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头戏来了!居心不良,把自己逼进死胡同,看美国如何收场!

六月份跳过加息之后,本月美联储是否会加息?

如今已经临近7月25日-26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加息的话题也再度引发大家的关注。从美国当下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七月份加息的概率比较大,但与此同时,美国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前几日美元指数跌破100,很多人据此来预测美联储七月份不会再加息。从美国这轮金融攻势来看,不再推高美元指数,似乎就意味着要停止进攻了。而且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最大的鹰派官员布拉德宣布辞职,所以信号看似也是比较明确了。

但是大家想一想,从去年开启加息周期以来,美国一直都未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他们会就此善罢甘休吗?从美国的一贯作风来看,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从近期的舆论导向来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其一,美国劳工部公布了最新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涨幅从5月的4%继续回落到3%,低于预期的3.1%,已经12个月连降,看似也是对下半年加息预期的大幅降温。但是这次的数据如果刨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来看的话,其通胀率还在4.8%左右,这与美国之前设立的2%的目标相差甚远。

当然这是美国自己要捍卫的金融理论,我以前文章多次说过这个理论本身就漏洞百出,何况美国通胀问题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紊乱,特别是中美贸易战造成的严重影响,快速加息就是企图用金融霸权来收割全球的手段,结果因为中国因素导致计划基本落空了。

其二,“新美联储通讯社”Nick Timiraos又开始作出暗示。他发文点评美国6月DPI数据,表示诸多美联储官员支持继续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6月份的相关数据显示通胀降温,但是因为5月份以来的招聘和经济活动强于预期,所以7月份仍有动力加息。一直以来,这位“美联储喉舌”的话还是比较准的,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曾重点分析过,大家可以回顾查看。而且在之前美联储公布的6月份议息会议纪要中,显示的内容与Nick Timiraos的表述也基本一致。

所以综合来看,美元指数的暂时性走弱,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不足以表明是美国在金融层面做出了妥协和让步。最多是在他们的官员陆续访华之后,双方再次明确了当初在巴厘岛会晤的共识,即将利率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拉全球一起陷入煎熬之中。

话虽如此,但就美国而言,在金融方面一直都拥有极大优势,而这次加息一年多依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信他们也有很大的挫败感。我们知道,金融手段讲究的是速战速决,持久战就会形成反噬,自身的风险也会急剧上升。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未偿债务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76%,已经是2012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远高于一年前的1.8%。而且现在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经超过32万亿美元,如果结合其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的金融成本,肯定是远远高于这个水平的。不仅如此,如今美国的银行业更是一地鸡毛、问题重重,如果后面继续加息,后果肯定将不堪设想。

所以对美国来说,不加息,这一年多的努力就白费了;加息,则会加重自身的负担,如同雪上加霜。现在美国就等于把自己逼进了一条死胡同,很难收场了。

当然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在金融方面他们还有一个最后的兜底方案,但执行起来对其自身的伤害非常大。如果美国真的走到最后一步,以牺牲上千家中小银行为代价来进行金融行业的兼并和重组,那势必会有无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对其国家安定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威胁。

所以是选择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选择跌入万丈深渊,就看美联储接下来会如何抉择了。当然事情发展到今天,完全是他们咎由自取。时代已经变了,过去依仗霸权收割全球利益的游戏已经玩不转了,如果美国贼心不死,依然想不顾一切背水一战的话,那就等着迎接更严重的后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