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对于我国3亿多退休人员来说依旧是值得高兴的一年,因为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国家就宣布了2025年养老金会继续增长,并且是双增长,意味着职工养老金连续21年增长,城乡居民养老金连续2年增长,并且在今年3月份的两会中,国家公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会延续2024年的历史最高继续上涨20元,那么职工养老金今年能涨多少呢?
根据往年的养老金调整流程看,一般在3月份才发布调整通知,具体的调整比例和各地方的调整方案大概在5-6月份左右公布,这样整体补差都会在7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今年养老金调整通知早早就发布了,比往年任何时候都早,也是提前让大家过了个好年,现在已经4月初了,大家纷纷猜测今年的调整比例和方案会提前公布,按照之前调整比例看,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5年前能维持在10%,从2016年之后一直下调,2022年调整比例4.0%,2023年为3.8%,2024年仅为3.0%,从之前趋势看,今年能维持在3%左右已经相对不错了,人社部在会议上也强调说要适当调整养老金,那么基于这种稳中求进的思想,再加上目前养老金账户的支出压力,还要结合当前的物价及工资水平,综合看3%的涨幅比例可能性很大,或者也会给出一个区间范围,比如2.5%-3%之间,各城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区间比例进行方案设计。
目前养老金调整机制,还是延续之前的方式,分别从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进行设计,定额部分还是固定统一增长,不管养老金高低和年龄,大家涨的一样;挂钩部分是跟养老金水平和工龄相关的,且是正向比例增长,鼓励多交、长交的这部分人员;最后是倾斜部分,主要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边远艰苦地区的人员有额外补贴。
今年养老金调整还有个重要信号,就是向中低收入人员倾斜调整,目的是拉近养老金待遇差距,提高低收入人员的养老金,从而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那么中低收入是指哪些人呢?主要就是针对工资收入低的人员,从全国人均养老金水平看,低于3500元的应该都算是低收入人员,但也还需要再结合当地的人均养老金情况,毕竟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人均养老金能达到5000元左右,而东北地区一些城市,人均养老金还未达到3000元。
如果要向低收入人员倾斜调整,那么会以何种方式倾斜呢?首先是定额部分的增长,这部分预计会有所提高,毕竟是大家一起统一增长的部分,体现的公平性较强,而挂钩调整部分,小编分析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应该会有所下降,这样能有效的控制高收入群体的增长,举个例子说就是如果养老金挂钩比例为1%,那么8000元和3000元的涨幅差距为50元,但如果挂钩比例调整为0.5%,那么8000元和3000元的涨幅差距为25元,这样就大大的拉近了两者涨幅差距,而工龄挂钩部分应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缴费年限区间增长,依然会坚持长缴者多得的原则;最后是倾斜部分,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在不断加剧,关注高龄退休人员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工作,预计今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中,还会加大对高龄退休人员的补贴倾斜力度。
综上,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整体预测还是比较稳定的,现在的养老金调整机制也相对成熟,能比较全面的覆盖到各种情况的退休人员,所以除了今年的调整比例外,小编更关注的是各城市在今年的调整方案中是否还有更多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