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 文图】在12月6日召开的河南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常务副市长赵山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济源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达97.8%,各类企业百花齐放。

在产业培育方面,济源示范区创新开展了“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加快推动超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企业,向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企业稳步迈进,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体量。引导民营企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改造”,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了一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今年以来,培育库企业营收增长面达45.1%。
在科技创新方面,济源加快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助推民营企业向“新”而行。截至目前,济源民营企业中,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重点民营企业实现了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4%、居全省第2位;优克电子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高新技术企业1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6家,数量较2020年均实现了翻番。
在提升服务方面,济源率先在全省推出开办企业“1100”模式(一网、一次,零费用、零跑腿),聚焦民营企业最为关切的土地、金融两个关键要素,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拟审批等模式,实现“拿地即开工”“标准地+承诺制”“交房即办证”等。去年以来,济源为115个项目、统筹用地4700多亩,为2375家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200多亿。
在权益保护方面,济源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柔性执法,每个季度开展自查检查,确保强制措施合法合理适用。今年以来,累计实施不予处罚案件1508件、从轻处罚案件191件、减轻处罚案件55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案件92件,减免罚款480余万元。同时,济源快审快结涉企案件,市法院结案率达93.8%,严厉打击涉企犯罪,最大限度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护航企业平安发展。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