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11月经济数据,生产和地产有所改善,而高基数下,消费与投资有所回落。首先,从需求端来看,外需方面,11月出口虽降仍强,考虑到美国关税不确定性以及明年港口罢工风险,“抢出口”仍将支撑外需。其次,内需中,高基数拖累投资、消费均下行,一方面,虽然地产投资回暖,但基建和制造业走弱。其中,基建或因今年入冬较晚带动10月增速上行,相应11月增速回落,但仍高于三季度数据。设备更新与产业升级则继续支撑制造业投资维持高位。另一方面,受双十一提前开启、房车消费挤占以及高基数等因素影响,社零较上月回落。最后,从供给端来看,工业生产仍在上升,服务生产维持高位。其中,外需对工业生产拉动明显,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显著上行,内需拉动汽车、交运设备以及家电等商品生产表现较好。往后看,现有政策在消费和投资领域已有明显拉动,但持续性仍待观察。政策方面,化债政策已经落地,而对于消费和地产领域的刺激加码政策仍值得期待。
此外,还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本月社零增速为何回落,消费开始走弱了吗?首先,双十一提前开启导致部分商品销售分流至10月。其次,房市和车市消费火爆或挤占其他类型消费。最后,去年同期基数走高拖累。消费实际表现不弱,社零环比增速处于历年同期中位,两年年均增速也有回升。二是地产是否已经企稳见底了?本月地产销售大幅改善,增速自去年4月以来首次转正,二手房销售也有回升,需求回暖拉动地产投资由降转升。值得注意的是,房价指标进一步改善,新房、二手房价格各线城市同比降幅均收窄;各线城市二手房房价环比增速较上月回升或持平,其中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
报告正文
工业生产略有回升,服务业生产维持高位。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5.4%,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本月工增环比增速录得0.5%,与近5年同期增速均值一致。分门类看,11月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6.0%、1.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1%、29.3%、8.7%。服务生产指数同比增速较上月下行0.2个百分点至6.1%,但两年年均增速有所上行。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9.3%、9.3%、8.8%,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3.2、3.2、2.7个百分点。外需对工业生产拉动明显,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4%,比上月加快了3.7个百分点。

中观行业增速涨多跌少。从中观层面来看,20个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涨多跌少,上涨行业主要分布在中下游行业,如黑色冶炼、化工、交运设备、汽车和农副食品等。下跌行业中,电力热力、医药和酒饮料茶降幅较大,分别下行3.7、2.4和1.5个百分点。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涨跌互现。其中汽车涨幅较大,增长10.4个百分点,而机器人、集成电路、原煤增速跌幅居前,分别回落4.1、3.1、2.8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增势良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1%和10.9%,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亮点。

高基数拖累投资下行,但地产投资回暖。高基数下,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回落至2.3%,但两年年均增速有所上行。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速降幅走扩至-1.4%,两年年均增速降幅也有走扩。具体来看三大类投资,仅地产投资有所回暖,而制造业及基建均有所走弱,旧口径基建略降,基建或因今年入冬较晚带动10月增速上行,相应11月增速回落,但仍高于三季度数据。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地产和制造业均有回升。高技术产业投资较为活跃,同比增长8.8%。具体分项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5.4%、8.8%;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7.9%、12.5%。

高基数下,社零增速回落,但消费不弱。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行1.8个百分点至3%,限额以上零售增速下行4.9个百分点至1.3%。首先,双十一提前开启导致部分销售分流至10月。其次,房车消费火爆或挤占其他类型消费。最后,高基数也有一定拖累。不过消费不弱,社零环比增速处于历年同期中位,两年年均增速也有回升,且从10和11两个月整体情况看,仍然明显快于三季度增长。服务消费方面,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继续下行,11月增速降至6.4%,受益于美食消费券等政策,餐饮收入增速上行至4%,两年年均增速也有大幅回升。分品类来看,11月必需消费品和可选消费品表现均有恶化,必需消费品增速和可选消费品增速分别回落5.4个百分点至1.3%,必需消费品中服装针纺、日用品和中西药品增速降幅显著;可选消费品中建筑材料和家具增幅居前。同时,必需消费品和可选消费两年年均增速分别下行至5.7和5%。

地产销售与价格同步回暖。11月份地产市场继续改善,其中,新开工面积增速保持相对稳定,销售明显改善,施工和竣工有所恶化。随着政策优化调整,购房门槛降低,购房负担减少,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得到释放,11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录得3.2%,较10月增速上行4.8个百分点,自去年4月以来首次转正,两年年均增速降幅亦有所收窄,二手房销售面积增速也有回升。而竣工面积增速降幅走扩,下行18.7个百分点至-38.8%,两年年均增速亦随之回落。同时施工面积增速回落5.2个百分点至-40.2%,但两年年均增速降幅有所收窄。地产价格继续回升,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10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2个。新房、二手房各线城市同比降幅均收窄,二手房环比增速较上月回升或持平,其中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1月,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组合效应继续释放,经济持续改善。11月投资、消费有所回落,生产略有回升,房地产继续回暖。生产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上行,环比增速与近5年同期一致。需求端,高基数下,消费同比增速放缓,但表现不弱,社零环比增速处于历年同期中位,两年年均增速也有回升。投资有所下行,而制造业投资仍处高位,支撑作用比较明显,地产投资也有回暖。房地产销售持续回暖,自去年4月以来首次转正,各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均有收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与上个月持平。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变动,财政发力低于预期,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研报信息
文中报告节选自财通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社零回落,但消费并不弱——11月经济数据解读》
对外发布时间:2024.12.16
报告发布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分析师:陈兴
SAC证书编号:S0160523030002
分析师:马骏
SAC证书编号:S0160523080004
重要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为避免不当使用所载内容可能带来的风险,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
法律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财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财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财通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财通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财通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财通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财通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财通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财通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财通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财通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通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财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