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签订《投资协定》,远东大开发时代来临,撬动东北亚地缘格局

2025年05月11日12:42:09 财经 1236

5月8日,中俄正式签署《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补齐了中俄经贸关系的最后一块“短板”,为“远东大开发”奠定制度基石。搭配2024年出台的《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明确建立地区投资项目清单并定期更新,保障投资项目落地实施的可预期性和安全性,也为东北亚地缘格局带来了深刻变革。

中俄签订《投资协定》,远东大开发时代来临,撬动东北亚地缘格局 - 天天要闻

俄罗斯远东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储量惊人,却长期处于开发不足的状态。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如铜、锡、铝、锂以及稀土等,是全球重要的资源宝库。能源网络也在逐步完善,天然气管道将系统整合,连通中俄西部与北极,未来能源输送能力将大幅提升。在粮食领域,俄罗斯每年粮食产量高达1.4亿吨,然而对华出口占比尚不足4%,增长空间巨大。

普京早在2024年批准的《远东发展2035战略规划》,为远东发展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2023 - 2025年为基础设施建设期,着重改善交通、能源等基础条件;2026 - 2030年是产业培育期,逐步吸引各类产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2031 - 2035年则致力于实现财政自给,让远东地区成为俄罗斯经济新的增长极。如今,随着中俄《投资协定》的签署,远东大开发迎来新的契机,中国资本和技术的注入,将加速这一进程。

俄罗斯正在大力改造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这两条铁路干线是远东地区与俄罗斯其他地区以及欧洲相连的重要通道,升级改造后将大幅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规划建设圣彼得堡—海参崴高速铁路、北极航线物流枢纽,未来中俄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将全面提速。

北极航道合作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俄在极地航线开发上迈出重要一步。“北极1号快线”已完成首航,中国船队未来将深入北极,连接欧亚。这不仅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还将缩短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时间和成本,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而远东地区作为北极航道的重要节点,将成为贸易往来的前沿阵地,吸引更多投资和产业集聚。

如果将“大图们倡议”向独立组织转型、俄罗斯远东开发计划和《投资协定》放在一起看,会发现东北亚正在形成一个以中俄为核心的经济共振区。未来,这片区域可能出现类似RCEP一样的经济圈,产生深远影响。

中俄边境经济带将建立8大类产业集群,涵盖能源、资源加工、农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实现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朝鲜半岛蒙古有望成为商品中转和资源基地,借助中俄的经济辐射和交通网络,融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中国东北三省将从物流末端变为战略前沿,凭借地缘优势,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产业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自身产业升级,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

过去十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实现翻番;下一个十年,重心将转向投资合作、产业链协同、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协定》的签署,是人民币正式“登陆”俄罗斯的信号弹,也是整个东北亚迎来“大变局”的开场锣声。它将吸引更多中国企业赴俄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同时,也将加强中俄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当然,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需正视挑战。俄罗斯存在一定的监管和投资风险,中俄之间一些历史遗留的主权争议仍需妥善处理。但随着双方沟通与合作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中俄签订《投资协定》,开启远东大开发新篇章,东北亚地缘格局正在悄然重塑。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北亚地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各方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周末,大消息不断! - 天天要闻

周末,大消息不断!

宏观•要闻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当地时间10日上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当天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管理费过亿却大幅跑输业绩基准  这些基金你买过吗? - 天天要闻

管理费过亿却大幅跑输业绩基准 这些基金你买过吗?

央广网北京5月11日消息(记者 冯方)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基金管理费、基金公司绩效考核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方案》对行业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方案》要求,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