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好!今年首次降准!央行释放流动性5300亿!

3月17日央行公告:

“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这次降准有什么关注点呢?

据央行相关数据测算,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规模在5300亿元左右。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次降准呢?

“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降准后,意味着商业银行被央行依法锁定的钱减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钱相应增加了。

也就是说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就比如,你每次去商业银行存100块,就要放7.6块钱到央妈,因为怕银行都贷出去,这样一旦大家都去取钱,就容易发生银行没钱兑现,所以这7.6块钱就是寄存在央妈那里,防止银行出现突发没钱的情况。

如果降准,银行的自留资金就会变多,那么就可以有更多钱贷出去。

可以简单理解,就是再次放水。

回到此次降准来看。

首先,这是2023年首次全面降准,上一次的降准是在2022年11月25日,此次降准0.25个百分点,大概释放5300亿,力度并不大。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央行历次降准幅度大多是50bp或100bp甚至更多,但2022年两次降准幅度均为25bp,此次是央行第三次仅降准25bp,足以显示央行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的意图,力度上属于匀速发力。

其次,更为关键的是,继续宽松刺激经济。

什么意思?

即前两月虽然企业贷款增长较好,但居民贷款增长乏力,需求仍然不足,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正当其时。

而且央行本次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可释放长期资金约5200亿元,同时加上3月13日以来央行各项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mlf净投放7120亿元),本月下旬央行释放资金共计超过1万亿元,进一步为信贷持续强势增长解除了流动性约束。

只有银行把钱贷出去了,才能让钱流动起来,经济才可能更活跃,否则都存在银行,经济怎么好呢?对不对。

当然,此次降准,大地得到滋润,房地产同样也能沾点雨露,这对楼市来说就是一个好消息。但如果片面的理解为房地产救市,那就错了!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前提,降准最直接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房地产,而是考虑全局经济增长!

那对市场有什么间接影响?核心不外乎两点:

其一、个人住房贷款和房企融资加快回暖。

房地产贷款在回升,房贷利率也在下调,房贷放款速度明显加快。加上如今降准后,金融机构手里的钱变多了,那对于房企的融资肯定还会继续加快放松的。

其二、整体房地产销售也会逐渐回暖,部分城市房价将会补涨。

降准后,刚需和改善需求会陆续上车后,成交量肯定会上涨,价格会止跌小幅反弹,笋盘逐渐消失,新房优惠也会收回,但是不要指望回到去年的行情。

上面给定心丸给的已经够多了,楼市企稳回升那是大概率的事情。

现在大部分房企的危机都已经解除了,暖风政策从上而下一级级传递,我们肉眼可见的就是楼市逐渐复苏的过程。

反复强调,买房一定要顺着政策走,调控了大家就不要进场;放松了或放水,那就是告诉大家,可以上车了!

不过,本次降准对现在经济的效果还是有限的,但这是一个信号!

今年为了拉经济,一定会持续货币宽松,持续放水,后面可能还要进一步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