何它能够保存至今?因为这个家族把藏书变成了整个家族的事业,这使得他们每一代都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才前赴后继地去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家族责任。
日本在进攻宁波时很想掠夺“天一阁”的藏书,但“天一阁”在当地的乡绅们、士绅们的保护下妥善转移,最终躲过一劫。解放之后,他们把这个藏书楼交到了国家手中。由此可见,培养下一代的家族事业心,是传承家族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子女教育。提到子女教育就不得不强调中国女性在家风创造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大贤母的故事,孟母三迁、陶母退鲊、欧母志坚和岳母刺字都是大家耳熟能详、教子有方的经典母亲的故事。
家族企业传承模式
一般来说,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主要有三种:子承父业、内部培养、引入职业经理人。
所谓子承父业,是指创一代往往将自己的子女列为接班角色的首选。在子女数量较多的家族企业中,还会采取“诸子均分”的传承机制。
内部培养是指继任者往往是企业内部能力相对突出、工龄相对较长的员工,和创始人没有血缘关系。在二代子女不具备接班条件的情况下,内部培养模式成为一种可替代的选择。
职业经理人传承模式在美国是最先实现的,像洛克菲勒家族、沃尔顿家族都经历数代而不倒,也被验证家族企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走向之一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一般由董事会向外部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管理,采用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股东大会选举出来的董事会享有最高决策权,更加民主、高效。
家族信托
助力企业传承
家族企业的股权一经合法转移给受托人,家族企业股权就独立于家族成员的个人财产,其不会单纯因为家族成员个人的债务纠纷、婚姻变故、身故继承纠纷等导致家族财富遭受损害。此外,将家族企业股权置入家族信托,也有助于在企业的经营风险与委托人家族之间形成隔离。在家族企业面临破产等危机时,家族企业与委托人家庭财产也是相互独立的,从而避免其家庭个人财产受到企业风险的牵连。
另一方面,信托财产与属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也是相互独立的。即使受托人面临债权人追索,家族信托财产也不能成为债权人追偿的对象。鉴于信托的连续性,即使信托公司破产、清算,家族信托的存续也不会受到影响,家业长青自是有法律及制度上的保障。
不只是企业传承,家族信托对于家族及家族企业治理也是有着独特的作用的。随着家族的发展壮大,必然会产生对家族治理的需求。在关系错综的家族中,“创业者”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保持家族的和谐;但若是意外发生,又没有合适的领头人出现,家族成员明争暗斗的情况便可能出现,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家族的和睦与传承。
家族信托可以将家族与家族企业治理进行关联。例如,虽然家族成员不直接持有家族企业股权,但是家族信托可以对参与家族企业管理并获得成绩的成员予以一定的奖励。
完善的家族治理应当包括家族宪章的制定与家族治理结构的设计,家族治理结构设计可以包括家族大会、家族理事会等制度安排。委托人可以在信托文件中保留对家族企业的控制权,例如由家族理事会享有董事、高管任免权等。同时,为避免家族成员掌控家族企业意愿或专业性上的不足,家族理事会也可外聘职业经理人履行相应的家族企业管理职责。
家族治理制度设计是一项复杂且高度个性化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受托机构与委托人充分沟通,结合委托人的情况和意愿进行定制,从而更好地实现委托人家族传承与治理的目的。
富过三代的秘密案例
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自第一代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创立了其庞大的石油帝国,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就此诞生。
此后,华尔街风险投资之父劳伦斯及美国政经大腕戴维,均出自于该家族。中国有句古话称“富不过三代”,但洛克菲勒家族已繁盛了六代,依然续写着财富神话,而财富能顺利一代又一代传承的秘密便与洛克菲勒中心顶层的机构有关。
据资料显示,该机构为洛克菲勒家族成立的专属信托公司,其管理着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规划和大部分股权。家族第三代戴维·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回忆录》中提到,在财产传承方面,鉴于其父亲担心后辈的成熟程度和经验,因此他设立了家族信托财产严格限定任何一个受益人**收益和动用本金的条件。而在子女30岁以前,信托财产的收益除了用于支付子女学费和生活费外,还分别捐赠给数个指定的慈善机构。
实际上,不仅是洛克菲勒家族,欧美地区多数家族富豪选择借道家族信托、家族基金会的财富传承体制,成就了家族财富的基业常青。
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由编者整理,本文旨在分享观点、促进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