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计划到2025年内外贸航线数量破50条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之一,洋浦经济开发区承担了海南自贸港“先行先试”的重任,将按照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等发展定位,为全岛自贸港建设和封关运作积累实践经验。昨日,海南省全媒体采访调研行来到了洋浦港口岸小铲滩码头,了解港区建设新进展。

正在运营中的洋浦港口岸小铲滩码头

  “现阶段,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设有3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可全天候满足5万吨级船舶靠离。”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码头于2016年12月16日正式开港投入运营,得益于船舶注册、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港口历年吞吐量加快提升。

  从2017年的19.3万标箱,到2021年的112.7万标箱。其中,外贸领域更是经历了从零到如今的31.8万标箱。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目标为140.5万标箱,截至3月12日,已完成28.73万标箱。

  为应对增长态势,洋浦经济开发区正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提升码头服务能级。据介绍,依据洋浦港口岸小铲滩码头规划方案,将在小铲滩起步工程西侧新建约2461m集装箱码头岸线,码头结构按照靠泊20万吨级集装箱船设计,项目将建成7个7-20吨级集装箱泊位及配套防波堤,年设计通过能力约500万标箱。

  “目前,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已布局内贸航线12条、外贸航线14条、内外贸同船路径7条,初步构建起以洋浦为枢纽,对内连接国内,对外贯通东盟、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线布局。”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现有航线基础上,将力争实现内贸航线对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外贸航线逐步扩展至非洲、美洲及中东红海等国家或地区港口,计划至2025年内外贸航线数量突破50条,其中外贸航线25条。(记者 林文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