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五大险企净利润涨超七成:投资驱动增长 股票投资总额破万亿

2025年03月31日19:00:31 财经 4275

受益于投资收益率回升与新业务价值增长,2024年成为上市险企的“丰收年”。

贝壳财经记者据年报统计发现,去年,a股五家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归母净利润合计达3476亿元,同比增长77.72%。

五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其中,新华保险涨幅最高,达201.1%,中国平安涨幅相对低一些,但也增长了47.8%。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短中期看,寿险公司供给侧正显著出清,头部公司回归各自本位,差异化特征有望贡献阿尔法。从保险板块维度看,目前已经具备慢牛特征,建议中长期布局。

投资收益提升 五家险企去年净利润大涨超七成

去年上市险企净利润提升显著,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上涨。

中国人寿在2024年年报中称,归母净利润上涨108.9%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2024年股票市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中国平安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归母净利润提升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去年9月下旬,受a股市场阶段性反弹行情提振,上市险企整体投资收益企稳回升。 

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五家上市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均大幅提升超2个百分点至5.5%以上,其中,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为5.5%,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则均为5.6%,新华保险为5.8%,中国平安披露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A股五大险企净利润涨超七成:投资驱动增长 股票投资总额破万亿 - 天天要闻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资本市场回暖、投资策略调整以及新会计准则影响等因素共同助推了上市险企2024年投资收益提升。

wind数据显示,去年,万得全a、沪深300分别上涨10.0%、14.69%,显著高于2023年全年-5.19%和-11.38%的水平。“上市险企大部分股票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股价波动在当期利润中体现,股市反弹使得净利润直接受益。同时,2024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也推动上市险企fvtpl固收资产市价上涨,投资收益得以提升。”朱俊生表示。

在投资策略调整方面,朱俊生称,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险企净投资收益率普遍下降,为应对这一挑战,险企纷纷采取高股息策略,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

从投资组合来看,2024年上市险企加仓股票成为主流。比如,中国平安的股票投资占比从2023年末的6.2%增至2024年末的7.6%,提升了1.4个百分点;中国太保的股票投资占比也从2023年末的8.4%提升至2024年末的9.3%,提升0.9个百分点;新华保险的股票投资占比更是从2023年末的7.9%直接提升至2024年末的11.1%,大幅提升了3.2个百分点。

贝壳财经记者统计还发现,截至2024年末,五家上市险企的股票投资总金额高达1.43万亿元,同比2023年末提升了35%。

A股五大险企净利润涨超七成:投资驱动增长 股票投资总额破万亿 - 天天要闻

投资成归母净利润波动“牵引绳” 规模效应等是主因

投资收益的波动主导了险企的业绩行情。

回溯业绩波动轨迹可见,2022年权益市场调整,中国人寿在2022年年报中称,归母净利润下降是因权益市场大幅下跌,投资收益率下降所致。

这种压力在2023年持续发酵,a股上市险企主要因投资收益下降引发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中国太保等险企的降幅更是超20%。

但在2024年,伴随资本市场回暖,上市险企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回升,驱动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

一般而言,死差、费差、利差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其中,当实际投资收益率高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时,保险公司就产生了利差收益。

既然有“三差”,为何近年来投资收益成为影响保险公司净利润波动的主要因素?

朱俊生分析称,首先是规模效应。保险公司通常会将大量资金用于投资,投资资产规模较大,一旦投资收益率出现波动,所产生的利差变化会对利润产生巨大影响。相比之下,费差和死差所涉及的金额相对较小,即便出现较大波动,对整体利润的影响程度也相对有限。

“其次是市场波动性。投资市场的波动性较大,利率、股票价格、债券价格等市场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进而导致利差的波动。而费差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运营管理效率,相对较为稳定;死差则主要与被保险人的死亡率、疾病发生率等有关,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也较为稳定,不会像投资市场那样频繁波动。”朱俊生表示。“目前,监管部门落地报行合一提升了保险公司费差水平,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控制成本等方式来提高费差益。同时,保险公司还可通过加强核保管理、优化产品设计等方式来一定程度上控制死差水平。”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则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利差之所以相对突出,首先是因为险资的投资收益波动性较大,直接受市场环境等影响;其次,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相对刚性,特别是长期保单的预定利率相对固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可能有提高产品收益率的要求,这也进一步提升了险企对投资端的依赖。

“2025年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 关注新质生产力等领域

 2025年以来,险资频繁调研a股上市公司,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备受市场关注。

一方面,监管在险资投资端动作频频,持续引导中长期资本入市,引导部分险企参与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等;另一方面,险企防范利差损风险,以及提升分红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也要求其提高投资收益率。

去年,上市险企加大了股票等权益投资力度,进入2025年以来,他们在资本市场上也动作频频,不断“扫货”银行股。以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寿为例,已接连举牌了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和农业银行h股等银行股。

在各家上市险企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险资投资也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付欣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平安已获批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工作,公司内部正在推动和落地。“我们长期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除了关注高股息的银行股外,还关注新能源、新质生产力、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领域。”

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则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a股市场有多个积极因素,“当前,a股对比固收类资产已展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各主要经济体相比处于低估状态,与历史估值相比处于过去10年中枢水平,整体估值较为合理。同时,当前我国正处在工程师红利主导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经济转型升级成效也将在a股市场中得到显著体现。”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则表示,公司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潜能,对2025年的权益市场保持相对乐观,预计公司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在投资策略方面,公司将坚持均衡稳健的权益结构和分散多元的投资策略。具体方向上,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加大对于新经济、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继续稳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红利等资产,注重把握好配置的时机和节奏,以持续提升权益的稳健性和长期回报水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智通港股解盘 | 超预期关税出台一片恐慌 期待后续利好对冲 - 天天要闻

智通港股解盘 | 超预期关税出台一片恐慌 期待后续利好对冲

【解剖大盘】市场本以为关税会比较温柔,没想到贴脸开大。特朗普1.0版关税重点是中国,现在直接全球开征,股市自然一片哀嚎,尤其是越南股市大跌6.68%,港股收跌1.52%。美东时间周三(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
国泰君安重磅!朱健当选董事长,李俊杰任总裁!公司名称变更登记完成 - 天天要闻

国泰君安重磅!朱健当选董事长,李俊杰任总裁!公司名称变更登记完成

每经编辑:黄胜4月3日晚间,国泰君安(601211.SH,股价17.13元,市值3020亿元)公告称,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5年4月3日召开,选举朱健为董事长,周杰为副董事长。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聘任李俊杰为总裁,毛宇星、谢乐斌、罗东原、聂小刚、潘光韬、张信军、陈忠义、韩志达为副总裁...
向“托而不管”重拳出手,证监会大幅修订托管业务管理办法达43条,八大要点速览 - 天天要闻

向“托而不管”重拳出手,证监会大幅修订托管业务管理办法达43条,八大要点速览

财联社4月3日讯(记者 闫军)对基金“托而不管”、有牌照不展业、带病托管、借托管牌照开展其他业务……这些行为将不再被允许。3月4日,进一步优化基金托管行业生态,压实托管人责任,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支持托管人依法创新组织架构,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
小米股价止跌回涨!当事人删博引猜测,网友扎堆称“抄底良机” - 天天要闻

小米股价止跌回涨!当事人删博引猜测,网友扎堆称“抄底良机”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阳 (4月3日,小米股价分时走势图)4月3日,小米集团(1810.HK)港股上演戏剧性反转:早盘一度跌至43.550港元,创近两个月新低,但在午后突然直线拉升,最终收报45.900港元,单日涨幅达3.03%。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这一反弹终结了连
博通股份,靠学校续命? - 天天要闻

博通股份,靠学校续命?

每经记者:张文瑜 每经编辑:贺娟娟一年一度的陕股“年报季”拉开序幕。在资本市场沉浮二十载的“跨界老手”——博通股份(600455.SH),以一份“喜忧参半”的年报引发关注。年初“跨界”并购环保企业宣告折戟,2024年高等教育业务营收占比攀升至99.91%,民办高校成为唯一支柱,缺乏新的增长点;其净利润同比增长15.7%,但...
欧菲光年报“增收不增利”,高管收入却持续高增 - 天天要闻

欧菲光年报“增收不增利”,高管收入却持续高增

记者 邹永勤 2024年4月2日,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456.SZ,下称“欧菲光”)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欧菲光实现营业收入204.37亿元,同比增长21.19%;归母净利润为5838.18万元,同比下降24.0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72.11万元,连续第五年亏损。高管薪酬暴增旗下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的欧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