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保山市财政局最新数据发布显示:2025年1-2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完成10.11亿元,同比增收0.43亿元,增长4.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59亿元,同比增收0.36亿元,增长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1%;非税收入完成3.53亿元,同比增收0.07亿元,增长2.0%。
数据表明,1-2月份,全市财政运行在经历了开局首月小幅下跌之后,快速反弹,恢复正常轨道,向新向好态势逐步确立,为夺取首季“开门红”奠定了基础。
那么,其下辖各县(市、区)又各自表现如何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和分析,回顾一下2024年1-2月份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完成数据:
1.腾冲市(3.29亿元 同比增长82.9%下同)、2.隆阳区(2.83亿元 -31.6%)、3.龙陵县(1.20亿元 -6.0%)、4.昌宁县(0.62亿元 -43.1%)、5.施甸县(0.48亿元 9.8%)。
其次,再看看2025年1-2月份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完成“成绩单”:
1.隆阳区(4.57亿元 同比增长61.4%下同)、2.腾冲市(1.97亿元 -40.16%)、3.龙陵县(0.93亿元 -22.45%)、4.昌宁县(0.68亿元 10.25%)、5.施甸县(0.50亿元 3.2%)。
从各县(市、区)财政总量来看:
1-2月份,隆阳区财政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可以说是翻了天,凭借61.4%的惊艳增速表现,财政总量快速扩张至4.57亿元,由此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超2亿元的县(市、区),排名升至榜首。
反观腾冲市则令人唏嘘,财政收入由上年同期的暴涨而陷入大跌40.16%,同比减收1.32亿元,财政总量也急剧萎缩至2亿元以内,被原本身后的隆阳区成功反超2.6亿元,退守次席。
与此,龙陵县财政收入也跌破亿元,仅完成0.93亿元,虽然还是位居第三,但领先身后昌宁县的优势明显缩小,只剩下0.25亿元。如果不能彻底扭转被动下滑局面,季度末被挤出前三甲的概率大大增加。
相比之下,施甸县财政总量较低,只有0.50亿元,且与身前龙陵县的差距被进一步扩大,排名再次垫底。
从各县(市、区)收入增速来看:
5个县(市、区)增减不一,差距较大。整体呈现出“三升两降”的增幅差异分化格局。其中:
腾冲市、龙陵县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40.16%和22.45%,表现不为理想,也给能否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抹上了一层阴影。
隆阳区、昌宁县、施甸县三地则表现优秀,分别增长61.4%、10.25%和3.2%,成为支撑全市大盘走出低迷、稳定向好的关键力量。
对于保山市各县(市、区)2025年1-2月份的财政表现,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吧。
原创文章,头条首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