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世易,小家电与大环境

我国的小家电市场,是家电产业中最为灵活的一个版块。灵活的产品组合,灵活的渠道模式,灵活的代际人群。同样,小家电市场也因为这种灵活性,在整个产业遭遇各种变革期,都是最先感受寒意,也最先调转船头,做出转型改革,最先享受时代红利的行业。近几年,小家电市场成熟品牌格局既定,也不乏各大爆品背后成就的新生品牌。经历了繁荣、竞争、调整、转型、探索之后的小家电市场,在现阶段依然具备充满朝阳的发展活力。

从品类角度而言,小家电因为生产门槛并不高,而吸引更多的厂家介入,分食市场。尤其在渠道愈加碎片化的今天,从传统品牌到淘品牌,到微商等新电商品牌,乃至直播品牌,在开辟家电赛道时,首先将目光瞄准了小家电品类,也与小家电的品类生产门槛低这一属性有关。

而且,无论是传统品牌还是新生品牌,要想实现规模提升,一条赛道是新渠道,也可以称之为缝隙渠道;另一条赛道是价格赛道,即低价赛道,抢先进行市场铺陈。

实际上,低价赛道符合最初线上消费的主流趋势。今天,与其说低价,不如谈性价比更贴近现实。而兼具新渠道和性价比优势的品牌,更容易获得成功。

疫情三年,让消费市场信心受挫。消费降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种降级带有理性选择的色彩,消费者不是不选择购买,而是将钱包倾向那些兼具品质和性价比更高的品牌和产品,因为消费可以降级,但生活品质不能倒退,对产品的选择伴随着更严苛的综合评判。

伴随消费降级的,是品质的升级。

近两年,小家电产品在细分方面,做的非常出色,包括产品细分、人群细分和场景细分,等等。而也正是在细分基础上进行的渠道助推,形成了除美苏九成熟品牌之外的,几大新生品牌。包括洗地机领域的添可、追觅,也包括较早的科沃斯,而从洗地机的市场表现上来看,成熟品牌莱克和新生品牌追觅的上升势头非常明显。

从厂商角度而言,过去的商业思维是品牌方制造产品,创造产品需求,再通过营销和渠道资源到达消费端。也正是冗长的产业链,使小家电,尤其是高端品牌和高端产品在终端筑起了较高的价格壁垒。而且,也可以看到,在多环的产业链中,代理商的贸易作用非常明显。也正是这种缺乏终端运营能力的贸易作用,让很多传统小家电代理商的持续发展遇到了危机。

当线上渠道打通,品牌开始自建营销团队、终端团队、乃至直播团队之后,传统小家电代理商的日子非常难过,有些甚至面临淘汰危机。但与此同时,对于商家而言,由贸易商转型为运营商成为商家想要继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现在,新的消费模式下,整个商业逻辑也进行了重置,从工厂到消费者的链条反之为从消费端到工厂,无论成熟品牌还是新生品牌,都将研究消费者、消费需求移到制造端之前。需求—共情—场景—产品—创新,是现在小家电市场的商业逻辑。

新环境下,从品牌到消费的链路越来越短,渠道的更迭已经不再以十年计,而是随着新商业模式、新营销方式和新互联网工具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品牌的考验也越来越大。过去,对于创业型品牌而言,天猫和京东是成长的乐土,如今,淘抖快包括拼多多又成为了新一轮品牌崛起的赛道。新渠道的出现,必然伴随一批品牌的离场,也必然催生一批品牌的新生。但依然有以美苏九为代表的小家电品牌,依然屹立在小家电产业头部品牌榜单。

综合来看,无论传统品牌还是新生品牌,做好、且做长久市场的关键,在于回归基本盘,练好基本功,打通新模式的运营链路。

需求、供应链与链接,决定小家电赛道的再造与新生。

基本盘层面,具有很多维度,但聚焦小家电领域,基本盘包括需求洞察、供应链资源整合,以及打通需求和供应链的链接。

首先,在洞察需求层面,与品牌自身的定位有关。即产品面向哪些消费客群,哪些人群是品牌的目标消费者。

而实际上,消费需求的底层逻辑近十年以来,几乎没变。

以当下卖的较火的电蒸锅为例。“实际上十年前,市场上就有电蒸锅的身影。当现在一些线上品牌还在研究如何避免盖子内部水蒸气滴落到食物上,影响食物口感之际,十年前这项技术实际已经有所应用。但当时,我们的销售渠道和方式是在超市进行演示,习惯明火烹饪的70后乃至60后们,对电蒸锅并不感兴趣,对健康烹饪的认知也还没有普及。”某小家电十年从业经历的品牌人士告诉记者,时代和代际人群的不同,对产品的反应和接受度也不同。

同样,十年前就出现在市场上的空气炸锅,也直到现在才火爆起来。包括现在出现的电蒸锅和电火锅一体的产品,但在底层逻辑上,这些产品的属性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变的是时代,是渠道,是消费人群,也是消费需求。

“洞察人群,细分需求,借助现代化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很清晰的为品牌人群定位。现在的数据强大到可以将一个人的需求进行精准捕捉。有些品牌定位抓的是好卖、主销、火爆等关键词,这是典型的销售思维。有些品牌抓趋势、增长高和竞争多寡等数据,这是典型的品牌思维。至于是销售思维还是品牌思维,这也与品牌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相关。”

对供应链的理解,不仅包括产品设计,研发和开发能力,在链路越来越短,竞争周期越来越快的今天,供应链的理解还包括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以及产品迭代能力,而不仅仅是产销。对于成熟品牌而言,因为有着多年资源积累和沉淀,在供应链方面有着更强的整合能力。凭借这一优势,在成本加持下的产品更具性价比,而在品牌加持下对消费群体也更具吸引力,对于品牌本身而言,可以实现更强的溢价能力。“最典型的依然是美苏九,品牌影响力+价格竞争力,保证这三大品牌稳居小家电品牌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