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海外布局、前沿科技等备受关注

2025年05月09日14:22:02 财经 1746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二季度以来,外资机构调研A股热情持续升温。Wind数据显示,自4月初至5月8日,超470家A股公司接待了外资机构的调研,其中华明装备、宏发股份、立讯精密等公司接待外资机构数量居前。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领域公司备受青睐。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海外布局、前沿科技等备受关注 - 天天要闻

东方IC

具体来看,外资机构在调研过程中对上市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产能建设等情况尤为关注。以华明装备为例,安联投资、富达、Point72等机构在调研时重点询问了其出海规划。华明装备表示,目前在海外的产能布局更多是打开当地市场,而不是从产能考量,公司现有产能布局足以应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公司海外发展的战略核心始终是本土化布局,相关工作持续推进中,包括合作方接洽、产品认证及供应链考察等。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的产品布局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同样是外资机构关注的重点,其中机器人、芯片和AI等领域最受关注。

进一步来讲,随着全球科技巨头加大对AR/VR价值链的投资,AR/VR产业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渗透阶段,智能眼镜等AI硬件迎来发展新契机。而韦尔股份凭借在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布局新兴市场。公司表示,CIS产品是AR/VR领域的核心芯片,在新兴市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公司的CameraCubeChip、LCOS、显示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在该领域的单机价值量不断提升。

智算系统的蓬勃发展也为产业链公司带来新机遇。澜起科技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表示,公司全互连芯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五至十年的战略目标是逐步成长为国际领先的全互连芯片设计公司。

此外,外资机构同样聚焦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与布局,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美国银行等外资机构纷纷前往相关公司调研。华勤技术表示,公司正在组建专业的机器人团队,并计划在2025年完成团队搭建和机器人研发模型机的构建。公司看好未来工业机器人与健康养老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并致力于在这些领域建立核心技术竞争力。(南木)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蒋连生会见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方建平一行 - 天天要闻

蒋连生会见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方建平一行

5月9日,市委书记蒋连生会见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方建平一行,双方围绕深化政银合作进行深入交流。5月9日,市委书记蒋连生会见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方建平一行。何鎏 摄蒋连生对方建平一行来梧表示欢迎,对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长期以来给予梧州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我市经...
临港新片区:发布再保险、国际航运、生物医药3个领域数据出境操作指引 - 天天要闻

临港新片区:发布再保险、国际航运、生物医药3个领域数据出境操作指引

5月9日,在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成立一周年活动上,再保险、国际航运、生物医药3个领域数据出境操作指引发布。澎湃新闻记者获悉,上述操作指引将配合相关领域负面清单使用。后续临港新片区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公募基金、证券、电池护照等领域,不断拓展操作指引覆盖度,更好解决企业实际需求,指导数据处理者...
背靠百亿资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拟出资5.93亿入主*ST长药 - 天天要闻

背靠百亿资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拟出资5.93亿入主*ST长药

微成都报道 历时三个多月,*ST长药(300391.SZ)意向投资方终于浮出水面。5月8日,*ST长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和临时管理人分别与产业投资人四川嘉道博文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嘉道博文”)等六家机构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根据协议,投资人将通过“现金注资+资源导入”方式协助公司清偿债务、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在投资人中,...
4月外贸数据,公布了! - 天天要闻

4月外贸数据,公布了!

原创 刘博团队对等关税,到底对进出口产生了哪些影响?万众瞩目的4月的外贸数据,今天公布了。今年1到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均为人民币)。下图是中国(内地)跟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按照美元计算的外贸数据。大家更关心4月单月...
V观财报|瑞丰光电收监管函 - 天天要闻

V观财报|瑞丰光电收监管函

中新经纬5月9日电 深交所网站9日发布关于对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丰光电”)及相关当事人的监管函。
庄士机构国际发盈警,预期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5.8亿港元至6.4亿港元 - 天天要闻

庄士机构国际发盈警,预期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5.8亿港元至6.4亿港元

智通财经APP讯,庄士机构国际(00367)发布公告,本集团预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取得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5.8亿港元至6.4亿港元,而去年则取得亏损约9.32亿港元。根据现时可取得的未经审核财务资料分析,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亏损乃主要由于确认本集团投资物业的公平值亏损;确认本集团待售物业以及位于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