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山
编辑|多鱼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虽然美方是半导体产业的发源地,但现在除了美方之外,还有不少国家的半导体产业都很发达。比如我国台湾,就有台积电坐镇。
而位于东北亚的韩方,则有本国第一财团三星支撑,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芯片行业的两大“头号玩家”,此前都曾因为美方的承诺而表现出明显的讨好倾向。
但在得知美方画大饼的真相后,他们又集体转向,准备加强与大陆的合作。如此看来,这些半导体企业最终还是绕不开大陆市场。连外媒都表示:中国将要实现自给自足了!
一、需求旺盛的大陆芯片市场
在遭到美方科技制裁之前,我们与世界上不少半导体巨头企业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我们有着充足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企业选择与大陆合作,就能更好地稳住自己的经济营收,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遭到一定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全球电子消费市场都呈现出下跌的趋势。
不过我们对于芯片的进口并未减少,根据有关部门给出的数据统计来看,我们的进口占比一路上涨至70%左右。
在遭到美方的科技制裁后,我们的进口占比才大幅度降低。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口的需求,而是受西方国家制裁的影响,我们没有办法继续加大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进口量大打折扣。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真正意识到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此前一直有学者主张“造不如买”,认为我们与其花费巨大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去自主研发,不如暂且用进口芯片产品来满足需要。
这确实能有效解决市场发展的燃眉之急,但却不利于我们的长远发展。一旦遭到制裁,我们就将陷入彷徨无助的黑暗丛林,难以找到出路。
从客观上来说,美方的科技制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们芯片产业的发展。
就目前来看,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虽然还不能与现有的芯片大国相提并论,但至少能实现低端市场的自给自足。
还有能力向海外出口质优价廉的28nm芯片,帮助一些欠发达国家解决低端芯片需求上的问题。
二、芯片行业两大巨头转变发展思路
此前在美方的邀请下,三星和台积电都有了赴美建厂发展的打算。
美方虽然是芯片发达国家,但在高端产业链上有所欠缺,这几年也在不断强调制造业回流的问题。对于这两家巨头企业的到来,美方自然是欣喜万分的。
三星和台积电虽然知道赴美建厂会有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但考虑到对方会给自己提供可观的芯片补贴金,并且可以通过美方市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全球化战略。
机遇与挑战并存,两大巨头都选择为自己的未来搏一搏。
谁知去了美方之后,美方就不再承认当初的允诺,巨额补贴的受益者都是本土企业。如三星、台积电这样的外资企业,分到的都是些“残羹冷饭”,很难弥补赴美投资建厂的投入。
另外,在美方芯片法案的制约下,这两大巨头不得不减少与大陆的合作,导致企业大量库存难以消耗,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现在这两大巨头对于赴美建厂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太大的热情,而是选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国市场的深耕和发展上。
当然,也有一部分内行人认为这两大芯片巨头放缓在美方市场上的发展,很可能是在变相的给美方施压,想看看对方是否会做出改变,履行之前的承诺。
根据三星相关负责人的表示来看,现在芯片市场的情况并没有以前那么乐观,盲目扩大建厂,很可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风险。
当然了,有挑战就会有机遇。如果两家芯片巨头企业能够更早的抢占市场份额,那么接下来就将在芯片市场上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相比较于继续,在美方投资建厂而言,两家芯片巨头都选择加大对本土市场的建设。
同时,台积电还在积极拓展欧洲市场,接下来将会在德方建立一个研究所,想借助当地的发展资源实现对高端芯片量化生产的进一步突破。
不过与此同时,两家企业还需要注意到自己当下所面临的芯片库存问题。
积极寻求与大陆市场的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芯片大量堆积的问题,从而获得可观的现金流。
这笔现金流在两大巨头投资建厂的过程中,也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企业扩建发展的风险。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